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好奇心害死猫”,大家可知道这只不幸被好奇心害死的猫是一只什么猫吗?它是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是一只“半死不活”的猫。
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思想实验,称为薛定谔的猫。薛定谔试图把微观物质(粒子、波)的存在,以猫为介质,用宏观尺度来阐述。
实验中,把猫和少量放射性物质放在同一只盒子里,如果放射性物质衰变,就会发出毒气,毒死这只猫;如果放射性物质不衰变,猫就是安全的。这里放射性物质衰变或不衰变的概率各占50%。
可是盒子里的猫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呢?盒子关着,没有人知道它是死是活,这时候,猫就处于生死叠加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死未卜。只有当观察者打开盒盖,物质以质子形势表现后才能确定猫的死活。
实验中,猫的生命由物质的变化来决定,物质的运动状态是不确定的,所以表现在猫身上,猫的存在状态也是不确定的。这就把微观的不确定性通过猫表现在了宏观上。
现实生活中,一切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猫不可能既生又死,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常理。但是,这种生死同存的原理用在癌细胞中也有说得通的一面。
生活中,得癌症的人似乎都是有生命期限的,有的人的期限是几个月,有的人是一年或几年。很多人在医生宣判的大限之前就会死亡,但是也有与癌症抗衡几十年的例子。
癌细胞就如盒子里的放射性物质,而癌症患者,就如那只薛定谔的猫。如果癌细胞扩散,进一步病变,则患者会死;如果癌细胞保持不变,患者的其它细胞与癌细胞合协共存,患者就可以安全地活下去。正如这个实验一样,癌细胞扩散与否是不确定的,所以患者是生是亡也是不确定的。
既然薛定谔的猫的实验是一个思想实验,那我们就不防从思想的层面来剖析下这个说法。
鲁迅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诗是这样说的:“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可他却死了。”
小时候读这样的诗,死啊活的挠来挠去的,真是搞不懂。老师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是从精神层面来理解的。现在我们把薛定谔的猫也联系现实生活,从精神层面分析死与活吧。
假设我们有两个多年的好朋友,一个一直是死党,经常在一起聊天玩耍;另一个多年未见,平时也没有互动,只是存在于你的记忆里。好不容易大家聚在一起了,却发现除了兴奋的开场白,后面的交谈不仅寡淡无味,还有点言不由衷,于是,当年那点留存在记忆里的美好也随之逝去了。现在问题来了,那个经常互动的朋友显然仍是好朋友,可这个多年之后归来,却显然己经陌生的人,还是你的好朋友吗?事实上,时过境迁,从前那个好朋友因为我们彼此生活环境的改变,心态的改变,以及其他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彼此都不是对方理想中的人了,也不再是好朋友了。
这个好朋友就如薛定谔的猫一样,在你揭开盒盖的那一刻,你才发现它己经死了。
不过显然鲁迅先生的命题更深刻一些。我们再试着站在鲁迅先生的高度,来运用薛定鄂的猫这一思想实验吧。
当我们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有没有体会到陶渊明那份怡然自得的心情呢?当我们看一本小说时,会不会在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后,透过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理念与情感呢?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
既然都对话了,那这位作者,就算在物理层面上己经不存在了,但他的精神影响着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作者一直活在我们心里,并且永生。而那些每天出现在我们生命里,没有交流,没有沟通的路人,对我们而言,其实是死的。
联系到薛定谔的猫,一个人是死是活,关键看人们之间是否有精神层面的互动,而互动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周围的人,对我们的主观而言,正如那只猫一样,处于生死叠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