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她和她妈妈吵架,因为她妈妈逼着她去相亲,她回呛她妈妈,大骂道整天就知道逼她相亲,完全不考虑她的感受。
她妈妈向她讲起自己当初和她爸的事,这故事她早就听腻了,就回了自己的房间,进房间的时候她用力一甩门,一声巨响回荡在整个客厅,她妈妈只得叹息一声。
“孩子她妈,咱们就别逼她了,年轻人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她爸抓起她妈的手安慰道。
“是啊,太不一样了。”她妈无奈的说道。
1988年的一个早上,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广州街头里游荡,他已经连续好几天没吃饱一顿饭,如果再找不到工作他就得回家了。
那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全国,最开始投身于浪潮中的人已经富起来了,即便是在农村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去广东一年买电视机,两年建起洋房,三年就可以开小汽车回来了。
他问父母要了八十块,这一百块是他们把家里的猪仔卖了赚得的钱,离开的时候,他向父母发誓说下次回家要赚上八百块。
到广州之后,他才发现找一份工作并不容易,他小学读到三年级就不读了,来广州之前他一直在家里干农活,他连普通话都说的不标准,更别提什么什么上岗经验了。
加上那时候,改革开放政策导致许多农村人涌入城市,广州还没有多少个工厂,所以工厂需要招人的话,往往一天就能招满,他去的时候,已经晚了。
几天前,他在街上被一个中年男人搭讪,男人问他是不是在找工作,还说自己有工作介绍给他,工资不低,他听了非常兴奋,说着男人带他去看工厂。
男人说工厂在郊区里,并把他带到了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可等到他的不是工厂,而是几个大汉。这几个大汉用刀顶着他脖子,把他身上的钱洗劫个空之后就离开了。
他们走了好久,他双腿还在发软,那时候治安不好,经常有人劫财杀人,他能留下一条小命已算是万幸。
回到出租屋,他掀起床垫,他在床垫下还藏了二十多块,回家的火车票十五块,房租也还没有付,这钱撑不了多少天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他也只能回家了。
02
今天上午,他去挨家挨户的问招不招人,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不招。
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在街上行走,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经过餐馆的时候里面传出饭菜香味,他忍不住多闻了几口,可是闻了之后,他还是得离开。
他搜寻着附近有没有便宜又能填饱肚子的东西,这时候一辆三轮车进入了他的视线,三轮车下挂有一张木牌,木牌上用粉笔字写着歪歪扭扭的几个大字:“馒头一角钱一个”。
他走过去,发现卖馒头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
“给我来五个吧。”他其实吃不完那么多,之所以要五个是想留一部分到今晚吃。
“没有那么多了,只有三个。”
“那就要三个。”
他将钱递给她,从她手中接过馒头后,他大口的吃了起来,这时候旁边又走过来一个男人。
“老板,给我来两个馒头。”男人开口说道。
“不好意思,刚卖完了。”
男人离开了,看着男人离开的背影,他好奇的问她:“你每天生意都这么好吗?”
她打量了一下他,答道:“还行吧。”
“如果弄多一点应该还能卖得更好吧。”
她收拾着三轮车,“弄不了那么多。”她回答道。
他想了一下,问她:“如果你多个人帮你会不会能多做一点?”
“我没钱付工资。”她的回答还是很冷漠。
“没事,我不要工资,每天给我几个馒头就好了。”
她瞥了他一眼,“还是算了。”说着她坐上了三轮车,踩下踏板,三轮车动了起来。
“你再想想嘛,我不要钱的。”他跟了上去。
她不耐烦的说道:“不是不要钱的问题,我根本不认识你。”
“要不这样,我帮你吆喝,你给我馒头就好了。”他哀求道。
“再说吧。”她用力一踩踏板,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出来摆摊的她远远就看到他站在那里,他们俩聊了几句,她才明白他昨天说的不是说着玩。
这天早上,虽然没得到她的同意,他仍然见人就上去问对方要不要买馒头,由于他的卖力吆喝,没到中午馒头就都卖光了,他努力的样子她都看在眼里。
03
“怎么样?还有点用吧。”他自豪的说道,说的时候他肚子叫了起来。
“你是不是还没有吃早餐?”她问他。
他挠挠头,不好意思说没吃过,“我不饿。”他回答说。
“看你一上午这么卖力的帮我喊,现在馒头也卖光了,不能给你馒头了,我们去吃点东西吧。”
“可是...”他为难了,他身上没多少钱。
“别可是了,走吧。”
她踩着三轮车,他在旁边小步的跟在她旁边,他们在一家餐馆前停了下来。
他抬起头,看了看头上的餐馆招牌,这招牌一到晚上就会发光,很是好看。
“这里很贵的,我们去别处吧。”他摸了摸自己袋子里的钱,难为情的说道。
“没事,我请你吧。”
“还是不太好,我自己去找吧。”
“别找了,迟早是要吃的,进去吧。”她从三轮车上下来,把他领进了餐馆里。
刚坐到位置上,他感到非常的不安,这是他第一次进餐馆。老板拿菜单过来放到他们桌上,问他们想吃什么,他看了看菜单,那价格让他心惊肉跳。
“怎么都这么贵啊?”他小声问她。
“不贵啊。”
他不敢点菜,就把菜单递给了她,一会儿之后,她把老板叫过来,说就要这些了,老板接过菜单后进入了厨房,不一会儿,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
她问起他是干嘛的,为什么没事做来帮她吆喝,他慢慢的跟她道起了自己的经历。他从农村里出来,想在广州找一份工作,但工作找不到的同时还被别人抢劫了,身上没多少钱,吃饭都成了困难,帮她是为了弄点馒头度日,让开支少一点,能在广东多待一阵子,直到找到工作。
听着他的讲述,她莫名有点心酸,自己每天早上遇到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他们也只不过是为了吃上一口饭而忙着,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会儿后,菜端上来了,他看向她,她没有开吃,他不敢自己先吃。
“还愣着干嘛呢,吃吧。”她看了看他,说道。
他肚子早已饿扁了,听到她这么说,他便大口吃了起来。
04
“慢点吃,别噎着了。”看到他那狼吞虎咽的吃相,她笑着说道:“你在家是不是也这样?”
他停了下来,这句话让他想起了家中的父母,他在家的时候没吃过那么好的饭菜,不知道他们两个在家里吃什么,当时他们卖掉猪仔后打算吃顿好吃的,可他却求他们把钱给自己,说是自己去广东挣钱,回来了每顿给他们买肉吃,只是如今,他钱没了,工作又还没有找到。
“怎么了?”她惊讶的看着他。
“没事。”他擦了擦眼泪,“想家了而已。”
吃完饭过后他们就回去了,分开之前,她说明天自己会试着多做一点馒头,如果他想来吆喝就过来,他连忙点头说肯定会来。
往后的日子里,他都会一大早在那个位置等她,有人路过的时候,他就会上前去拉人来买馒头,没人的时候,他们就聊天。
从聊天当中,他得知她自己也是一个人来广东闯荡,但她家就在广西,离广东不那么远。他问她怎么有勇气自己一个人出来,外面什么样的人都有,她笑着回答说有什么不敢的,她在老家经常上山砍柴,看到蛇直接一锄头下去,然后拿回家炖汤,说害怕,应该是别人怕她才对。
她的回答把他惹得哈哈大笑,笑的时候,他注意到她非常的好看。
她的馒头保障了他一天的食物,可馒头一早上就可以卖光,所以在下午,他会去找工作。
他时不时能找到一些临时工作,比如卸货之类的体力活,但累死累活一整天也就赚个五六块。有活干的时候,他就不能去帮她吆喝卖馒头了,所以他不来的时候,她的馒头就卖得不怎么好。
后来,她干脆跟他说让他帮自己吆喝,每个月给他发工资,他觉得拿她工资不好意思,她直截了当的说,有他的吆喝馒头能卖的更好,她能赚得更多,拿工资有什么不对的,他这才肯接受。
时间过得很快,从他答应跟她卖馒头起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今天晚上,她在自己出租屋里算着明天要给他的钱,一切弄好之后,她关灯睡下了。
第二天中午,馒头卖光以后,她从袋子里拿出钱交到他手上,说是他这个月的工资。他看到这么多钱不敢拿,她骂了他几句,不拿以后就不给他来帮自己了,他这才接受。
其实也并不多,四十多块,但对他来说已经很多了。
05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们俩分工明确,她负责做馒头,他负责吆喝卖馒头。
为了赚更多的钱,她整夜都不睡觉,第二天早上卖完之后才回去睡觉,他经常能看到她那厚厚的黑眼圈,便劝她不要熬夜。
她虽然听进去了,但年轻的身体,仿佛不知疲倦。
年轻的人,呆在一起久了也会动感情。
很快就到了年底,天气变冷了,热乎乎的馒头变得更受欢迎了,那阵子他们非常的忙,当然再忙也是值得的。
每天早上,她的黑眼圈总是厚厚的一圈,他说如果可以的话就教他做馒头,好让她不要那么累了,她笑笑拒绝了,说做馒头这种事男人不合适。
一个月后就是春节了,他要回去早一点,不然就买不到票。回家的前几天,他数了数自己的钱,令他惊讶的是,他竟然存到了三百多块。
回去的前一天,他告诉她说自己要回去了,听到这话的时候她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失落,他问她什么时候回去,她说不急,从广东到广西只需要坐大巴就好了。
她问他过年后还回不回来,他点点头,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会回来,听到他这么说,她才露出点笑容。
在火车上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她,她谈不上好看,但也不算难看,不知道为什么,他总忍不住去想她。
到家之后,村里的孩子都来他家,缠着他,让他说广东是什么样子,他用糖把他们全打发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他父母语重心长的问起他在广东混得怎么样,听到这,他拿出一叠钱,自豪的说自己虽然没有赚到一千块,但也算赚了点钱。
在煤油灯下,他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眼中泛着泪花。
春节很快就过去了,跟父母告别后,他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火车开得很慢,他心中也万分焦急,他想早点见到她。
火车很晚才到达广州,他扛着重重的行李回到自己的住所,期待着第二天见到她。
这天早上,他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但无论他怎么转,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他在那里徘徊了好久,并告诉自己也许她还没有从家中出来。
“哎,你找谁呢。”身后传来声音,他回过头。
他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她把头发放下来竟是这么的美。
06
“我还以为你没回来呢。”他惊讶的看着她。
“怎么可能?回去之前你都说了昨天回来,我今天早早就出来等你了。”
“那你的车呢?”
“我先带你去一个地方。”
他们来到一个店铺前,这个店铺是一个包子店,但是今天没有开门。
他疑惑的看着她,“来这里干嘛呢?”
她微笑着,没有回答他,而是拿出了钥匙,慢慢的放进钥匙孔。
“咔嚓。”门打开了。
“我租下了这个店面,以后咱们就在这里卖馒头了。”
他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一会儿之后他才缓过来。问她:“你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当然是赚的。”
她说她想开店的这个计划想了好久,加上去年馒头卖得不错,她今年就用钱租下了这家店铺,店铺虽然不大,但好在可以从早到晚都卖馒头了,而且在店里生产和销售,也就不会那么累了。
“从今以后我就是资本家了,你就是我第一个员工。”她微笑着说道,那笑容非常的美。
开业的第一天,没有多少个人光顾她的包子店,他怎么卖力吆喝也都不起作用。晚上回去之前,她笑着对他说这才第一天,没人很正常,可从那笑容当中,他感受到了她的难过。
后面一个月里,他们的生意非常的惨淡,他吆喝得嗓子都哑了,可他们的包子店也没有多少个人光顾。月底的时候,她拿出五十块给他,还说这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我不能要。”他把那五十块又交回了她手上。
“可是这是你应得的,我们开始的时候已经说好了。”
“你卖不出,我拿下来心里也过意不去。”他态度很坚决,她没办法,只能放把钱放回去。
晚上,他在自己狭小的租房里想了好多,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打算明天试一试。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他说要去远一点帮她拉些人过来,她一脸疑惑。
一会儿之后,有好几个人过来她这儿买馒头,闲聊之中,他们问她怎么搬到了这儿来,她这才明白他是去自己以前卖的地方拉人了。
07
今天来光顾的人较以往变多了点,馒头竟卖得没剩几个,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做的不多。
晚上他们聊天的时候,她问他怎么想到的,他说她以前都在那个地方卖了那么久的馒头,人家都记住了她的面孔,现在突然不见了,别人当然还会去找,他只不过是告诉别人她卖馒头的地方在另一个地方而已。
后来,通过他的卖力吆喝,加上她的包子好吃不贵,他们店铺前的人越来越多,那些本来不想吃的人看到有人在买,也就跟着过来买。
他们店铺的生意开始一点点的变好,原本只卖馒头的包子店也开始买起了包子,包子一个两毛,比馒头贵一点,但赚的却比馒头多。
与此同时,他的工资也在慢慢的提高,但他发现,她身体越来不好,她经常说自己头晕,他劝说她好多次让她好好休息,她说知道了,可他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做到。
一天中午,收拾工具的时候她突然晕倒了,这可把他吓坏了,他抱起她奔向医院。那时候的医院还非常破旧,在病房里,她醒来了,看到他守在旁边。
不知为什么,她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温暖。
“你可把我吓死了。”看到她醒过来了,他才得以放下心中的大石头,“医生跟我说以后不让你这么累了。”他对她说道。
从那以后,她开始教他做馒头和包子,他虽然是个糙汉子,但半个月下来,还是能作出像样的来。
从那以后,他们俩一起做包子一起卖,他们店的生意非常好,往往做出来了下午就全卖光了。
可是这样好的好生意难免会引来其他人的嫉妒,一天早上,她到店铺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们店铺的门被撬开了,里面的东西也都被搬走了,搬不走的东西就全被砸烂。
他赶到的时候也吓到了,他看向她,她非常的难过。
两人跑了一趟公安局,公安敷衍他们一下之后就把他们赶走了,他们明白,不塞钱这帮人根本不会帮自己做事,这些损失他们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经过这件事,她请人在她店前安装上了一层厚厚的铁门,自那以后,他们就没有再出事了。
08
时间很快就到了年底,在这一年里,他们生意还算不错,年底的时候他存到了一千块。
分别的时候又是依依不舍,她问了他同样的问题,明年他还会不会过来,他回答说不仅明年,后年、大后年,不管哪一年,他都会来跟她一起卖馒头。
回到家中,他跟自己的父母讲起了她的事,还说了自己想娶她的想法,对于这个想法,他父母非常赞成,只是他们担心人家不愿意答应他,毕竟他们家在山沟里,又那么的穷。
可他想娶她的决心,是那么的坚决。
年后他们回到了广州,见到彼此的时候他们控制不住的上前拥抱对方,其实在他们心里,早已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另一半,只是那个年代,爱不容易说出口。
五月份的时候,他爸在家里出了点事,他要回去,她跟他一起回去,这是她第一次跟他回家。
他们来到他家,在家里,她见到他父母,他爸躺在床上,他妈则坐在旁边。
经过聊天得知,他爸在放牛的时候,他们家的牛去吃了别人的稻谷,那家人就把他爸打了一顿。听到这事她非常气愤,说要找那家人说理,他妈无奈的对她说,那家人是村里的干部,惹不得。
晚上,他父母和她聊了好多事,两位老人都非常的喜欢她,她也很会说话。
几天后他们就回去了,在火车上,她问他什么时候去她家,他回答说什么时候都可以。
今年他们赚了不少钱,年底的时候,他去了趟她家。
下车之后,他非常的紧张,生怕她父母不接受自己。
她家也在山沟里,而且广西的山比他们那边的多得多,他们走了好久才到她家,进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探出头来看她,还有他。
刚走到门口,她父母就小碎步跑来迎接他们,他进到屋内坐了下来,屋子里有好多人,他和两个老人聊起了天。
他和她父母聊了好久好久,从与他们的聊天中,他得知当初她租下那个店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当时租那个店铺她父母百般不同意,她一气之下就跑了出去,回来的时候她向她父母证明他们是错的。
晚上,他问她为什么骗自己说租下店铺是早就做好的决定。
“没骗你啊,我老早就有这个想法,加上你吆喝的能力那么强,就干脆提早了计划而已。”她回答道。
“可是那个时候,你亏了怎么办?”
“那也没亏啊,亏了再想这个问题。”她笑笑。
他抓过她的手,握在自己手中。
09
1991年5月,他们结了婚。结婚的时候非常热闹,他们亲朋好友聚到广州,这也是他爸妈第一次来广州。
1992年7月,他们生下了一个女儿。那时候超生抓得严,但政策也没有那么死,规定第一胎是女儿的家庭还可以再生一个,只是他们暂时决定不要第二个。
在女儿六岁的时候,他们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子,那时候电脑刚刚兴起,在家里,女儿教他们两人怎么使用电脑。
他们的包子店越做越好,店面也变得越来越大,为此他们还给自己的包子店起了个名字,用他们女儿的名字。
零一年的一个晚上,他们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宣布申奥成功的信息,当读到北京的时候,他们相拥在一起,她女儿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激动。
零二年年初,有家食品公司联系他们,说想买下他们的品牌,还聘请他们去管理,他们思考许久,答应了那家公司。
一年之后就迎来了非典,食品卖得不是很好,但他们过得没有那么辛苦,因为卖品牌的时候,公司给了他们一大笔钱。
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着,他们的女儿在慢慢的长大,他们也在老去。
他们女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的不听话,为此没少挨她的骂,只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她的骂声越来越无力。
过了一会儿后,她女儿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你去哪里?”她问。
“去哪里都行,反正不去相亲。”说着她女儿竖起食指,瞪着她说道:“我最后再跟你说一遍,我这辈子都不会结婚的,谁都不能妨碍我不结婚的自由,如果你们执意要逼我结婚,就当没有我这个女儿好了。”
她女儿走出了屋子,留下他们两个人。
二十多年并不长,却割裂了两代人。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Sleepy鱼,原标题“二十多年并不长,却割裂了两代人”
公众号上每天晚上都会发一个故事,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就关注我的公众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