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叫重阳节为老人节,我不知道古时候是不是这样。关于重阳节的诗,我就知道一首,小学五年级学过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看,我还能背下来。按这首诗,重阳节是佳节,是团圆节,看不出和老人有什么关系。当然,到底有无关系,我没查,也不知道,我所感所说,和这也没关系。
中国老人越来越多,多到有点让大家恐慌的地步了。好像到处都在讲,老龄化社会已然来临,国家、社会负担越来越重,急需补充新人,不然国家都将难以为继,甚至还有人说人类将会难以为继。人口政策上,原来就让生一个,现在放开二孩了,放开还不够,又鼓励,鼓励还不够,又要求。前阵儿听说,有地方政府要求新登记夫妻交5000元押金,不生二孩,押金不退,这就不是要求了,是强制。
老年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世界各国都这样。但在我们这里,老人更为「弱势」。说到老人,我能想到的字眼儿只有一个:「惨」。「晚景凄凉」是我们描述老年人生活时经常用到的词汇。在数千年尊老、重孝的文化传统里,老人看似地位很高,实际上是非常被动的一群人,被尊重,被爱,而他好像只有等待,一旦他等不来尊重和爱,好吧,凄凉了!
就像《时间都去哪儿了》那首歌儿里唱的:「生儿养女一辈子,只为了那一声妈爸。」我认为它很接近事实。每次听到这里,都会想哭,不是因为感动,是因为觉得好惨。父母对子女全心全意的爱,大家都能理解。我想说的是,在子女之外,老人应另有所爱。而现实是,中国的老人,除了为儿女,大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也大都不知道追求自己的生活。
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关于空巢老人的公益广告,其大意就是:穷病老妈妈日夜望儿归。哎呀,那叫一个惨。每次看到,作为远游之人,心下愧疚难当,觉得自己不是人。整体上,我不是特别理解这种让我们觉得老人凄惨自己混蛋的宣传,即使你做到了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看到这广告,我都不认为你是舒服的。
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那些为了更好生活而走向远方的年轻人,应该被鼓励被赞美。所以,为什么不能快乐一点?
不是说不要关注空巢老人,但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他们村口盼儿归,而是让他们知道:除了儿女,生活还另有指望,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除了孙儿,快乐还另有源头,弄花弄草,养猫遛狗。当然,一个人最大的指望还是自己,都说男儿当自强,老年人更要当自强,要紧的是,保持健康,保持热情,保持工作。须知在这一生,儿女不会一直是你的,慢慢的,我们都会走向自己。
所以,不要等待,努力向前。明白了这一点,晚景就不再是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