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其他耳熟能详的作家,储安平可能我们比较陌生,其实,他在20世纪上半叶,在知识分子中间有很大的影响。他是江苏宜兴人,储家也是宜兴的望族。储安平出生于1909年,1928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这所大学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取消了,院系合并到其他大学,也可以说,现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就是光华大学。
关于储安平在大学读的什么专业,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读的是政治系,因为他一生对政治都非常的关注;一说是读的新闻系,因为他大学毕业后,就在《中央日报》副刊做编辑,40年代,还创办了《观察》杂志,解放后还做过《光明日报》的总编;还有一说,他读的是英国文学系,因为他的英文非常好,对于英国也很有研究,在大学时就翻译过英文著作,大学时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不管他学的是什么专业吧,当时的知识分子大多都没有什么狭隘的专业意识,储安平写过散文,小说,政论文章,通讯报道。
1936年,储安平随中国奥运代表团赴欧洲,报道德国奥运会的情况,大会结束后,他前往英国自费留学,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历史学。从他的《英国采风录》,我们可以对他在爱丁堡的生活状况有一点了解。他写道,当他在爱丁堡时,虽不敢自谓中国最穷苦的留学生,但至少可以列入第一等的穷学生名单中:他自己烧饭、洗衣,每月食宿零用仅4英镑,约合当时国币约65元。后来他从爱丁堡大学退学,转到伦敦大学,他大约在1938年在英国呆了两年时间。40年代,他曾经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教过书,1946年应聘为复旦大学教授。
关于《英国采风录》这本书,在他1945年4月,他当时还在蓝田师范学院教书,1945年4月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中说:这本书写作于从长沙失守,桂林沦陷这几个月近乎逃难的生活之中,在这几个月中,他及数以百记的同事,大都将整天的精力花费在日常的饮食琐事之上,心情因局势的动荡极不安定。然而,在那种混乱、困顿几乎无所依的生活中,有时就不能不做一点较为正常的工作,以维持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的纪律。这样他就断断续续的写了10章,后来结集为《英国采风录》,由商务印书馆于1946年2月在重庆出版,1947年的7月又在上海出了第2版,1948年底,又由上海观察社出版第3版,可见当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