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一定遇到过下列情况:
·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
·要求下属加班,下属以沉默相对抗。
·和家人谈“开源节流”,他却只当是耳边风。
·要邻居遵守公德,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
·要你的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一样。
·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
那么,什么是关键对话?
简单说,关键对话就是对话结果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关键对话的三个特点:
事关重大,比如跟老板谈升职加薪
对话双方情绪都很激烈,比如争吵
双方意见存在很大分歧,比如谈判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我们总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比如在一场关键对话的时候,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情绪说话,然而事后回过头来看会觉得“如果当时我这么说就好了”,“我当时不应该说那句话”。
我自己就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总是在正式对话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应答,而事后又有很多新的想法,总是后悔当初某句话不该说,或者某句话不该那么说,应该如何如何去描述更好。
2
如何保证我们在关键对话的时候能够保持冷静,并且实现最优结果?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每次关键对话前问自己四个问题”:
自己在这次对话中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这次对话之后我要为对方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这次对话之后我想为我们的关系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应该怎么做?
这就是关键对话的引导性思维,当问完这几个问题之后,基本上你就会归于冷静。
然而我们在实际对话过程中往往就会忘记我们当初这次对话的目的,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人摔门而出,觉得别人得罪自己了,对我的人格是一种侮辱,于是心里就开始反击,于是不谈了,在那一刻,她几乎忘记了此次谈话的目的。
《教父》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不要被你的对手激怒,当你被激怒的时候,你的智商为0。”
所以能够实现关键对话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学会控制情绪。在对话过程中牢记自己谈话的意义。
在生气的时候,要想办法先冷静下来。比如你在谈判场合,那就要一直告诉自己目的是谈成事而不是生气。一直提醒自己谈话目的,直至冷静下来。
3
本书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双核大脑,一个核处理谈话的内容,一个核处理谈话的氛围。哪个比较重要? 哪个处理谈话氛围的核。
作者指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谈话没有效果原因就在于他是单核大脑思维系统。
来看这样一个经常出现的场景:
妈妈在一个打游戏的孩子跟前一直唠叨,孩子已经愤怒了,甚至有点不可忍了,但是妈妈一直在那自顾自的唠叨,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个妈妈是单核处理系统,她只关心自己要说自己想说的内容,而不管孩子的反应。
这就是典型的单核大脑,妈妈只顾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不管孩子的反应,只图自己一时痛快,说尽自己抱怨、职责。但是这样一方面的谈话结果显然也是差强人意,或许还会影响下一次谈话的氛围。
4
我们在关键对话中,发现氛围不对,我们应该如何缓和?
作者也给出了可行的建议,具体来说就是下列四点:
道歉。你懂的,但是要真诚!!!
对比说明。我找你主要是为了找到一个发挥自己优势的方法,而不是跟你提条件的。
强调共同目的。亲爱的,我们都希望让咱这个家变得更好。
时刻保持尊重。发自内心的尊重。如果你发现对方情绪有点不对劲,你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在什么时候对对方不尊重了。
懂了这些道理以后,还要注意更新一个观念。就是”讲究公平“,很多人在对话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公平,结果也不尽人意。
在对话过程中只有弱者才追求公平,强者追求怎么能够把事情更好的解决,怎么样能够达成双方最大的共赢。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情节:
一个爸爸找他吸毒的女儿准备谈谈,女儿大声向她的父亲喊着“你根本不关心我,而是你嫌我丢人。”
一个爸爸向他的女儿吼道“你说我不关心你,那我就不管你了。”然后摔门而出。
而另一个成熟的爸爸会说“你说的没错,我知道你也承受很大的压力,爸爸工作忙,也忽略了对你的关注,爸爸希望以后能够多多关心你,现在愿意坐下来,听听你的想法,你愿意跟爸爸说说吗?”
如果你是女儿,你愿意有哪样的一个爸爸呢?
差劲的谈话者只会将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他只照顾自己的情绪,而成熟的谈话者会充分顾及对方的情绪,这样的变化就让这个谈话的结果大不一样。
5
“三步走”完成关键对话
第一步:分享事实经过。事实比判断更容易让对方接受。最不容易激怒对方。“你从来不重视我”是判断,“ 我发了四封邮件你都没有回我”是事实,“ 你上班不认真”是判断,“ 你上周有四个迟到记录”是事实,自己体会!
第二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使用对比说明,我想怎么样不想怎么样,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反应,如果对方陷入沉默,那么你就重构氛围。
第三步:找到不一样的观点。找出一致的地方表示认同,不要这样说”我们一样的就不说了“,一样的一定要说出来。找到对方的盲点进行补充。确实不同意的地方对比说明。
良好的沟通力在现实中的重要性想必不必多说,提高也难你也知道,所以我们要用每一次关键对话的机会锻炼自己。
比如我们学着从心开始,时刻注意自己和对方的情绪,保证对话安全,控制自己的想法,不要让自己动不动发怒,陈述事实,最后达成一致。
来,准备一场关键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