慢性病也叫慢病,在中老年里太普遍了,而且慢性病很长时间都可能没有症状,咱们也不太重视。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很严重,慢病的控制,医生虽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您自己。
节俭基因让慢性病变得普遍
节俭基因: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吃不饱的,所以人类进化的结果就是筛选出一批基因,让我们能够非常高效的吸收食物的营养,并且把这些多余的营养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样人才耐得住饥饿。这些基因就被叫做节俭基因,它是帮助我们人类在饥饿的时候能够活下去的原因。
现在咱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时候您还放开吃,放开喝,加上节俭基因的作用,体内的代谢一定受不了,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高血压,高血糖,统称为代谢相关的疾病,也俗称富贵病。
控制慢病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我们的天性在做斗争。
警惕两种不良心态
第一种叫掩耳盗铃,就是不把它当回事,觉得自己没有症状就无所谓。
还有一个态度就是特别把慢病当回事,但又没有正确的方法,道听途说,各种法门。
对待慢病正确的态度
医生常说,糖尿病治疗有“五驾马车”,高血压治疗要规范地治疗,长期地随访,定期地回去看医生。这些都是对的,再给你三个小技巧。
第一,要用“发现”而不是“限制”的心态去对待慢病。
得了慢病,医生都会说,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让人很难坚持下来,因为这些限制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跟自己多年的习惯也相反。
我的建议是,刚开始不要关注不能做的事情,而要多去想一想自己能做的事。比如医生说要多吃蔬菜,您就想,那应该吃什么蔬菜?给自己一个去发现去尝试的任务,可以尝试各种蔬菜以及各种做法,最后找到自己喜欢的。这样之后要坚持下来也不会觉得很难。医生让您监测血糖,您可以给自己一个发现的任务,到底一天中我的血糖变化规律是什么?我能不能发现这个规律,给自己一个发现的理由,一个尝试的任务,这样才容易坚持下来,而不是很多很多的“不”,很多很多的限制。
第二,要把整个过程当成一个游戏,不断地“闯关升级”。
慢病的控制过程非常漫长,很难坚持,且这个过程非常无聊。您可以把这个过程分成很多的小任务,设定每个阶段里的里程碑。比如这个季度的目标要减重数公斤,或者下季度我要把血压降低10个毫米汞柱。您可以把目标写下来,拉着家人跟你一起相互监督、相互比赛,每达到一个里程碑,好好的庆祝一番。
第三,要花时间去学习科学的知识,绝不要道听途说,随便相信别人的妙方经验。
怎么找正确的信息呢?推荐两个渠道。
第一,国内非常正规的优秀医学出版社。比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比如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协和医生答疑》丛书就是非常高质量的一套书。
第二个渠道,通过医院医生亲口告诉您的那些事儿。
两个管理工具表(见文章末尾)
第一张自我监测表,用来检测您对身体了解的情况。通过填写这张表,可以帮您判断自己的疾病所处的阶段,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如何进行管理。
第二张表是日志示范,像是您自己对慢病的一个日记。慢病重在坚持自我管理,如果每天以日志的方法来记录改善情况,能帮你更好的管理慢病。
一两的预防胜过一斤的治疗
因为慢病早期没有什么症状,等有了症状后,就比较晚了。所以我们才需要主动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定期体检,体检就是在预防上的投资。很多人觉得我查了好多年都没事儿,反复查是不是一种浪费?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人的年龄和发病率是正相关的,到60岁以上是成倍发生的,岁数越大越应该体检,甚至体检的频率应该增加。如果您是70岁以上,应该半年就做一次体检。
关于体检的项目,有些大类是每年都必须做的,比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脑血管代谢疾病的排查,但是有一些常常会漏掉,包括40岁以上有消化道的问题,或者有过消化道的肿瘤,您需要胃肠镜的检查,如果你是65岁以上,建议筛查骨密度;如果你吸烟或者家里有人吸烟,或者有家人得过肺癌,又是55岁以上,建议您筛查低剂量的胸部CT;如果您是女性,建议您做宫颈涂片的筛查,有条件的话还要查一查HPV;如果是40岁以上,要筛查乳腺的B超或者钼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