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紧不慢的走着,时间滴答滴答的旋转着,头顶上的旧式风扇飞快地摇晃着它的脑袋,勤勤恳恳的为我服务,并且发出吱吱呀呀的咳嗽,这个从我出生起就有的风扇,也已经到了垂暮的年纪。
这些年,从初中毕业升到高中,再到大学,我一直为学业奔走于各地,起初是离家较远的县城,再来是省会。看过了很多风景,见过了许多人,体会到了高中学校的忙碌与温情,同学之间纯粹的像栀子花般的友谊;也体会到了大学校园的悠闲与宽敞,虽然地方变得宽敞了,但是人心之间的距离却变得狭窄了,一条缝都看不到。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相处的小心翼翼,处处布满着社会的气息。
20岁的我,经常走在冬季晚上寒冷的校园,任由冷风肆意在我身旁,我很享受冷风从脚底的裤脚灌进来然后一路冒到我头顶的刺激,那种能让我脑神经短时间酥麻的感觉,能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醍醐灌顶的感觉,脑子清醒的不能再清醒。那种时候,我能凭借这短暂的清醒,理清楚白天遇见的很多没有处理好的人和事,将它们整理好,然后一一归类,放在记忆的抽屉里,以便以后遇到的时候,能有个错误或者正确的例子警示我和引导我。
整理的时候,大多数是些不开心的事情。每天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会遇见很多性格迥异的人群,他们时常对你投以陌生的温暖,在插肩而过眼神交汇的那一瞬间。我虽然从不贪恋这种短暂的温柔,但是独自在外地打拼生活,能有个陌生人对你投以坚定而温柔的微笑,其实是种莫大的安慰与温暖。这种温暖,会直击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然后从那里晕染开来,让你从中汲取不知名的力量。
但是这种力量,仅限于自己圈子以外的微笑。我要处理的,是那些每天都要面对的陌生人,那种敷衍浅薄的笑容,笑得渗人,让我莫名的恐慌,我能从很多小事看出来,他们只是想从我这里利益交换些什么,所以才对我微笑,这是他们对我相处的界线,越过这条线,触碰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就会以高冷的姿态避开,让你望而生畏,以为是自己冒犯了他们,他们也会习惯性的利用你敏感的神经,刺痛你单纯可贵的灵魂。每每想到这些,总能让自己从心底体会到一股人心的恶寒。但是从无数次的相处体会下来,我也开始长出长长的刺,总结那些界线之间该有的处理法则,用那些法则约束并完善自己,避免让自己也成为那种人,像照镜子一样,看到缺点,就努力改正。
时至今日,我也没能感化那些为了自己些许利益而生活的他们,他们继续生活在他们狭窄而阴暗的角落,我在无数次表面妥协的情况下,默默窥探着那些令人生恶的行为,在心里告诫自己别成为那样的人,并且在生活中谨慎小心的避免着那样的事情发生。
虽然看了许多世事的阴暗面,但是我内心依然向往着充满光亮的生活,而我也在时时刻刻践行着,我依然兢兢业业的奔走于我热爱的社团,一如当初的心情,只是多了一份稳重;我依然勤勤恳恳的在学习之余舍弃中午睡觉的惬意与晚饭轻松的时光去兼职挣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我很享受那种忙碌的充实,脚踏实地的感觉,让我打从心底里感到幸福;我依然在每个没课的清晨和兼职后零碎的时间里,去和图书馆约会;依然会在某个合适的时机,任性一次,为了去自己喜欢的作家的签售会而放心翘课;依然会遗憾因为穷酸而去不了男神的演唱会,然后默默在心里许诺,等我有钱了,一定给你补上的约定……
我也愿意打从心底里相信,事情永远不会那么糟,社会也永远不会像那些人说得那样灰暗。光亮,也不能一味靠别人给,我们都应该努力逆着光奔跑,追寻光亮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光源,让还在茁壮成长的自己,向着光,努力生长,然后活得像我同哥说得那样,无论青春怎样孤独与迷茫,也要向着光亮那方,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