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工作需要做的时候就读书,读书的时光总是惬意的。
贤媛节选
汉成帝幸赵飞燕,飞燕谗班婕妤祝诅(诅咒),于是考问。辞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诉;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
汉成帝宠幸赵飞燕,赵飞燕诬陷班婕妤下法诅咒她,于是皇帝让人拷问班婕妤。班婕妤的供词说:“我听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做好事尚且不一定得福,做坏事又想求什么呢?如果鬼神有知,就不会接受那种邪恶奸佞的诉求;如果鬼神无知,向它祷告又有什么用?所以我是不会做这种事的。”
【评析】这段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汉成帝听了之后也就不予追究,并且加以恩赐抚慰。后宫争斗也是腥风血雨。班婕妤是古代著名才女,出身功勋名门,贤良淑德,曾经也受到皇帝专宠,不过抵不过赵氏姐妹的狐媚诱惑。后来赵飞燕成为皇后,而班婕妤久居深宫,年华老去空寂寞。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魏武帝曹操死后,文帝曹丕把他身边的宫女都留到身边侍奉自己。等他病重的时候,他母亲卞太后去看他,一进内室,看见值班、侍奉的人都是之前曹操宠爱的。太后问:“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回答说:“给武帝招魂的时候我们就来了。”太后就不再往前走了,叹息说:“狗和老鼠都不吃你剩下的东西,你真的是该死了!”到了文帝死的时候,太后也不去吊唁他。
【评析】魏文帝是卞太后的嫡长子,死时也不去吊唁,可想而知心中有多气。魏文帝四十岁壮年之时而死,当上皇帝不过六年,从本文可见他还是避不开骄奢淫逸。
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
赵母嫁女儿,到女儿临离家时,她告诫女儿说:“千万别做好事!”女儿问:“不做好事,那可以做坏事吗?”母亲说:“好事都不能做,更何况是坏事呢!”
【评析】当时的风气认为做好事会让人妒忌,教导女儿做妻子的时候要保持低调,走中庸之道就好。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的妻子是卫尉卿阮共的女儿,阮侃的妹妹,非常丑。行完新婚的交拜礼后,许允便不再去新房,家里人十分担忧。这天正好有位客人来看望许允,新娘便叫婢女去看看是谁,婢女回报说:“是桓郎。”桓郎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进房来的。”桓范果然劝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个丑女给你,应该是有用意的,你最好能体察到。”许允便转身进入新房,见到新娘,马上又想出去。妻子预料他这一去就不会再进来了,就拉住他的衣角让他停下。许允便问她:“妇人应该有四种美德,你有几种?”新娘说:“我只缺‘妇容’一样而已。可是读书人应该有百样品行,您有几种?”许允说:“全都有。”新娘说:“所有品行中,‘德’是最重要的,但是您爱色不爱德,怎么能说样样都有!”许允露出惭愧的神色,从此就很敬重她。
【评析】古代封建包办婚姻之下,常常会有结婚之后不满意的,又不能随便离婚。许允的妻子谈吐不凡,一番话说得许允羞愧,也为自己争取到了幸福。虽然常言道“娶妻娶德不娶色”,但在大多数男人的眼里,还是德不如色,色不如媚,这也是无奈。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许允被晋景王司马师杀害了,他的门生跑来告诉他的妻子。他妻子正在织机上织布,脸色都没有改变,说:“早知道会这样啊!”门生想把许允的儿子藏起来,她说:“不会牵涉到孩子们。”后来全家都迁居到许允的墓地去住,景王派钟会去看望他们,如果发现儿子的才华能赶得上父亲,就要逮捕他们。许允的儿子去和母亲商量。母亲说:“你们虽然还不错,但是没什么才华,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跟他们说吧,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也不用过度悲伤,钟会不哭了,你们就可以不哭。还可以稍微问一下朝廷上的事。”儿子们就按照她的话去做。钟会回去后,把情况汇报给景王,最终免除了祸患。
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谓妇曰:“新妇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大丈夫不能仿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杰?”
王广娶诸葛诞的女儿为妻,进入新房,夫妻刚聊没多久,王广就对妻子说:“你的神态有些谦卑低下啊,一点不像你父亲。”他妻子说:“你个大丈夫不能像你父亲王淩,却要求我一个妇道人家和英雄豪杰并驾齐驱?”
【评析】为什么新婚之夜的夫妻交谈会被世人知道?
王经少贫苦,仕至二千石,母语之曰:“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
王经年少时家境贫苦,后来做官做到二千石时,他母亲对他说:“你本来是贫寒子弟,现在做到二千石这么大的官,就该差不多了吧!”王经不听取母亲的建议。后来担任尚书,帮助曹魏对抗司马氏,最后被司马氏逮捕了。当时他流着泪辞别母亲说:“没有听从母亲的教导,以致有今天!”他母亲一点愁容也没有,对他说:“做儿子要孝顺,做臣子要忠君;你又孝又忠,有什么对不起我呢!”
【评析】有这么深明大义的母亲,难怪能培养出寒门贵子。
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山涛和嵇康、阮籍第一次见面,就情同兄弟。山涛的妻子韩氏觉得山涛和两人的交情非同寻常,就问山涛具体情况。山涛说:“我现在可以当朋友的人,只有这两位而已。”他妻子说:“僖负羁的妻子也曾亲自观察过狐偃和赵衰,我也想暗中观察一下他们,可以吗?”有一天,两人来了,山涛的妻子就劝山涛留他们住下来,并且准备好酒肉。到夜里,就在墙上挖个洞来观察他们,看到天亮也忘了回去。山涛进来问道:“这两个人怎么样?”他妻子说:“我觉得您的才能、情趣根本比不上他们,只能靠见识、气度和他们结交罢了。”山涛说:“他们也常常认为我的气度更胜一筹。”
贾充前妇,是李丰女。丰被诛,离婚徙边。后遇赦得还,充先已取郭配女。武帝特听置左右夫人。李氏别住外,不肯还充舍。郭氏语充,欲就省李,充曰:“彼刚介有才气,卿往不如不去。”郭氏于是盛威仪,多将侍婢。既至,入户,李氏起迎,郭不觉脚自屈,因跪再拜。既反,语充,充曰:“语卿道何物?”
贾充的前妻是李丰的女儿,李丰被杀后,两人离婚,她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后来遇见大赦,得以回来,贾充已经又娶了郭配的女儿。晋武帝司马炎特别准许他同时有两个妻子,称为左夫人和右夫人。李氏另外住在外面,不肯回到贾充的住宅。郭氏对贾充说,她想去看看李氏,贾充说:“她性格刚强正直,很有才华,你不如不去。”郭氏就大摆仪仗,带了很多侍从和婢女一起去。到了李氏家,进入内室,李氏站起迎接,郭氏不自觉地就弯下腿,跪下行礼。回家后,她告诉了贾充,贾充说:“我跟你说什么了?”
【评析】贾充的后妻郭槐就是祸乱宫廷、导致“八王之乱”的贾南风的母亲。贾南风貌丑而性格恶劣,非常容易妒忌,据传都是像她的母亲。从本文来看,贾充的前妻气质过人,让人敬服。郭槐与贾充的结合更多是政治联姻,从某种角度来说,改变了西晋的国运。
贾充妻李氏作《女训》行于世。李氏女,齐献王妃;郭氏女,惠帝后。充卒,李、郭女各欲令其母合葬,经年不决。贾后废,李氏乃祔,葬遂定。
贾充的妻子李氏写了《女训》,当时大行于世。李氏的女儿是齐献王的王妃,郭氏的女儿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充死后,李氏、郭氏的女儿都想让自己的母亲跟他合葬,这个问题多年解决不了。后来贾皇后被废了,李氏才可以跟贾充合葬,这件事终于确定了。
王汝南少无婚,自求郝普女。司空以其痴,会无婚处,任其意,便许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东海,遂为王氏母仪。或问汝南何以知之,曰:“尝见井上取水,举动容止不失常,未尝忤观,以此知之。”
王湛年轻时没有婚配,自己提出要向郝普的女儿求亲。他父亲王昶因为他痴傻,肯定以后不好婚配,就遂了他的心意,答应了他。婚后发现郝氏果真姿态美好,品德贤良。后来生了王承,就成了王家母亲们的典范。有人问王湛怎么了解她的,王湛说:“我曾经看见她在水井边打水,举止仪容落落大方,没有不雅的地方,因此知道她很不错。”
王司徒妇,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不以贵陵郝,郝亦不以贱下钟。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司徒王浑的妻子是钟家的女儿,太傅钟繇的曾孙女,文采超群,具备“女德”。钟氏和郝氏是妯娌,两个人既亲密又互相敬重。钟氏不因为自己门第高贵就欺压郝氏,郝氏也不因为自己门第卑微就对钟氏低声下气。王湛的儿子王承家里,都实行郝夫人的规矩;王湛的哥哥王浑家里,都遵从钟夫人的礼法。
【评析】从这里可以知道,王湛身为世家子弟,娶了身份地位卑微的郝氏,其实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因为王湛父亲担心儿子娶不到世家子弟的妻子才同意,所以出身寒微,但备受尊重的郝氏很有人格魅力,也很难得,才会被记载。
周浚作安东时,行猎,值暴雨,过汝南李氏。李氏富足,而男子不在。有女名络秀,闻外有贵人,与一婢于内宰猪羊,作数十人饮食,事事精办,不闻有人声。密觇之,独见一女子,状貌非常;浚因求为妾,父兄不许。络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父兄从之。遂生伯仁兄弟。络秀语伯仁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伯仁等悉从命。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
周浚任安东将军时,外出打猎,遇上了暴雨,就去汝南李氏家避雨。李氏很富有,只是当天男人们不在家。家里有个叫络秀的女儿,听说外面来了贵人,就和一个婢女在后院杀猪宰羊,准备几十人的饮食,每件事都做得精致又周到,却没听见有人声。周浚偷偷去看,只见到了一位女子,相貌非同一般。周浚向李家请求娶她为妾,她的父亲和兄长都不答应。络秀说:“我们家门第衰微,何必吝惜一个女人呢!如果和贵族联姻,将来可能有很大的好处。”父亲和兄长就听了她的话。后来生了周岂几兄弟,络秀对他们说:“我之所以降低身份给你们家做妾室,只是为我家的门第着想。你们要是不跟我家做亲戚,我就不活了!”周岂兄弟全都听从母亲的吩咐,因此,李氏在生前,得到了正式的礼遇。
【评析】还是表现了当时门第之见的强大,自己的儿子们都有嫌弃自家亲戚的倾向,还好这位母亲非常厉害,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婚姻,为人也直白精明,也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娘家不要成见太深。
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常著斋后。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惭而退。
桓温平定蜀地后,娶了李势的妹妹为妾,很是宠爱她,常把她安排在书斋的后面。他的妻子南康公主一开始不知道,听说了以后,就带着几十个婢女,拔出刀来要去杀她。到了后,正碰到李氏梳头,她的头发长得铺开在地上,皮肤如白玉一般光彩照人,看见了公主也面色不变,从容地说:“我国破家亡,并不是存心想像现在这样;今天如果能被您杀死,倒是符合我的本心。”公主很是惭愧,就退出去了。
【评析】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李势的妹妹也是可怜人,国破家亡,从一国公主沦为敌国武将的小妾,还要承欢作笑,何尝不感到悲凉。
桓车骑不好著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公大笑,著之。
桓冲不喜欢穿新衣服。有一次洗了澡,他妻子故意给他送了新衣服,桓冲大怒,催仆人把衣服拿走。他妻子又叫人送回来,并且传话说:“新衣服不穿,怎么能变成旧的呢?”桓冲大笑,就穿上了。
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右军将军王羲之的妻子郗夫人对自己的两个弟弟说:“王家人见谢安、谢万到家里来,翻箱倒柜倾其所有地招待他们;见你们来,就平平常常。你们可以不必再去了。”
【评析】郗家本来也是东晋的门阀大族,不过后来失势,王家人这种态度的差异,不得不说是种趋炎附势的心态作祟。所以说东晋名士很多表面上风流倜傥,潇洒不羁,其实来来往往,还是多看利益。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王凝之的妻子谢夫人嫁到王家后,很是看不上凝之;回谢家后,心里非常不高兴。太傅谢安安慰、开导她说:“王郎是王羲之的儿子,人品和才学也还不错,你怎么这么不满意啊?”谢夫人回答:“我们谢家的叔父里头,就有阿大、中郎这样的人物;本家兄弟,就有封、胡、遏、末这样的人物。没想到天地之间,竟有王郎这样的人!”
【评析】人比人,气死人,王凝之未必不优秀,只是谢道韫身边见到的都是人中龙凤,自然眼光就挑剔了。这里又有个成语出处,叫“天壤王郎”,是说不中意的丈夫。
王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
王凝之夫人谢道韫问谢遏:“你为什么一点也不再长进?是一心在世俗上,还是天资有限?”
【评析】谢遏也就是谢玄,是淝水之战的著名将领,北府军的创立者,年轻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显山露水,沉迷琐事。做姐姐的对他期望很大,为弟弟心急,说明姐弟关系不错。
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谢玄非常敬重自己的姐姐谢道韫,张玄则常常称赞自己的妹妹,想让妹妹跟谢道韫分庭抗礼。有个名字叫济的尼姑,同时在张、谢两家出入,有人问她这两人到底怎样。她回答:“王夫人的神态风度散淡爽朗,确实有隐士的风采和气度;顾家媳妇内心清明、本质如玉,自然是闺房里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