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对人才工作牵头抓总,是党和国家赋予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生动实践,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开创岑巩人才工作新局面。
打造培养人才“新摇篮”。“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组织部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本土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着力打造育才新摇篮,让本土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唱主角、挑大梁。创新培育机制,有机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大力构建多形式、多途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人才的特点,因才施教、按单点菜,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训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实现人才培训“有的放矢”。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组织部门要把乡村振兴、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民生工作的主战场作为人才培养锻炼的“大熔炉”,让实践成为人才成长成才的第二大学,要多予支持、多给机会、多搭梯子、多压担子,使其所学知识真正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升华。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和用人主体主动为人才干事创业牵线搭桥,为人才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构建引进人才“强磁场”。“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背景,组织部门要着力强化为发展服务、为人才服务的理念,构建集聚人才的强磁场。不拘一格抓引进,要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打破人才的地区、部门、行业壁垒,通过挂网招聘、现场招引、柔性引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各类人才纷至沓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好地服务岑巩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引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创新人才政策保障,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要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在项目支持、资金扶持、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为人才广开绿灯,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以人为本重关爱,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关爱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积极宣传各类人才在推动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重要贡献和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让一流的人才获得一流的关爱。
当好使用人才“俏伯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是组织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组工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功。打铁还需自身硬,组工干部要善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把识才的内功练扎实,才能不说外行话,不“乱点鸳鸯谱”。要做到看人看主流,用人用所长,既防止以偏概全、管中窥豹,又防止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不断提高识人用人的敏锐性和准确性。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看显绩更看潜绩,通过现场观摩、赛场比武、实绩晾晒等方式开展晒比评述,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打破因循守旧、论资排辈的人才选用标准和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束缚,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将真正的人才推选出来。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将人才放到最为合适的岗位,做到因岗选人、人岗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实现人才使用的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