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刷屏了,它讲述了一个科技改变命运的故事,戳中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痛点,于是被疯狂转载。
这块屏幕真能改变命运吗?
01
文中看似很美的网络直播班,违反了几大基本的教育原则。
第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一条很传统也很重要的教育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成都七中,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样板学校”之一。
贫困地区248所高中,无论师资还是生源,整体上都远不如成都七中,差距极大。
针对成都七中精英化的生源,采用极为宽松和另类的教学方法,七中的同学能领悟,但同样的课程通过网络直播给基础薄弱的那248所高中,非要硬拽到同一个层次,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视频自学,直播过程中缺乏互动。有学生向老师反映听不懂,老师让学生拷贝教学视频,不懂的回家自己看。不懂的太多,打瞌睡就成了常事,差距越拉越大。
教与学脱节。每次考试不理想,有老师常说:
“你们考不好,又不是我教的,是七中老师教得不好。”
02
当初,网络教育兴起时,仿佛只要能通电、能上网,你与名校就只是一条线的距离,科技改变命运就在这一线之间。
现在,贫困地区248所的学校,跟随成都七中网络直播,有学校出了省状元,有本科升学率涨了十几倍。
不可否认,网络教学给贫困地区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有别样的景。
但一切真的是因为这块屏吗?我更宁愿相信是同学们的努力。
有媒体采访网络直播班的同学,同学说:
网络班老师们总体“比较逍遥”,喜欢给学生讲心灵鸡汤,而教学能力经常被学生吐槽。
“最后考试结果不算好,没有达到老师们的理想,但学校对外宣传很高兴,没有人想过叫停。”
曾经有段时间,视频教程被认为是一种很酷的、易于获取的学习方式,但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家Scott Freeman的研究表明,好的教学方法是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听众。
03
如果能将单纯的网络直播,改为利用媒介的优势,进行混合模式教学,如:
网络直播+教师解惑+针对性训练
网络直播终究只是辅助,老师和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角,没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