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经典之作《给教师的建议》之《知识是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时,我感觉脑海里面又有了新的疑问,或者说是有了更深刻的感触。比如第一段“我坚信,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一个原因,就是知识对他们来说往往成了滞销的货物,知识的积累似乎‘为了储存'而‘不进入,流通过程',得不到运用。”
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都在积累。但是如果只有积累,没有应用,那么久而久之,“知识”也会变成“滞销的货物”,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是啊,在校园里,我们天天看到的都是孩子们在上课,在学习知识;在活动中,在游戏中也是在习得多样化知识。
但是,我们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教师对知识的把握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一概念上。通过月考、期中,期末测试练习,孩子们如果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得到不错的评价,那么我们可能就会认为孩子们本阶段的知识掌握的还可以,或者说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而孩子们也通过试题测试,得到了在本班级中该有的名次,获得了自身认为的“尊重”,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师生之间相互了解,互相检验教与学效果以及查缺补漏的重要“手段”。
可是,现实是,知识似乎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不相干。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至少对部分学生而言,变成了累赘、讨厌的事情,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歇斯底里地渴望能够尽快摆脱它。
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真正地让学生掌握知识,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又能积极地乐意适时去运用于实践?我觉得我们应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激发学习兴趣持续不断,刺激思维的再发展,学生才会因此不断学习、掌握知识,随着知识生命力的不断绽放可能会越发觉得带劲。但是,带劲并不意味着省劲,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是一年比一年困难,压力山大也一年胜过一年。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我们教师——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用心“教”。我们老师首先要明白“知识的最重要成分是语言,确切地说,是语言所表达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语言向学生揭示出他在上学前所完全不了解的世界。”我们老师该如何做怎样做才能让语言活跃在学生的意识中,使它成为学生用来掌握知识的工具?从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讲述中,我似乎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不论任教何学科,我们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一定要有吸引力。其实,我也曾多次给身边的老师们表达过自己的观点:要多读书,力求课堂语言饱满,通过语言的创造性驾驭,可以助力我们高效课堂的实现。例如,在比较枯燥的试卷讲评课堂上,我发现试卷发下去之后,孩子们基本上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迅速进行订正。我对孩子们说:“为什么每次发下试卷之后,看到红红的错号,都能进行改正了呢?为什么在做试卷的时候不再细心一点,用心一点,多思考一点?有些试卷,我们一生只能见一次,根本没有订正的机会。人生亦是如此,没有如果,没有重来的机会,请孩子们用心对待每一次测试,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本来乱糟糟的一下静下来,我时刻都能感觉到语言的力量,对学生而言,老师创造性地语言会成为孩子学习知识的催化剂,会成为孩子沉于思考的刺激性因素。而会思考,才是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根本“渠道”。有了思考,学生才不会死记硬背,才不会将知识变成僵死的滞销的货物,反而会有计划地“清盘”、更新,成为活的流通的创造性手段。
“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信念:用一生的时间去打造自己,锤炼准确、简洁、逻辑、生动、形象的教师语言去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力和兴趣感,用教师富具感召力的举止言行感染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成长过程中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