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
简单翻译下:颜回说“我进步了”,孔子就问“你说的是什么样进步?”颜回说“我已经忘却仁义了”,孔子说“可以,不过还不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
简单翻译下:几天后颜回再次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孔子就问“你说的是什么样进步?”颜回说“我已经忘却礼乐了”,孔子说“可以,不过还不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
简单翻译下:几天后颜回再次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孔子就问“你说的是什么样进步?”颜回说“我已经坐忘了”。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简单翻译下:孔子惊奇地问“什么叫坐忘?”颜回答说“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简单翻译下:孔子说“同一大道就不再有偏好,顺应变化就不执滞常理。你果真是贤人啊!我孔丘也愿意跟在你后边向你学习”。
【谈心得】
本节庄子通过描述孔子和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的一段对话,引出了道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坐忘”,其实在前面人间世里,庄子就借孔子之口给颜回讲过“心斋”,这个“坐忘”可以看做是实现“心斋”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看,颜回在学习修行中先后对孔子说了三次“回益矣”,意思就是对老师说我进步了,孔子就问他具体是什么样的进步呢?颜回第一次说“回忘仁义矣”,第二次说“回忘礼乐矣!”孔子每次都说可以,但还不够!
等到第三次颜回说“回坐忘矣”,孔子就很吃惊,马上精神一振,就问颜回“何谓坐忘?”颜回回答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堕肢体”,就是忘却身体的肢体;“黜聪明”,就是除去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离形去知”,就是离开具体的形态,忘掉所有的思维知识,颜回前两次忘却的仁义和礼乐都是所谓的知识和思想。
也就是说颜回第一步忘却的仁义,这是儒家推崇的核心观念,儒家思想想要每个人都把仁义作为最基本的意识,用这个基本意识引导自己的具体行为。
颜回第二步忘却的礼乐,这是儒家提倡的基本制度,就是观念意识系统形成之后,要遵从的制度法则,是这个社会良好运行的制度保障。
当这些思想、意识都忘却了,离开自己的身体之后,就能“同于大通”,彻彻底底的回归大道,也就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不再被外部的形象,内在的思想所困扰,真正的出有常、化无相,达与道!
孔子马上评价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同一大道,便不再有任何的偏好、执着,顺应变化就不会停留在仁义、礼乐的常理上,这个坐忘真的是领悟了大道的无所不能。
“而果其贤乎!”颜回你果然是个贤人,“丘也请从而后也”,我孔丘也愿意跟在你后边向你学习,孔子用自己的喜悦和谦卑,展现了圣人宗师的忘我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