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描述清楚,转化需求,进而任务,获取支持,发起一波人,完成任务。主人翁姿态,跟进和维护它。
按照人人2.0的主题,这一章该讲到怎么转化需求了吧!然而并没有,还是讲怎么把问题描述清楚。why?差别在哪里呢?差别猜也能猜到,肯定是作了递进和升华,不然干吗要再讲一章。凡是问题,必谈3要素:用户、需求、场景。这一章在用户这一块,又划分出了三个阶段:抽象-具体-抽象。第一个抽象说的是在产品概念阶段,用户是PM根据自身行业经验假想出来的一类人(核心用户、目标用户),回想第一个小组的经历,居然傻兮兮地列了一页word的开放问题,去找真实用户一个个地访谈,试图从中找出用户、需求、场景。我说怎么时间给得这么紧,一周的业余时间把人累得半死,还出来一堆效果很差的次品问卷。原来还有必答和选填问题这种操作,呃,too young too navie!好在获得了一些做问卷的经验,有失有得吧。第二个具体说的是产品概念阶段(提出并筛选)之后,有了初心、场景、用户、需求(PM假想的),就据此见见真实的用户,这个过程中又会出现没想到的分支用户,你没想到的用户场景,没想到的用户故事。这个过程会形成以产品概念为root,用户场景为枝,用户故事为叶的思维导图。第三个抽象说的是当调研用户积累到一定量时,把用户根据特征进行合并(特性不一样可以再划分出一个角色,所以不会丢失特性),形成角色,从角色的角度来重新调整产品。
用户既然分阶段,那对应阶段用户的需求这块也对应着一些实用技巧:PM假想阶段,去哪里去找需求?除了网上通过搜索引擎的关键字,还可以通过售后中心,客户开批斗会(也是售后的一种)获得;具体真实用户阶段,可以通过转换问题方式排除偏差,比如用户在谈自己时可能会出于谦虚或虚荣导致回答出现一些偏差,这时可通过把主语换成他最好的朋友来解决。需求分一手,二手,一手的准,二手的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定义角色阶段,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的层次:分别为观点和行为、目标和动机、人性和价值观。越下层越刚,下层越丰富,需求越会往上走,越上就越细分,玩的花样越多。到了人性这一层又有马斯洛和七宗罪这两个模型。可根据这些来抽象作合并,这个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可能也比较有用。整个需求遵循的是Z字调研法:用户调研、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虚(说想)到实(做)的调研过程。然后做需求时,要分主次,作排序,因为机会是有窗口期的,如何在窗口期上车,要决定最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运营阶段:需求KPI化,光SMART是肤浅的,就算用也一定要要贴合用户体验(我以前还挺肤浅的,OoO)。不然就会出现为了上座率,削减车厢,导致部分用户无法上车;为了美化PM2.5数据, 直接把污染严重地方的监测点关掉,或者撤到市郊的这种KPI笑话。最重要的还是要用户用得爽。架构还要考虑数据埋点以满足运营数据分析需求、传播需求(运营的分享功能)等。说了这么多,感觉挺零散的
场景这块主要讲了2个东西,一个是真实场景,把产品拿到真实场景下去用,会发现很多产品经理假想的场景中不一样的地方以及问题。另一个就是实际交互,这时候用户会发现自己认为的需要可能并不是真实需要,而某些不认为需要的东西在真实交互后又发现是实际需要的,这个就需要快速原型能力了。前面一直是听客户说、听产品经理说,听团队成员说;这里终于看到做了,做宏观一点就是用户使用的场景,微观就是用户具体的交互动作。有了说和做,继而PM根据马斯洛、七宗罪等人性又得(猜)出了一些深层的观点,又可以讨论(说),在做(交互)上验证,从此走上循环往复的不归路。
各位同好在这条路上好好玩耍吧,启则祝,未启则读《人人2.0》,握手,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