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受不完美的孩子,以及不完美的教育与未来。
父母心愿都是美好的,我们总是希望我们的孩子继承爸爸妈妈的优良品质,还可以弥补爸爸妈妈欠缺的品质。总之,我们希望孩子完美,即使嘴上说不要求这么高,其实心里暗暗发誓我娃一定会在我们的基因遗传和后天教育下成为一个比父母更优秀的人。因为作为父母,我们生活中有艰辛的一面,但很大程度无力改变现状,于是乎寄希望于孩子,期望他们能够帮我们实现梦想。然而,仔细想想,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有属于她自己的理想、生活以及人生轨迹。她们像我们一样有优点,有缺点,有自己擅长的,也有自己的短板,我们期待的完美也许会毁掉孩子的个性,变成一个大家意义上的“好孩子”。仔细想想,这个世界“好孩子”太多了,但是孩子她自己却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真正的做自己
2、完美主义必然会产生对结果期待的焦虑和过程中的焦虑,虽然表面上没有对孩子表现出要怎样怎样,但是聪明、敏感的孩子一定会深切感受到这种焦虑,并且把这种焦虑表现在孩子自己身上,表现形式可能是更加的胆怯、爱哭、易怒、打人等。
3、让孩子自由成长。父母要做的是提供各种环境,让孩子自己去吸收、去认知。父母不要功利,不要觉得接触什么就非要让孩子学会什么技能方法,或者是能够展示的东西。父母不要逼孩子去学习或者练习孩子不喜欢的事情,快乐的童年对于孩子才是最好的。各种培训机构不是完美的,不会是专业性和兴趣性兼得的,有的甚至会破坏孩子的创造力天性。如果是这样的机构宁可孩子不去,也要保护好孩子。不要觉得孩子失去了学习某某特长的机会,因为如果孩子热爱,一定会主动要求去做的,父母需要细心观察发现,帮助孩子实现。
4、不要把孩子变成父母以及社会眼里的“优秀”,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做好孩子自己很重要。不用取悦他人而优秀,而是真真正正做自己。
5、父母做事情之前要想想什么对孩子是最重要的,这件事情有没有违背你对孩子的初衷。快乐重要吗?认知重要吗?兴趣爱好重要吗?一技之长重要吗?身体健康重要吗?语言发展重要吗?等等,也请停停,想想如何合理地安排与规划,让孩子身心愉悦的前提下全面发展。
6、好的教育模式是大家都不累,父母不累,孩子也不累。每个人做好自己就好。
7、80后这一代父母受到两种教育文化的冲击。我们从小被培养的理念是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成人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刻苦努力吧,大家基本上是一个模样,只有一种“优秀”;当前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很多,甚至是颠覆了很多原有的观念,保护好孩子的个性,给孩子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健康成长,不再以学习成绩好来说明一切,追求多元化个性发展,学习成为终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