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82天
原文阅读: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讲解: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算是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又继续问,孔子说:像仲由这样的人,可以让他负责管理千辆兵车国家的兵役和军政事务,至于有什么仁德,我可不敢肯定。
孟武伯又问:那么冉求这个人呢?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如果有千户大的采邑,或百辆兵车的封地,他可以担任总管的职务。至于有什么仁德,我可不敢肯定。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这个人呢?孔子说:公西赤这个人嘛,穿上正式的朝服束上衣带,出现在朝堂之上,完全可以和外宾交涉。至于有什么仁德,我可不敢肯定。
启发思考:
这是第一次出现孔子系统地评价自己的学生们。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父子二人都跟着孔子学习,是学生中少有的贵族。
子路是仲由的字,是孔门一期的学生。仲由年龄最大,本事最大,志气也最大,他的军事才能和行政才能非常突出。孔子认为他是治国用兵的之才,可以为大国理财施政,做到富国强兵。“赋”是征发粮秣、车马、兵甲和兵役的制度,即军赋制度。后来,子路当过季桓子的宰,没当过鲁军的宰,自身才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冉求”字“子有”,也被称为“冉有”,孔门二期弟子,为人比较低调,他的才能是治一邑,孔子认为他的才能可以做鲁军的邑宰或卿大夫的家臣。仲由之后,冉雍之后,他也当过季氏宰,为季氏管家。
“赤”是公西赤,字子华,也被叫成“公西华”。他学礼学得很好,擅长祭祀之礼和宾客之礼,又善于交际,有外交才能。他在三子中年龄最小,比仲由、冉求更低调。
在孔子的学生中,这三个人明显各有特长,学习成就比较突出,也受老师器重。作为老师,孔子对学生们的情况非常了解,看人看得极准。后来这三位随孔子周游列国,返回鲁国后恰好都出任了相应官职。所以,后人在编辑《论语》的时候,常常把他们几位放在一起,《先进》还有2篇,可以比照着。
仲由、冉求长于政事,公西华长于言语,都是行动型人才。孔子对他们的评价都是“不知其仁”。
“仁”是全德,是孔子认为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并没有指定一句话放在字典里“仁”那个条目下去定义仁。他也不肯轻易把“仁”这个鉴定给人。不过,他是用了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人具体事来描述,以无限接近那个概念。
按照张居正的注解,“仁啊,是纯乎天理,没有一点点私心杂念,没有一刻停息,才叫作仁”。所以谁敢说自己仁呢?只能时时警醒,事事努力,一点点趋近,不可说自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