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地颁给了“一块滚石”——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和作家鲍勃·迪伦,这是自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第一次颁给音乐人。很多人认为诺奖剑走偏锋,为陪跑的村上春树鸣不平,其实,村上春树才陪跑7年,而鲍勃·迪伦已经陪跑了20年。在此之前,鲍勃·迪伦曾得过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普利策特别荣誉奖。
1、
诺贝尔奖委员会对鲍勃·迪伦的评语是:“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
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鲍勃·迪伦表现出惊人的多样性;他还是一个画家、演员及编剧。‘’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迪伦有着标志性的地位,他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是次级文学流的目标。‘’
对于鲍勃·迪伦获奖的原因,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表示,鲍勃·迪伦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一个伟大的曲作者,“过去54年里,迪伦都在从事伟大的音乐事业,并且不断地重塑自己。‘’
2、
鲍勃·迪伦在高中时便组建了自己的摇滚乐队,20岁签约哥伦比亚,自1961年发表首张专辑至今五十多年,他的音乐一直经久不衰,影响深远,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偶像,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他的歌迷。
1962年,21岁的迪伦花了两个小时写出了传唱至今的《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1965年,迪伦创作了歌曲《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使其成为音乐行业和流行文化的里程碑。《滚石》杂志资深编辑大卫·弗里克评价说:“从来没有一首流行歌曲,能够像它那样深刻地改变那个时代的商业体系与艺术观念。”
鲍勃·迪伦创作的很多音乐作品,都表达了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蕴含着批判和摇滚精神,因此也常常被民众推崇为民权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美国诗坛怪杰艾伦·金斯伯格曾评价鲍勃·迪伦为“最棒的诗人”,“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据报道,这首《暴雨将至》曾被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定为非官方主题曲,希望借此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1976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竞选活动中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1990 年,法兰西文学院向迪伦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
1996年,鲍勃·迪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艾伦·金斯伯格的推荐信这样写道:“虽然他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2006年,鲍勃·迪伦凭借自传《像一块滚石》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当时诺贝尔奖评委员会对鲍勃·迪伦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
2008年,鲍勃·迪伦获得普利策奖时,评委会称其“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2012年,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
据报道,2014年,《像一块滚石》歌词手稿在纽约以204.5万美元的天价被拍卖,成为史上最昂贵的流行音乐手稿。
3、
当有记者问,《暴雨将至》是否影射了古巴核弹危机,鲍勃·迪伦回答:“大雨就是很大的雨,不是原子弹。”当万众追捧那首《答案在风中飘》时,他则说:“写此歌的时候根本没觉得它好在哪里。”
鲍勃·迪伦从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而似乎刻意与当时的某种文化和社会政治运动保持距离,“我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我不过是一个音乐家而已。一首民谣有一千张脸,只取决于谁在演奏、谁在倾听,它不提供真相,只启发你辨识生活的假相。”
“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无论它们是关于什么话题的,它们承载的是那些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
他的话总是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顿悟感,也许只有经历过多样人生、善于思考、自省的人才会有如此感悟……
“你要抑制自己的野心,这样你才能成为你应该成为的人。”
“没有人是真正自由的,连鸟儿都被天空束缚。”
“我不是万能的,我能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做好我自己。”
“许多人都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但是你我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这不是我们的命。所以我们别假装痛苦了,时间已经不早了。”
“不管你有多少钱,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还幸存的,一种是已迷失的。”
“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是对的事,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然后后悔。”
2011年,鲍勃·迪伦首次到中国开演唱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的匠人。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
4、
鲍勃·迪伦还是一位跨界高手,他不仅是音乐人、诗人、作家、演员,还是一位画家,自1994年以来迪伦已出版了六本画册,并在英国、德国等地举办过画展。
2007年,迪伦在德国开姆尼茨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开姆尼茨美术馆馆长英格丽·莫辛格在曼哈顿一家书店偶遇迪伦的素描集《苍白》,因此萌生了为迪伦举办画展的想法。
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艺术总监桑迪·奈尔恩曾表示,“鲍勃·迪伦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能让观者产生自己的叙事和联想,很让人着迷。一位音乐家跨界创作当然会有风险,但鲍勃·迪伦好像对冒险乐此不疲。我相信人们在观看时,会感觉到画作里的饱满力量。”
其实很多年前,鲍勃·迪伦就开始涉足绘画艺术,上世纪60年代,迪伦遭遇车祸,养伤期间,他与绘画结识。“我画什么呢?好吧,就从任何我手边的东西开始。我坐到桌边,拿出一支笔,一张纸,画了打字机、一个十字架、一朵玫瑰、铅笔、刀、空空的香烟壳,完全忽略了时间……”在自传《像一块滚石》中,他写道,“这倒不是因为我自认为我是个大画家,而是我感觉,绘画时,我赋周遭的混沌以秩序。”
5、
对于鲍勃·迪伦获得诺奖,曾对迪伦进行多年文化研究的维也纳大学教授尤金·巴拿赫表示,“我认为,他之所以能获奖,并非仅仅因为他创作的如诗歌一般的歌词,而是因为三个因素:他的歌词、他的音乐和他的表演——这三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歌曲结合了音乐、诗歌和表演者的表达,本身就可以被看成是一类文学。”
国内翻译鲍勃·迪伦诗歌最多的译者、陕西青年诗人、作家周公度对于鲍勃·迪伦的文学性评价说,“他的回忆录,文字简直太优美了,就像阅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样,这个水准太高了。另外,译者也将原作者的文字水准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意在言外’,你读的时候,第一遍感觉词语都非常简单,但是再读的时候,就会有更深的含义在这些词语之外。”
在鲍勃·迪伦获奖后,对于一些文学界人士的质疑,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表示:“是的,这就是文学,这就是诗。你以为文学是什么?几年前编杂志时编过一期中国的歌词摇滚,那时感到,诗在此。”
鲍勃·迪伦作品《像一块滚石》:
那时你衣着漂亮,青春得意,
你扔给流浪汉一枚硬币,
是不是?
人们喊着说当心漂亮妞,你准得摔跟头
你以为他们是拿你寻开心
过去你常常嘲笑
那些在外面闲逛的人
现在你说话不再那么大声
好像也不那么自大聪明
现在你不得不搜寻你三餐的下一顿
那感觉怎么样?那感觉怎么样?
你孤身一人,无家可归
像一个无名小卒,像一块滚动的石头
你进了最好的学校,没问题孤独小姐
但是你知道过去你只是在里面喝醉
没人教过你如何在大街上度日
现在你得去适应这种生活
你说对神秘的流浪汉
你从来都不买帐,但现在你知道
他没卖什么关子
当你看透他眼睛里茫然的空虚
然后说要不要来一笔交易?
哦,你从来没转过身去看见人们皱眉
对那些跳跃者和小丑,当他们为你表演把戏
你从来不懂得那并不是很糟
你不该让别人挨你的踢,都因为你
那时你常跨着你的铬黄马(指摩托车),和你的外交家
他扛着一只暹罗猫在他肩上
你看见时就没觉得那别扭?
他的确不在那,只有那只猫
他从你那儿拿走所有能偷的东西
公主在尖塔上和所有漂亮的人们
他们都喝着酒,打着如意算盘
交换着所有珍贵的礼物
你最好摘下你的钻石戒指,把这宝贝当出去
曾经你觉得那么好笑
对拿破伦身穿破衣,还有他所说的话语
而今他召唤你去见他,你不能拒绝
当你一无所有,你也没东西可失去
现在没人认得你,你也没什么秘密隐藏
那感觉怎么样?那感觉怎么样?
你孤身一人,没有回家的方向
像一个无名小卒,像一块滚动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