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170天【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习染使人与人的差别越来越大。“性相近也”的“性”,就是本性、天性。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先天特征,这是人最基础的本性,是连动物都有的本能。而这个本能是从理上安立,所以有义理之性、气质之性的区别。”性相近”就是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有的气质上的差异,之所以“近”,便是两个物事相差不是太远。“习相远也。”“习”,《说文》:“习(習),数飞也。”就是小鸟反复地试飞练习,这里指习染,即习惯、习性之染著。孔子论人性,并不是在谈人性的善恶,以及剖析人性的内涵,而是重点是在学习和教育,是后天的一种教化,以及自我的学习,这才是孔子这里所要强调的。孔子强调学习,而不开展人性的内涵,重点在于认识习的重要性。“习相远”不只是文字,它要传递的是一种苦乐!本来人人可以过上幸福生活,乃至可以成圣成贤,但结果却大多沉沦生死,苦不堪言。所以强调后天之习的重要,而后天的一切受世俗的染污,所以怎样才能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只有一条路——学习!“习”有两种——主动的习和被动的习,主动的习,是习我想要的;被动的习,是习了我不想要的。如同一块田地,假如你不种庄稼的话,那一定长满了草。关键就在“习”之前,一定要加上一个“学”字,因为这是方向问题,方向一错,全部都错。人人有离苦得乐的本能,习善也好,习恶也罢,无非都是追求快乐,而追求的方向、方法的对错,则完全取决于教育与环境。而最好的教育和环境,唯有圣贤师长和经典,所以“圣人不出,万古如长夜!”找寻生命的导师,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5、读家书,听点评感悟✔:2分
读玮艺妹妹的家书,感到深深的悲伤。现在的孩子选择多了,诱惑多了,但释放的途径却少了。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占据了他们除了学习之外的最大空间。所以他们很多是被动的和无奈的。如果在家庭中缺乏理解与支持,在学校找不到归属感,孩子们很容易陷入孤独无助的深渊,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这个时候最能体现父母的重要性,及时的发现孩子的问题,并且帮助孩子一起面对度过难关,才是智慧父母的行为,妹妹点醒的太好了。对待孩子,我们一定相互提醒,如履薄冰,让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人生。感恩亲爱的妹妹!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读大群老师功课,我们作为志愿者,在帮扶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接纳他们的各种情绪,给对方回馈的一定是情绪价值。从另一个维度去看生命的意义,虽然我们决定不了生命的长度,但我们一定要活好生命的宽度。认认真真,无怨无悔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