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上一节课测量摆的摆动次数时已经发现,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由此已经产生了一个疑问: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本课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并通过实验来探究。
让学生理解探究活动的目的对开展实验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讨论:“如果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我们要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通过讨论,学生更加明白如何控制变量来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等到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时,就可以让学生自行研究。
在第一个班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个问题:
首先,我注意到实验时长较长,这导致研讨部分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在研讨环节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充分讨论和分享他们的发现,这影响了他们对实验结果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为了改进这一点,我在思考之后的实验设计是否能将实验时间缩短至10 秒,以节省实验时长,从而为学生留下更多的研讨时间。结果我发现10秒的区分度不够大,最后我选择了20秒。
此外, 在第一个班的实验教学过程我没有强调学生实验室摆的摆动幅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当摆小幅度摆动时,每次摆动所需时间都相对稳定;但如果摆大幅度摆动,每次摆动所需时间就会有较大差异。因此,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在第二个班的实验教学中强调让学生保持摆的小幅度摆动。
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准备实验时,我需要更加仔细和周全地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同时,我也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