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是广东省云浮市下辖县,因地处郁水之南而得名,自西汉年间设端溪县后,其建城史已达两千余年,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那么,郁南县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底蕴呢?这座古城到底有着怎样的兴衰史呢?
第一章:千年水道流余韵
南江,又名泷江、罗定江,古称端溪、泷水、晋康水,是发源于信宜而穿插于罗定、郁南二城的江流,同时也是罗定、郁南的母亲河。郁南的历史就像那南江水道一样,源远流长、奔流不息,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历经千年洗礼,至今韵味无穷。
位于南江之滨的河口镇和都村,是磨刀山遗址所在地,村内磨刀山上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距今约有五十万年至八十万年的历史,是目前广东省境内所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填补了岭南地区在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痕迹的空白。据了解,磨刀山遗址出土远古人类使用的石器达数百件,石器形式丰富,包括手镐、手斧等,数量以手镐为最,其次为砍砸器、刮削器;这批石器的出土,为今人展现了一道来自远古的文明曙光。据了解,使用这批石器的先民多活动于今罗定、郁南两地交界的南江流域,由于这些先民是目前广东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所以被称为“最早的老广”,而古遗址所在的郁南县,也被誉为“南粤之根”。
南江流域不但孕育了远古文明,同时也孕育了古百越文明,早在先秦时期,南江流域便是古百越人活动的区域。在南江上游的太平河与罗镜河流域,考古学家发现多处先秦墓葬,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年在罗定太平南门垌发现的战国墓,共出土青铜器一百多件,其中多为礼器与兵器,如铜鼎、铜甬钟、“王”字图象的青铜矛以及人首柱形器等,专家认为,这些青铜器等文物证明先秦时期,百越已经开发南江流域,并在这块土地上建立奴隶制诸国。又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罗定罗平背夫山发现的战国墓,共出土青铜器九十多件、陶瓷器一百多件,其中多数也是象征王权的礼器、兵器、仪仗器,如铜鉴、铜矛、铜叉、铜锯、铜镰和陶豆等,也是南江流域作为古百越王国所在地的实物证明。另外,在罗定泗纶分会坑口发现的一处先秦岩画,就是古百越文明的最好见证,岩画中的百越武士庄严肃穆,显示了百越族人威武不屈的精神,令人想起两千多年前百越之君译吁宋带领百越族人抗击秦军的那场悲壮战争。
自秦汉以来,南江流域是岭南州县建制最多之地,而且每次建制基本上都与重大历史有关联。秦始皇时,派大将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屠睢一路而来势如破竹,最后在南江口西岸设大本营,深入越人腹地,结果为越人袭击,阵亡于南江流域。之后,任嚣、赵佗平定岭南,又值秦末中原大乱,赵佗并岭南三郡为南越国,自称南越王。西汉元鼎六年,汉灭南越国,在今粤西地区设端溪县,县治在南江口之北(今德庆地带),该县因南江得名,是粤西地区最早的建制。之后,南江流域还一度有过晋康郡、泷州、泷水县、晋康县等建制,这些建制也都以南江得名,这也足见南江对于罗定、郁南二城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如今,有着千年底蕴的古城郁南巍然屹立于南江之滨,近年来,在官方的带动下,郁南县努力挖掘和宣传南江文化,将郁南县打造成南江文化之都、南江文化名城,使得历经千年风雨的南江之魂在这里有了归宿,同时也使南江水道的悠悠余韵传遍岭南大地!
第二章:名人过访尚遗馨
南江水道,作为西江水道进入阳、茂区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名人墨客的流连途径,而作为西江水道进入南江水道首站的郁南县,就是古今名流登临、造访的胜地,他们留下的一行行文字,就是千年南江文化的瑰宝。
名人造访郁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武周神龙元年,唐中宗在张柬之、桓彦范等人的拥簇下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李唐复辟,此前受到武则天宠幸的大诗人宋之问在此次政变后被左迁泷州(今罗定)参军,他顺着西江而下,至南江口进入南江水道,一路逆江而上,在目睹南江两岸村寨景色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过蛮洞》及《入泷州江》诗二首。《过蛮洞》诗云:“越岭千重合,蛮溪十里斜。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谁怜在荒外,孤赏足云霞。”《入泷州江》诗云:“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 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 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至北宋元丰元年,广东转运副使向宗旦游览郁南龙岩,并在龙岩上题刻“戊午季秋三日,运副向宗旦来”等字,这方题刻距今已有九百四十多年历史,当属郁南摩崖石刻之祖。至明朝嘉靖三年,广东右布政使林富、广东按察副使徐文溥二人游览郁南罗旁水口,并在水口处的黄鳝石(照镜石)上题刻“明嘉靖甲申十月十六,布政林富、按察副使徐文溥过此”等字,这方题刻迄今也有五百年历史。除此之外,还有李伯震、陈献章、陆舜臣、庄楷、林昆、屈大均等一大批名流相继造访郁南,并留下了大量歌颂郁南自然风光的诗文。
郁南文史,光辉灿烂,群英荟萃,古韵流芳。今天的我们,若要研究郁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就必须要从古人描写郁南的文字中着手,了解千年以往郁南风貌的蜕变,再续前人与郁南的不解之缘。
第三章:山河锦绣开胜境
古越秀色,多彩南江。作为古百越文明的遗存地,郁南县不但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且还有秀丽的自然风光。郁南县的一山、一水,都吐纳着天地间孕育的精华,琳琅满目、秀色可餐,令人睹之而久久不能忘却。
金菊顶下,南江河畔,郁城秀美,胜景无限。郁南自然风光的代表,就非龙岩、虎岩莫属。龙岩、虎岩分别位于郁南县的连滩镇和东坝镇,两者隔南江遥遥相望,各因形式神似龙、虎而得名。龙岩之下有泉与广西相通,每当上游涨水,即此泉会有秕糠之物悄然浮起,非常奇特;岩前有龙岩祖庙,即盘王庙,据清道光《东安县志》记载,此庙建于宋,而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南江流域盘王信仰的实证。虎岩下有深穴,穴之末端有一泓清泉,冷如冰雪,旧时患有热病的人,取饮此泉水即可痊愈,人谓之“虎胆水”;岩下有虎岩禅寺,禅寺中奉石观音,该寺始建已无可考,但清道光《东安县志》已有记载,《县志》称禅寺中藏有古僧无无血书《法华经》七卷,遇火不毁,但可惜血经至今下落不明。除了龙岩、虎岩之外,郁南县还有恍如画境的南江第一湾、雄迈悲壮的蒲芦山、气势磅礴的金菊顶、宛若桃源的天马山、福地洞天的盘古山、郁气森森的大王山、江流湍急的猪仔峡、直插云天的大历山,这些山水杰作,自然是上天对于郁南人的恩赐。
美丽的山水总会令人无限神往,美丽的诗篇总会为其信口吟出,相信这是所有外地人到访郁南后都怀有的一种心情。最后,我想引用劳崇聘先生词作《江城子》的下阕内容作为本文结尾,以歌咏郁南大地的美丽风光:“且乘快艇水中游。南江口,古康州。万家灯火,风景这边好。朋友兴高谈典故,千古事,印心头。”
第四章:落木萧萧黄皮城
作为岭南地区建制较早的城邑,在两千多年间,郁南大地上有过诸多建制,如端溪县、晋化县、都罗县、武城县、都城县、正义县、安遂县、晋康县等等,所以郁南县也是历史上岭南州县建制最多的地方,这些曾有的建制都深深印在郁南县的历史当中,成为郁南县永恒的历史印记。
从宋朝起,郁南县境开始归属德庆府、德庆路、德庆州等建制,一直到明万历四年,罗旁瑶乱平定,朝廷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割德庆州都城乡及泷水县部分地区置西宁县,郁南县境才开始归属三罗建制。经过四百多年风雨洗礼,三罗地区已然积累了独立、鲜明的人文底蕴,与外界的人文底蕴鼎足而立,而那些在建制前已有的名胜古迹,大多数已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让人遗忘。不过,在今郁南县都城镇残留的一处明朝黄皮城遗址,却是三罗建制前所遗留下来的重要古迹。
黄皮城,曾是明朝都城巡检司的驻地,位于今都城镇西江边,上靠大王山,下望华表石,历来是军事要地。关于都城巡检司的始设年代,迄今已无从考证,不过据明嘉靖《德庆州志》中“洪武十年裁革都城巡检司”的记载可知,都城巡检司在明初已然存在,就按此司是明洪武元年始设的时间推算,迄今也有六百五十多年历史。都城巡检司自洪武十年裁撤之后,因都城的治安形势险竣、居民连年遇害,在九十二年后的成化六年,朝廷重新恢复都城巡检司,由当时的德庆知州李瑛负责修筑土城,这座城就是日后的黄皮城了。黄皮城周边共长三百三十丈,高一丈六尺,建有城隍庙和一座三间的巡检司衙门,派出九品官员防守,城内则是军与民共居之。成化十九年,修筑巡检司城池,沿城有了环城河,这样有效地捍卫着军民人等的人身安全;城门向东南,出入城时,要从城楼放下吊桥。 隔了百年之后,于万历十五年重修黄皮城。都城巡检司这一机构经历了三百多年,到清朝康熙二十七年移驻怀乡(今信宜),雍正十二年正式裁撤, 撤司城废。随着岁月的推移,都城巡检司衙门也毁弃,而城隍庙则有后人重修,一直保存到清末民初。 清咸丰年间,西宁县人何其彬在游历黄皮废城之后,有《都城竹枝词》歌云:“彼都原属古康州,司撤城荒署苍幽。茅屋数间株百本,黄皮六月卖江头。”都城巡检司废后,城内仅留一片黄皮树,所以“黄皮城”之名亦由此而来。民国十五年,广东守备军第一团团长严博球将黄皮城城楼及城墙拆毁,但仍保留着城基;此后,城内城隍庙倒塌,黄皮树亦因无人管理而逐渐荒萎。民国三十三年,因避战乱而由顺德到郁南都城的诗人潘小磐,曾写有《黄皮城》诗一首,该诗收入其于十多年后在香港出版的《余庵诗选》:“零落池亭杳可寻,草原危步夕萧森。场登晚稼田全秃,林战冬飙鸟亦喑。客里葛裘催一瞥,冡边云物扺孤吟。何须更续芜城赋,满地残砖豕迹深。”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广东省成立十二专员公署,下辖云浮、罗定、郁南、德庆、封川、开建六个县,专员公署所在地在都城镇,办公地方就在黄皮城内。中共建政后,中共郁南县委、县政府大楼就设在都城镇黄皮城旧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潘小磐从香港到来,重游黄皮城故地,寻到当年残垣墙角,又作《黄皮城》诗一首抒发情怀:“大衙小苑故皇然,容得痴翁叠户穿。几列崇楼花映日,一池奇石水涵天。残垣墙角珍余迹,老树秋风黯旧缘。但愿千家乐丰阜,凯风歌又注新篇。”
一座黄皮城,千年沧桑事。如今,郁南作为无核黄皮之乡名扬中外,但又有几人知道当年那座捍卫郁南城治安达数百年的黄皮古城呢?荒城已成过去,建设当在目前;愿未来,郁南儿女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无愧于先贤期盼,著功于万代千秋!
第五章:罗旁山深忆往事
罗旁山,是郁南县境内的一座历史名山,因位于西江罗庚石旁而得名,其具体方位今已不得考,大概方位就是今郁南县建城镇境内的大历山(古人认为是镇州之山)一带,因在明朝年间罗旁山区是瑶人啸聚起义的地方,所以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罗旁山又多是指当时西江南岸德庆州与泷水县交界处的环罗旁山地区。
罗旁山在明朝官方文献中,一直是个敏感地带,之所以说其“敏感”,是因为这座山曾爆发了一场长达两百年的少民动乱,从明朝开国一直延续至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才被彻底平定,期间令无数皇帝为之困扰,所以文献中每次出现“罗旁山”字样就必然又是一场大变动。关于罗旁山瑶人起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据清康熙《广东通志》载:“洪武十二年,泷水县瑶人刘第三者,自元末为害,已非一日,是年复聚众寇掠,朝廷命指挥刘备讨平之。”这则文献记载的其实是泷水县瑶人刘第三的故事——话说元朝至正二十二年,泷水县瑶人刘第三领导罗旁山瑶民起义反抗元朝统治,揭开了罗旁山瑶民起义斗争的序幕,之后明朝肇建,起义一度平息;至明朝洪武十二年,刘第三又再领导罗旁山瑶民起义,朱元璋命指挥使刘备前往征剿,刘备官兵进入泷水瑶山,焚山捣穴,大肆摧毁瑶山瑶寨,坚持了十余年的罗旁山瑶民起义暂时走向了低潮。但是不久之后,罗旁山又相继爆发了赵音旺、凤广山、凤弟吉等人领导的起义,另外还有附近山头张快马、黄海龙、麦长裙等瑶人的祸乱,致使明王朝不能不重视起来。自明景泰三年起,朝廷便专门为罗旁山战事设立两广总督一职,敕令两广总督进剿罗旁山、彻底平定罗旁山瑶乱,但是此后历经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数朝凡一百余年,总督换了一批又一批,但罗旁山瑶乱仍然没有被平定。至明万历四年,新任两广总督凌云翼奉命征调两广十万大军进剿罗旁山,历数月最终平定罗旁山瑶乱,并在环罗旁山地区设立罗定州、东安县、西宁县(史称“三罗”),这场历时百年之久的罗旁山瑶乱才算告终。罗旁战事平息之后,当朝首辅张居正还指示凌云翼对于起义残余势力要善加安抚,务必杜绝后患,他在《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一信中写道:“罗旁山之役,闻已获功万余计,所卤获又当称是。即有逸伏,谅亦无多,亦乘势多方招徕,开其生路,随宜处置,务绝后患,则一劳永逸之策也。”在张居正的政策指示下,三罗官方接纳投诚的起义残余势力,又广招外地百姓到来落籍,很快,三罗兴起,进入一个持续三百多年的历史新纪元。
实际上,在镇压罗旁山起义的过程中,明朝官兵的滥杀无辜对瑶民起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罗旁山瑶乱的平定,也与明朝官兵的毁灭性屠杀有直接关系。如今,四百多年已经过去,昔日往事俱成云烟,今天,当我们再登上罗旁深山的时候,看着那蜿蜒起伏的峰峦,想起那悲壮惨烈的战斗,自然是别有一番感慨,这座大山激励我们要珍惜当下,同时也要为建设美丽的家乡而努力奋斗!
第六章:曲岭幽泉多古亭
茶亭文化,是云浮地区的传统文化,过去云浮大地上的各处山头、岭曲、泉旁都建有茶亭,一来是为了给过往路人提供歇脚之便,二来是给附近人家提供卖茶的场所。而在郁南县境内,同样也有多座古茶亭,这些茶亭就是云浮茶亭文化的一大体现。
悉数郁南县境内诸多茶亭,尤以千官镇甘泉亭最为古老。明朝万历初年,千户刘云威督兵开辟西山大路,在岭上凿得甘泉,就请西宁知县林致礼在此甘泉旁建一茶亭,名为甘泉亭,方便过往行人在此酌泉解渴,佥宪袁昌祚撰有碑记,但该碑今已不存。在未有公路的年代,这里尽管山重岭迭,但这是西宁县城通向罗定州城的交通要道,路上可以走马。清初区国龙有《黄五岭甘泉亭》诗云:“过尽诸峰欲到天,寒林肖飒卷云烟。邮亭歇马逢山雨,恨不甘泉是酒泉。”又王铖有《甘泉天浚》诗云:“一眼潜泉万壑馨,比来味重似南零。 不为人力原天一,幻出神功自五丁。风动浮华摇碧落,云开溅玉照寒星。悬知万户无烦渴,月满长竿客挈瓶。”郁南县的第二古茶亭,当属建城镇的武功山茶亭。龙井附近,有一险要的武功山山坳,是建城通往桂圩的要道,中有茶亭一座,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七年,乾隆十三年西宁知县刘斯组重建,并撰有《茶亭碑记》;因为有了这座茶亭,附近乡民就把这处地方称作茶亭岭,原名武功山反而消隐。 茶亭建筑风格独特,形似城楼,山间小路,通过亭内,路上并排铺着两条长形石块,这些这石块从罗旁水口起,经过建城、茶亭岭,直到桂圩,绵延十多公里长,如双龙出海般气势。茶亭正面向桂圩方向,亭有四个砖柱,一角成直角形陷入,形成了五个角。据故老传说,这茶亭象征老虎,四条砖柱象征四条腿,五个角象征五个脚趾,茶亭上方有青砖筑成两个圆形的大孔,就象征两个老虎眼,瓦檐之下,左右砌成两个水桶般的圆窗,旧社会时,挂着灯笼,夜间点燃,于黑沉沉荒岭之中熠熠光亮;据说有老虎在这里坐镇,把守着要冲、抗御敌人,一切想侵犯县城的人到此就受到扺制和惩罚,如果夜间不点灯,就会有敌犯县城。郁南县的第三古茶亭,当属都城镇的沙子岭茶亭。沙子岭茶亭位于都城镇沙子岭的山头上,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茶亭前的沙子岭古道,当年是封开、郁南两县的陆路交通要道,上通封川平岗、凤村两圩,下达都城圩,多有负贩行走,是封川、郁南两县的交通要道,而沙子岭茶亭就是修建在这重要通道中,过去行人走圩入市,全靠一双腿,在烈日严霜下,途中往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喝过热茶或稀粥再赶路。沙子岭茶亭有一副名联,今被收录于广东茶联佳作集锦中,联云:“来不必忙,此地已达沙子岭;去何太急,转弯就是都城圩。”
以上就是郁南各地的古茶亭即其蕴含的文化,是不是很奇趣呢?当然,郁南县境内还有更多的古茶亭,如建城镇龙井亭、南江口镇鸡骨岭茶亭等等,每座茶亭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发现,把本土优秀文化好好弘扬。
第七章:连滩泷水民歌美
美丽的南江母亲河,孕育了罗定和郁南二城的经典文化,而那享誉遐迩的泷州歌和连滩山歌,就是围绕着南江古水道而产生的。那么,连滩山歌和泷州歌都有哪些精彩的地方呢?两者之间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一路行路弯转弯,歌声飘出山过山;自古老少都唱惯,山歌圣地数连滩。”以上这曲山歌,道出了“山歌圣地”连滩的底蕴。今天的连滩山歌,相传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旧时流行于三罗、德庆及广西的苍梧、岑溪等地,其中以连滩地区为盛,故得名“连滩山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连滩山歌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情景交融,常用比兴手法,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大事,多数是表达男女爱情、婚姻不幸、劳动生产、新屋入伙、祝寿哭丧、唱花鸟虫鱼、猜谜语等内容。连滩山歌多数是即景演唱,心有所感,发而为歌,有时候一语双关表达多种情感,令人听后回味无穷。如今,连滩山歌已是郁南县、云浮市、广东省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郁南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这是值得每一位郁南儿女为之自豪的。
泷州歌,大概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流行于罗定及附近地区的一种歌体,韵腔上接近山歌,但又与山歌有类别,歌词大多是由文人撰写而成的,近乎于竹枝词,但是又保留有地方民歌的特色。罗定人向有结社吟诗歌的风俗,这为推动泷州歌的成形及传播起到不小作用,最早的泷州歌社,创办于清朝乾隆四十九年,由罗定州城内的诗人主办。清朝乾隆年间,罗定州城内的诗人首创泷州歌社,随后,罗定州内的罗镜、太平、素龙、黎少、船步、泗纶、围底、榃滨,东安县的高村、白石,西宁县的连滩、桂圩、平台、大方、千官,广西岑溪的筋竹、大湴、北流,均设泷州歌社。清末至民国为泷州歌兴盛时期,每期投稿总数达三千比,歌榜也由原有一榜分为东、西两榜。泷州歌的内容,与连滩山歌大体相当,多以应景抒怀为主,但与连滩山歌不同的是,泷州歌的歌风更侧重于文学创作,而非口头即兴。
其实,无论连滩山歌也好,还是泷州歌也好,它们都是三罗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累下的丰富的经验和成果,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好好维护为弘扬,让这种优秀文化传之久远、永铸辉煌。
第八章:张公古庙香火盛
三罗大地,盛行张公崇祀,即各地均有张公庙建筑,以崇祀的形式去缅怀明朝万历年间广东总兵官张元勋。如今,悉数三罗各地张公庙,尤以郁南县境内的张公庙香火鼎盛,而且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古庙都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郁南县境内有三座比较著名的张公庙,一座是宋桂张公庙,一座是连滩张公庙,一座是连滩安宁庙,其中以宋桂张公庙的历史最为悠久,堪称三罗张公祖庙。据清道光《东安县志》(过去宋桂属东安县宁坡堡)记载:“张公祠,在宁坡堡新圩,祀总兵张元勋。按:勋,福建漳州府人,万历四年,大征瑶贼,卒于军,士民以有功地方,立庙祀之,历今百有余年,声灵赫濯,撼灾御患,诚一方保障也。旧设有宋桂横水渡、连滩圩渡,岁收租银,以供祭祀。”根据这则记载,宋桂张公庙是因为张元勋大征罗旁山瑶民时战死于阵中,有功于地方,所以被立庙供奉,建庙时间约是明万历五年,这则记载也符合郁南民间有关宋桂张公庙神像下有张公灵骨金瓮的传说。连滩张公庙,始建于明万历六年,与宋桂张公庙隔南江河遥遥相望,这也是目前郁南县境内建筑最恢宏、香火最鼎盛的张公庙,是三罗张公崇祀文化圈的中心。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和八月初六,是民间相传张公的诞辰及忌日,每逢这两天,连滩张公庙都会举办一系列纪念张公、朝圣祈福的民俗活动,一天可吸引十万人次以上的信众前来朝拜、观光,现场车水马龙,场面十分嘘憾。连滩安宁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相对于宋桂、连滩两地张公庙的威灵显赫,这座安宁庙倒是显得几分清静。安宁庙所在的连滩镇兰寨村,在明、清两代是东安县和西宁县的交界地,时东安、西宁两县的士民出于对张公的敬仰之情,就合资在这里修建了纪念张公的庙宇,并取东安县的“安”字及西宁县的“宁”字给这座庙宇命名为“安宁庙”,寓意张公庇佑三罗地区永久安宁。
荡寇平蛮,威辟罗阳成乐土;庇民护国,恩流泷水庆安澜。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张元勋被三罗人一再神化,被奉为“护国庇民英勇都督大将军”,而且在三罗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张公显灵撼灾御患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都与张元勋的英勇事迹有关,它们将与张元勋的功绩一道,流芳百世、饮誉千秋!
第九章:百越舞姿禾楼起
禾楼舞,是流行于郁南县南江流域的一种古老的民俗舞蹈,因旧时南江农民多在丰收之夜搭起禾楼跳舞而得名。据传,此舞起源于先秦之时,是古百越人一种庆祝丰收的舞蹈,历经千年,延续至今,是古百越人留给今人的文化瑰宝。
与连滩山歌、麒麟歌舞等一样,禾楼舞是郁南地区独有的一种民俗歌舞,过去主要是南江流域的农民在丰收之夜跳起,以庆祝丰收、祈福未来。关于禾楼舞的起源年代,《郁南县志》及《台山县志》均有记载,前者认为是明朝,后者认为是清朝,但据禾楼舞本身的工具及形式看,这显然不是汉人独创的舞蹈,这种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民族特征,很显然就是远古居住在南江流域的越人所跳的一种舞蹈。据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民间音乐研究室研究员费师逊在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学术演讲《“跳禾楼”——远古稻作文化的遗存》一文指出,禾楼舞源于几千年前南方人的祭祀仪式,这也与南江流域流传的禾花仙女(禾谷夫人)赐甘露的传说相印证。费先生在文中指出:“禾谷夫人,或称圣母娘娘,无名无姓,非佛非道,亦非佛道两教产生后民间宗教中的某派神祇;她是百越族系的稻作文化所固有的原始女性神祇。”因而,禾楼舞的形成,与古百越人的自然崇拜有关,最初应该是以傩舞的形式存在,后来吸收各种不同文化,融合而成一种欢乐祥和的舞蹈;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禾楼舞经历了百越的诞生期、瑶族的参与期、汉族的承传期、佛道的渗入期、纯化的升华期,最终形成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多姿多彩的禾楼舞,这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彩过程。清道光《东安县志》中《风俗》载:“冬十日,田工告成,村庄中各设蘸布赛,另建一小棚,高两丈许,巫易女服,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楼,散斋胙剧饮为欢,亦农家之乐也。”另,除郁南地区之外,新兴、台山、化州等地亦曾有过禾楼舞出现,不过已经式微。
禾楼舞,是郁南地区作为岭南文明之源的一种真实历史的反映,禾舞传说中的禾仙就是那些远古时期居住在南江流域的先民的文化符号,这种既古老又神秘的舞蹈,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
第十章:群贤吟咏到于今
自古以来,郁南城就是名人雅客流连忘返、吟咏不休的胜地,特别自明、清以来,数百年间,有一批知名度极高的士人造访郁南,并留下了歌颂郁南地方景色的佳作,被收录在文献中,光耀史册。
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岭南三大家,他们都曾受到清初西宁知县张溶的邀请,前往西宁县城做客,并在西宁县的深山老亭之中开展诗歌唱和的活动。在今建城镇龙井山上,屈大均有《题龙井亭》诗云:“泷西一龙井,涓滴是真泉。有本云根里,无声瀑布边。寒而带冰食,暖待扫花眠。清绝使君爱,为亭向紫烟。方寸一泓碧,秋光映欲空。月生明镜底,天在素华中。石作银床好,浆怜玉井同。使君频汲取,啸咏隐之风。”张溶和诗云:“龙井开何代,香林一古泉。池依飞瀑内,泓湛落花边。茗熟连云茹,诗成枕石眠。沟亭尘世外,面面绕苍烟。一尺盈盈水,看来眼界空。疏星临镜底,明月印潭中。珍谢珠池异,甘分玉醴同。抚心思不易,凭吊昔人风。”康熙年间,知县张溶又在西宁县中建山响亭一座,并邀请彭孙道、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等名士和诗。彭孙道《题山响亭》诗云:“冰署悠然对万山,浮岚耸翠画屏间。使君拄笏闲吟啸,静看纤云自往还。榕荫面面拂孤亭,花绕回栏竹覆屏。最是挥弦新雨后,琴声时和涧声听。”张溶和诗云:“官衙四面抚溪山,坐我千峰万壑间。昼永庭闲人吏少,朝云飞去暮飞还。谩劳佳句谱荒亭,绝壁琳琅映翠屏。宓子少文今已远,遗弦果否许重听?”梁佩兰和诗云:“千叠泷流万重山,芙蓉空翠落中间。使君日上孤亭里,手拂龙唇憺忘还。官斋高处最宜亭,况有飞泉泻玉屏。夜半涛声天上起,独吟松月许谁听?”屈大均和诗云:“官舍苍苍万叠山,琴声半落瀑泉间。春风只自弦中出,吹得桃花去复还。拄笏朝来见翠屏,瑶琴色映数峰青。陶公自有无弦者,写出弦音满讼庭。”陈恭尹和诗云:“一郭泉声万叠山,涛音写入七弦间。神明令尹能挥指,太古淳风渐可还。清操独立自亭亭,手布阳春满画屏。庭下有时宣上谕,百年耆老扙藜听。”除彭孙道及岭南三大家之外,还有诸多名士涉足郁南大地并有吟咏诗歌。清嘉庆年间,署理肇庆府事夏修恕曾游郁南县天马山,有《天马山》诗云:“天马山高势插云,年年花发鸟逢春。社鼓声喧战鼓歇,僮伶尽作太平人。”
以上所列者,就是古代名士吟咏郁南风光的诗歌,当然,这些诗歌只是郁南先贤诗的冰山一角罢了,仅屈大均一人,就在郁南县留下了《舟入罗旁之水将访西宁张明府有作》、《诉衷情·近西宁山中》、《至西宁赠张大令》、《采药西宁承张大令使君命其侄孙豫表陪探燕子岩、大峒、龙井诸胜》、《题西宁张邑侯山亭》、《拂霓裳·从西宁使君乞白鹇》、《一丛花·题西宁长春寺》、《至西宁下城峒奉访庞卯君五丈》等诸多诗歌,可想而知,当年郁南县的诗风文气何其鼎盛。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如今,数百年烟云已散,当我们回过头去再看那段历史时,必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吸纳这片土地的灵气,承接古圣先贤的风韵,在这大好河山上创造出新的辉煌!
第十一章:仙人夫子旧迹在
在郁南县两千多年的城史中,有两位历史人物一直深入人心,他们分别是唐朝的歌仙刘三妹以及宋朝的大夫李熙载,他们二人,一人开启了郁南大地的歌风,一人开启了郁南大地的仕风,如今郁南县境内,还保留有诸多与他们有关的古迹。
刘三妹,世传是广东新兴人,生于唐中宗神龙年间,是两广民间都信奉的歌仙。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游戏得道。常往来两粤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语言。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即奉之为式。”据说歌仙刘三妹经常来往于两粤溪垌之间,能解每处方言,还能用当地方言与人斗歌。今郁南县东坝镇境内有一座山岩名曰刘三岩,民间传说刘三妹曾在此岩中生活过,每天早晨对山唱歌,当地有个财主嫌她惊醒美梦,就赶走了她。清道光《东安县志》(过去东坝属东安县粗石堡)载:“铜鼓山在大寨堡......相対巅有刘三岩,岩内石田十数畦,水清不竭,又有盛盛麻石篚,沤麻石碗,相传歌仙刘三妹遗址。”郁南人有爱唱山歌的习俗,无论婚、丧、嫁、娶,都有山歌唱和;与郁南县毗邻的云安区高村镇,原称歌村堡,因当地人爱唱山歌而得名,话说民国年间,歌村堡有一农妇用山歌的形式向邻居借工具,邻居也用山歌唱和,结果两人一唱一和竟然唱了一天,农妇的丈夫大怒,就用锄头将农妇打倒在地,结果农妇在爬起来后还仍然唱着山歌,当时的民国政府认为歌村人唱山歌会耽误农忙,于是就将“歌村”改为“高村”了。郁南及高村一带喜爱唱山歌的风俗,应该就与“山歌始祖”刘三妹的涉足有关,所以直至今日,还有郁南人自豪地说刘三妹是其县东坝人。
李熙载,北宋时都城县人,生活年代应是北宋中晚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考中进士,宋哲宗元符年间任广南西路计度转运使,他是郁南县境内第一位进士和由科举走向仕途的人,所以他在郁南县历史上的地位尤为高,据说他终至朝廷大夫,清光绪《德庆州志》有其传记,古端溪县乡贤祠有其祀。今郁南县都城镇象山下,相传是李熙载故居旧址,李熙载去世后就葬在此地,其墓旁有四方井一个,相传是其生前所开凿,后人为了纪念李老夫子,就给此井命名为“夫子井”。夫子井的泉水极其晶莹,大旱天也不乾涸,昔日未建都城大堤时,每当西江泛洪,水淹此井,周围浊流滚滚,而此井上面约一方丈的位置水流仍然清澈,是为佳话。夫子甘泉,是古代“都城八景”之一,传说古代这井水能治眼疾,后来井底的沉沙木被人偷走,就失却了神奇的功效,但仍然能促使豆类早日发芽,所以一千年来发绿豆芽、黄豆芽出售者多在这井边,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清代文人金光绶有《咏夫子井》诗云:“夫子心源远,千秋尚有泉。澄清当世志,淡定本来天。渴任行人解,医投病者痊。冷然荒塜下,凭吊夕阳烟。”清代诗人何其彬有《都城竹枝词》诗云:“夫子坟前止水清,味征甘清色澄鲜。石栏矼工长垂绠,照见挑娘两鬓娟。”
刘三妹的歌声、李熙载的风韵,时刻在郁南大地间回荡,教人以顽强、导人以坚韧,使郁南这座饱历沧桑的古城,时刻充满着正能量;而他们生前遗留下的古迹,自然也供后人无限凭吊和追思,再说这郁水灵洲的不凡经历......
第十二章:大藤锦石任浮沉
过去郁南县临西江边有两处天造地设的胜景,一处是大藤峡,一处是罗庚石,而且这两处胜景都流传着引人入胜的故事。那么,此地胜景又有哪些故事呢?
郁南县都城镇罗旁水口有一峡(疑为猪仔峡),因相传此地有一黑色巨藤而得名大藤峡。据说峡中巨藤大得要几个人伸手才能将它围住,藤身十分坚硬,在江中若隐若现,每到五更鼓响便浮起,可作桥梁,让人渡江至德庆,到天亮,大藤又会沉回江底。旧时江南岸,有物似大藤头,据说就是大藤峡的遗迹,但在前十余年已被瘀泥沉积。 由于广西桂平也有大藤峡闻名遐迩,有人认为郁南的大藤峡实属讹传,但当地群众则坚持称这里就是大藤峡,且世代相沿,有史籍可考。清代罗定州举人黎耀宗有《藤鼓歌》诗云:“相传藤产罗旁中,头在峡上身水中。江中况有石千叠,倚为声援互应接。”清同治十二年,西宁县教谕叶云葆有《舟泊罗旁口访大藤根遗址》诗云:“今日遗根尽,当年伏莽留。神机凭剪寇,郁水已安流。桂莜吟风畅,鼋鳖抱日游。泮林此时辙,应有好音酬。”
离大藤峡西约三里的地方,相传有罗庚石,因石纹形似罗庚而得名,又有罗经石、锦被石、濯锦石、冚被石、浮沉石、鼎石、锦石的称谓。据地方史料记载,罗庚石是西江上的一处石洲,秋冬水降之时,则露出水面,春夏水涨之时,则没于江中,是广东四大浮石之一,上古神仙赤松子曾在此炼丹。明嘉靖《德庆州志》载:“有鼎石之神在江中随波出没,即赤松子炼丹处,其侧有赤松子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罗旁水在州西四十五里,源出废都城县,南流七十里入江,水口有石,其纹如罗,因名。”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载:“罗旁水口有平石,约二亩许,在大江中,上多纹,纵横若罗经,名罗经石,一名锦被石。西水涨时,望之随波下上,与三水之龟纹石、香山之浮虚山、归善之浮碧山,皆南海浮石之一也。石名锦被,故其江名锦江。锦被石乍浮乍沉,常如浣濯之状,又名濯锦石。”清康熙《西宁县志》载:“浮沉石在罗旁水口,俗呼锦被石,平铺约二亩,其上多纹,如罗经,又谓之罗经石。因水口居罗经石之旁,是名罗旁。”清初诗人金光绶有《浮沉石》诗云:“江深不可测,片石砥狂流。夹水平分岸,中央自作洲。风来维钓艇,日落宿沙鸥。传说浮沉事,丹砂迹尚留。”
大藤峡、罗庚石,堪称千里西江之奇观。今天,当我们站在罗旁水口,谁又能想到,这里曾是诸多历史大事的发生地,又是文人韵士的注墨处,从远古的赤松子,到明朝的张元勋,再到清朝的屈大均,他们都在这里留下足迹,任凭后人无限追思......
第十三章:岭南逸史芳致远
四百多年前的那场罗旁山战事,意义深远,是粤西地区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但是,如今已经有很多人忘却了那段历史,这也难怪,因为数百年来,除了官方史书及个人著作对罗旁山有些许文字记载之外,就几乎很难找到一部完整、系统地记录罗旁山战事的著作。然而,历史还是没有遗忘罗旁山,清朝乾隆年间成书的一部题为“岭南逸史”的章回体小说,就非常精彩地演绎了明万历四年前后围绕着罗旁山开展的英雄儿女的故事,内容虽非全属史实,但是大体上记录了罗旁战事的精彩过程,可谓三罗历史第一宏篇。
《岭南逸史》的作者,姓黄名岩,字耐庵,号花溪逸士,清嘉应州(今梅州市)桃源堡人。黄岩曾经深入三罗地区,到达九星岩、罗旁山、锦石山等地,寻瑶人旧迹,访征战故地,广泛收集民间故事,编成这令人读罢而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黄岩在《岭南逸史》的开篇序中便写道:“予尝南游永安矣,见夫一门三孝坊石,犹岿然存也。西至罗旁,过九星岩,击石鼓,渊渊有声;登锦石,诵屈子铭,其所表见皆不虚。夫岂无<幽明录>、<搜神记>诙谐诡怪足动观听者?然而不近人情,莫能征信,识者笑之。安所得如<逸史>者之千变万化而复无事荒唐也!”
《岭南逸史》内容上不出于岭南风情人物,故名之“岭南逸史”。该小说以明万历四年前后明朝官兵平定罗旁瑶乱的事件为题材,反映了封建朝廷与割据一方的势力的矛盾冲突、斗争。小说故事发生地点在西江南岸的罗旁山和天马山,讲述少数民族女首领梅影雪与其弟梅英,擅长武艺,盘踞天马山,称王结寨,与官军为敌,后被招安,梅英被封为西宁王。这部小说以黄逢玉、梅影雪的才子佳人式的故事作为主线,穿插有黄逢玉与四位各具才情的女子(其中两位是瑶民)悲欢离合故事。《岭南逸史》成功塑造了梅映雪作为瑶族女首领的英雄形象,比如有关她晚上带着兵队在大藤峡顺着巨藤过江偷袭明军、与明军总兵官张元勋斗智斗勇的故事深入民心,甚至有人将这些故事信以为真。比如有一则故事讲述梅映雪牺牲、明军镇压罗旁山瑶乱之后,明军将大藤峡的巨藤斩断,还用巨藤制作成三只藤鼓,一只放在罗定,一只放在高要,一只放在苍梧,以此恫吓瑶民,为此清代诗人黎耀宗还写下一首《藤鼓歌》以纪念此事。另外,早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郁南民间故事》一书,也详细描述的梅映雪的故事,这则故事也是由郁南当地人口述而成的,这就足见《岭南逸史》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在后人的记忆中已然根深蒂固,这是一种由文学宣传影响而形成的结果。
《岭南逸史》成书于乾隆五十九年,距明万历四年明军大征罗旁山已有两百余年,距今亦有两百余年,可谓是一部承上启下、内容丰富、情节精彩的古典小说,也是岭南地方小说的上乘精品,值得每一位三罗后人阅读和研究。
第十四章:绮楼重梦几入心
众所周知,清代章回体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里面的故事及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但非常可惜的是,历史上的《红楼梦》因种种原因而并未完作,这固然是古来“红迷”们的一大遗憾;于是,在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年间,开始出现大批文人续写《红楼梦》的现象,并且蔚然成风,而嘉庆十年成书的《绮楼重梦》就是其中的续貂之作。而就是这本《绮楼重梦》,就大量描写了主人公在罗定州、东安县、西宁县展开的故事。
《绮楼重梦》的作者,其真实名讳已不可考,只知道其自号兰皋主人,大概生活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绮楼重梦》共四十八回,内容主要讲述贾宝玉的遗腹子贾小钰出将入相、重振贾家的故事,在写作观念上,作者改变了原著中为贾家设定的悲剧结局,而是让结局走向“圆大梦”的喜剧。《绮楼重梦》的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回中,着重描写广东罗定州瑶人龙飞造乱、贾家四女将出征平乱的故事。《绮楼重梦》第四十一回《浸水芙蓉窥玉体 临风杨柳度纤腰》中写道:“时光易过,又交六月将荆,贾兰回家来报新闻道:‘今儿接到广东巡抚八百里加紧奏章,说罗定州地方龙龛、天黄两山,极幽邃险阻,有个匪棍,姓龙名飞,原系瑶种,就在山中乌龙庙里招集羽党,立起个教来,入教的就在右胳膊上刺一条龙,涂些黑煤,名为乌龙党,他名称乌龙太子,渐渐哄动愚民,连着东安、西宁二县,都有入教的,约略有三四万人,舞刀弄棒,扰害良民,劫掠奸淫,无所不至。马提台和施制台,因为前番获罪,蒙恩革职留任,三年无过,方准开复。他两个想要建些功绩邀恩,即赐复职,就带了五千人马前去剿捕。谁知打了败仗,施制台阵前被害,马提台身受重伤,逃回衙署。匪党就乘胜横行,攻破了本州两县,又进攻肇庆府。声称还要来夺取省城,十分凶恶。皇上下旨把马提台革职,就升总兵李赫做了提督。带了三个总兵官,协同庞抚台、贡臬台并二员知府,带兵二万前去救援肇庆,务要收复罗定一州二县,净灭匪党。已经八百里飞马传旨去了,不知将来胜败怎样?’”接下来,小说第四十二、四十三回中就描写贾家四女将出征岭南、收复肇庆、绥靖罗定、奏凯还朝的故事,对于三罗地区的描写可谓浓墨重彩,这也是三罗地区唯一一次出现在续《红楼梦》的小说内容当中。
百幅芸笺,写出绮罗艳事;一枝斑管,谱成金玉良缘。作为《红楼梦》的续作,《绮楼重梦》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其中有关三罗地区的描述,更是扣人心弦,所以这部小说也是值得每一位三罗后人去阅读和研究的。
第十五章:古塔江边忆趣事
岭南地区多古塔,这些古塔大多数是明、清时期当地官府为祈求文风昌盛而修建的风水建筑,譬如我们熟知的罗定文塔,就是当年罗定州官府为了祈求“兴文引禄”而修建的。而在过去的郁南县境内,同样也有多座文塔,而且还流传有诸多传奇往事,令人闻之而久久不能忘怀。
据清道光《西宁县志》记载,当时西宁县内有文塔四座:一在常静都,明万历三十九年建;一在建城南城文德山,清康熙年间建;一在逍遥文昌阁后山,清乾隆年间建;一在逍遥龙岩顶,清道光六年建。除史料记载的四座文塔之外,还有都城黄乐山、连滩雅韶都有过文塔。这样,据不完全统计,偌大的郁南县就有过六座文塔,不过除了“常静都文塔”之外,其余五座均已不存。所谓“常静都文塔”,其实就是指今罗定文塔,因当时文塔所在地属罗定州西宁县常静都,故云;民国年间,罗定撤州为县,与当时的郁南县平起平坐,文塔被划归郁南县境内,于是就引发了一场长达二十年的罗、郁两地的争塔运动,最后还是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亲自出面劝导两县人民,此事才算平息下去。而在郁南县南江口镇对面的德庆白沙山,就矗立着一座三元塔,关于这座塔的修建,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话说当年德庆官府认为德庆地形似一只木筏,西江滔滔东下,木筏受激流所冲,能人尽被摧毁,所以必须“双塔夹银河”;但是,当时德庆的南边是罗定州西宁县,他们不能在南岸建塔,于是就找到西宁县官府商量在大江南北建塔之事,结果西宁县官府满口答应。等到德庆三元塔落成之日,德庆官府见南岸仍然毫无塔影,便四处打听,结果得知西宁县人白天建塔、夜晚拆塔,所以这时西江南岸根本就没有文塔。原来,当时西宁县官府认为南江汇入西江,必须在对着南江口的西江北岸建一塔以挡住南江奔流的灵气,否则南岸风水尽失;但当时北岸地属德庆,南岸人无权在那里建塔,这时刚好德庆官府就找上门来商议建塔,正中西宁县官府下怀,所以西宁县官府略施小计,就巧妙地令到德庆人自己在江北建塔了。清代西宁县诗人叶少愚有《三元塔》诗云:“渚峡南江信不讹,遥观双柱夹银河。当年亦卜谁相左,缺一哪堪补玉沱?”
对于前人的故事,我们已经很难辨认其真假,但这些故事何尝不是某地古建筑在历史长河中所积累的人文底蕴?对于古建筑,我们要格外保护,对于前人的故事,我们要时刻传承,这是对历史文化的守望,更是对未来文化的担当。
第十六章:书院私塾振斯文
书院及私塾,是封建年代的产物,主要是为当地学子启蒙、求学、闻道的地方,但凡是有书院、私塾这类建筑物出现的地方,就必定是文教风气鼎盛的地方。而郁南县境内,同样有过诸多书院或私塾,而且每处地方的书院或私塾都有相当深厚的人文底蕴。
郁南县现存的书院、私塾有锦江书院、锦堂书院、桂河书院、芳裕家塾、恒道书舍,历史上还有甘泉书院、喜泉书院等建筑,这些建筑无一例外都是郁南地方崇尚文教风气鼎盛的体现。据历史文献记载,甘泉书院始建于宋明年间,锦江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喜泉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桂河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十年,锦堂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恒道书舍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芳裕家塾始建于清末,由此足见,郁南文风由古至今、一脉相承。在这种崇尚德育、爱国爱乡的风气的熏陶下,自明万历五年设西宁县以来,郁南大地就出过一批诸如庞遇圣、岑之豹、卢月樵、叶秀初、叶颖基、谢鸿、林华宗等优秀杰出的名贤,他们有的以杏林春满而著称,有的以政坛官清而著称,有的以热心公益而著称,他们的人生,诠释了郁南人真、善、美的精神。
奔流不息的南江,流淌着郁南古城的底蕴,在这片接近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底蕴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往事?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做到的,唯有尽全力地去挖掘古遗存历史、探寻历史人物故事,让此地的优秀文化传播到更大的空间去!
第十七章:古老民居留佳话
各地皆有古老的民居,但真正以多、整、古、精著称于世的,就非郁南县莫属了。今郁南县境内有诸多古民居建筑群,这些古民居宛若郁南县的文化名片,时刻吸引着外地人前往探古、观光。
郁南古民居以数量多、格局整、历史古、匠艺精而闻名遐迩,如繁星般散落于县境内各村乡。郁南县比较著名的古民居,有光二大屋、祺波大屋、司马第、七姓居、朱屋、谢氏大屋、瑞昌大屋、其昌栈大屋、将军第、蔡氏大屋等等,这些古民居大多数是明、清两代的建筑物,青砖灰瓦、格木屏风,一派典型的岭南古建筑的韵味。这些古民居每座都有百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留下了不少佳话,任人传颂。以宋桂镇七姓居为例——七姓居,顾名思义,就是七个姓氏共住的民居,相传明万历六年,有吴、余、朱、刘、黄、叶、赵等七姓人家相约自粤东长乐县、兴宁县来到东安县晋康都宋桂乡落籍,他们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七个家庭共居一处,兴家创业,后代繁衍生息,历经四百余年却相安无事、相敬如宾,乃被邻人传为佳话,如今历经四个世纪的七姓古居,就是古今村民和谐相处的典范。
一处古民居,尽描一方风土人情,古民居就像一位饱历沧桑的老人,在默默地向世人展示其不凡的历史。愿未来,郁南县各地古民居可以受到更规范的保护,使郁南大地上这些宝贵的人类遗产可以永久地传承下去!
第十八章:精湛艺术情意真
郁南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西江与南江两大流域之间,孕育了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如连滩飘色、麒麟歌舞、禾楼舞、茅龙舞等等,这些精湛的艺术尽显南江文化之魂。
郁南县的民间艺术,大约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这些艺术大多是自外地传入,然后经过本地人的创新实现“本土化”,最终形成具体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连滩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古老的传统艺术,由扮色、色柜、色梗三个部分组成,具有色彩艳丽、造型大方、装置奇妙、讲究力学、内容含蓄的特点;每年农历正月二十的连滩张公庙会,都有飘色助兴,改开以来,连滩飘色得到发扬光大,多次应邀参加吴川、中山举办的飘色大赛,远近闻名。麒麟歌舞,据说明朝时由广州地区引入,并根据传说的麒麟中龙头、狮身、鹿角、牛尾的仁兽形象做成的;清初,郁南民间艺人结合本地进行了改良,存其精华,造型更精巧,短小精悍,栩栩如生。茅龙舞,据说已流传数百年,是郁南地区传统的节庆节目;“茅龙”用本地产的山上茅草制作而成,工艺独特,舞茅龙时,腾龙跃舞配上南江特色的锁呐、锣鼓伴奏,场面非常震撼,是全国鲜有的一项民间艺术古舞。
郁南县精湛的民间艺术,真实地还原了南江流域先民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之情,它们是南江文化的灵魂,也是南江文化的体现,郁南大地也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第十九章:琳宫梵刹空岁月
郁南大地上,有诸多宗教古建筑,如庙、宫、寺、庵等,每一座建筑都有其不凡的历史底蕴,是远近信众们朝圣祈福的胜地,也是文化爱好者们访古循迹的好去处。
郁南境内宗教建筑众多,据笔者手头资料可知,就有龙岩祖庙、宋桂张公庙、连滩张公庙、兰寨安宁庙、五显庙、文广庙、太阳庙、开天庙、盘王庙、狮子庙、回龙庙、三圣宫、龙井寺、龙蟠寺、普光寺、石门寺、虎岩庵、天池庵等等,平均每一镇就有一处宗教建筑。郁南县寺庙供奉的神灵,除去关帝、天后、五显大帝外,其余大多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且与郁南本土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如盘王、杨文广、张元勋等,他们都曾对郁南地区的开发作出过重要贡献,又或者在当地民间传说中对郁南安定作出贡献的人,由于他们的贡献大,所以他们被后世无限神化,最后成为在人们口头传说中可以呼风唤雨、撼灾御患的“万能之神”。当然,这批寺庙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郁南人的宗教信仰,使得县境内的社会思潮焕然一新。
郁南县的宗教建筑,自宋明以来便有,分散于县内各个角落,宛若璀璨群星。自明、清以来,到来郁南朝圣赋诗的名流亦不在少数,如伦文叙、屈大均、李调元等,都曾到访郁南胜迹并题诗以颂,这正是郁南文史中最光辉的一页。
第二十章:英雄眠处松柏森
蔡朝焜,是郁南县籍的抗日英雄,自他壮烈牺牲八十多年来,他的英雄事迹在郁南大地广泛流传,因此,他也成为郁南县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清光绪二十八年,蔡朝焜出生于今郁南县千官镇双龙村。民国十六年春,二十五岁的蔡朝焜矢志从军,投考国民革命军教导队,受训结业后任第十师特务营中尉排长。民国十九年,蔡朝焜被提升为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四六四团一连上尉连长。民国二十一年一月,蔡朝焜在上海大杨防守战中身负重伤,被授予二等军功勋章,并提升为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四六四团一营少校营长。民国二十三年春,蔡朝焜被任桂系独立团第四营营长。民国二十五年冬,蔡朝焜升任为桂系一七六师师部中校副官处长,翌年秋,随师北上徐州。民国二十六年,上海“八一三”战役爆发后,蔡朝焜转战上海,负责运输全师军需弹药,不久升为一七六师一零五一团上校团长,奉命率部增援江苏、常熟、港口镇、谢家桥一带防线,多次击溃来犯日军,确保谢家桥阵地。同年十一月十六日,日军卷土重来,在激战间,蔡朝焜不幸中弹殉国,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五岁。
蔡朝焜是郁南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军官,他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而战斗、牺牲,所以他是深受后人敬戴的民族英雄。蔡朝焜之子蔡秉龙,于民国三十七年移居香港,在港从警多年,屡立功勋,之后奔波于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从商,是香港双龙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秉龙先生继承其父遗风,热爱家乡,捐资在乡建校、修路以及设立基金会,为了家乡的教育和建设事业奉献终身。
第二十一章:唐墓重开思刺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郁南县南江口镇西坑村棺材岭上挖掘出一座大型唐墓,该墓葬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唐代康州(今德庆)刺史陈承亲,陈承亲墓的出土,使人们又再次想起了隋唐时期兵戎康州的陈氏家族。
据陈承亲墓出土的墓志铭记载,陈承亲约出生于唐仪凤三年,于唐开元二年二月去世,终年三十七岁。陈承亲的祖父陈頵,康州金林乡安仁里人,因隋末大乱起兵保境安民有功,被封为康州刺史、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安化郡开国公;其父陈检被封为康州刺史、游击将军、右武卫翊府郎将、朝散大夫、上柱国、安化郡开国公;陈承亲本人则袭祖荫,被封为康州刺史、通议大夫、上柱国、安化郡开国公。足见,陈承亲一家三代都备受殊荣,是唐初时康州的土皇帝,势力蔓延至西江流域。虽然,陈頵、陈检、陈承亲三代均为康州刺史,且对当时康州地区的开发作出过贡献,但是后世德庆地方史料对于这三代刺史的文字记载却是相当少,甚至已搞不清楚今天是否还有陈頵家族的后人居住在德庆。因为缺乏文献资料的记载,当年康州陈頵家族就像谜一般存在,也像谜一般消失,随着第三代刺史陈承亲的去世,这个家族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个中原因无人知晓。唐代《朝野佥载》和宋代《太平广记》有关于陈承亲是酷吏、专使子弟兵劫江的记载,或许这就是其家族最后没落的根本原因。唐开元二年二月,陈承亲“寝疾,薨于私第”,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葬于康州南叠洞(即今南江口棺材岭),即其墓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多年历史,这应该也是目前郁南县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墓葬。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这位在南江口长眠了一千多年的唐代刺史,到底是忠是奸?他的家族因何而没落?他又为何在英年之时早逝?一连串的问题,围绕着他的墓葬而产生,但毕竟年代已远,这些问题都成了永远没有答案的悬念,这也是足以令到后人所无限唏嘘的。
第二十二章:残垣何处觅瑶人
在今郁南县连滩镇兰寨村境内,有一段长达三百余米的残垣,这是元末年间居住在兰寨附近的瑶人为了防水防盗而修建的城墙,因而得名“瑶墙”,这段至今已有七百年历史的瑶墙,见证了当年南江流域瑶人的兴衰史。
众所周知,在明万历四年以前,郁南大地向来是瑶人啸聚的地方,他们聚居于当时泷水县、德庆州、新兴县、高要县等地交界处的罗旁大山中,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坚决不服从明王朝的统治,为此,明王朝多次派遣官兵进剿罗旁山瑶人,无奈罗旁山区深邃,只要明军来剿,瑶人就逃到广西去,等到明军退去,他们又会回到罗旁山,号称“官有万兵,我有万山,敌来我去,敌去我还”。万历四年,两广总督凌云翼奉命征调两广十万大军,分路两广十哨进剿罗旁山,彻底征服了罗旁瑶,瑶人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而作为昔日瑶人聚居的地方,也被开拓为罗定、东安、西宁三邑,自此,罗旁山瑶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今天兰寨村保留的那段瑶墙,就是当年南江流域瑶人生活的实物见证。兰寨有《古百越瑶墙》介绍云:“元末,南江两岸栖百越,瑶民群居兰寨,为防水防盗建城墙......万历年间,瑶民外迁,由汉人居。清末,因村民建房,大多被毁,余此段见证百越文明。”如今,郁南大地已经是汉人聚居的地方,各姓宗祠林立,张公庙香火鼎盛,只是当年那些远走他乡的瑶人,他们的后代今又在何处?
四百年狼烟早散,一段残垣的历史,成为今人无限凭吊和追思的记忆,这种感情,并非外人可知。当然,冤家宜解不宜结,汉、瑶本是一家亲,笔者衷心期望,未来会有瑶人后裔重返瑶墙前,缅怀那段历史,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汉、瑶同胞将团结一致、努力奋斗!
第二十三章:南明古炮史犹新
在郁南县建城镇,曾出土过南明时期制造的两门古炮,而随着这两门古炮的出土,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那场三罗保卫战又重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那是明王朝灭亡两年后,原明朝两广总督丁魁楚等人在肇庆拥立明朝宗室朱由榔为南明皇帝,建元永历,是为南明永历政权。那时的三罗地区,同样忠于明王朝,西宁县把总朱家臣更是奔走州内各地,加固城防,随时准备抵抗来侵清军,而南明古炮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制造出来的。建城镇出土的南明古炮上,刻有“永历二年铸造防护西宁县城重三百斤”的字样,这两门古炮制造于永历政权建立的翌年,就是用来防守西宁县城的。就在古炮制造的同年,清军提督李成栋自广州西攻肇庆,永历帝败走广西,清朝参将商之盘由广州领兵护陈曜到西宁任知县,原明朝西宁县参将赵千驷、署县倪在翰剃发投降。在这关键时刻,把总朱家臣自称都督,并和哨官罗成基集聚罗定州内所有抗清力量,以州城为据点,起兵抗清。时清军攻克东安县,朱家臣随即发兵反攻,夺回了东安县,杀死清朝新任东安县知县邱隅,并乘势夺取南乡所。就在这时,清军兵备道王芋飞请求支援,两个月后,清军援军抵达罗定,由于两支清军内外夹击,朱家臣寡不敌众,被迫率军进入湾洞,清朝西山参将商之盘率军一路追击朱家臣,两支军队随即展开恶战,最后明军由于数量过少而败北,朱家臣在该次战役中壮烈牺牲。朱家臣牺牲后,罗成基进入西山,仍然坚持战斗。之后,三罗地区多次在明、清两个政权之间反复,直到永历六年,清朝西宁知县王承时、游击陈之都趁势复城,并于翌年清朝总兵侯袭爵笼络瑶族首领将罗成基杀害于深山,三罗才最终归顺清朝。
社鼓声喧战鼓歇,僮伶尽作太平人。如今,三百多年已过,当年那场三罗保卫战亦早已成为历史,但是看着郁南县出土的两门南明古炮,又使我们仿佛回到那个峥嵘的年代、亲眼目睹金戈铁马厮杀的场面,确属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周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