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会计工作有些年头了,学徒开始,每个月都是琐碎的事情一大堆,永远有忙不完的烦恼,随着时间的拉长,这些烦恼只增无减。今天收拾收拾,也算是给类似自己当初那样,初出茅庐,对会计一窍不通的学友们的一点提醒和忠告(我不是大神,也不是高能,只是个有点工作经验的小会计)。
首先,你得有做笔记的习惯。不懂的问题记录,方便空闲时查资料,刚懂的问题笔记,方便以后回顾,这真的很有帮助。长时间的笔记之后,你会发现行业的特性。
你知道你现在工作的公司或者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么?小规模?一般纳税人?是有限公司?个体?合伙企业?一人公司?这里我们选一个比较普遍的制造业的“有限公司”来说,你们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什么?平时需要缴纳哪些税款?计算这些税款的基数是什么?税率分别是多少?对于新手会计来说,这些需要一清二楚。必须!必须!必须!重要的事情说3遍。为什么?因为对你来说,千万别只拘泥于平凡的记账会计,提升空间还很大,要向管理型努力。在一个公司当会计的期间,要学到对自己有用的,成为自己到下个公司的经验,哪些叫经验,例如:你知道你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组成是什么?比例大概是多少?(这个作为老板都未必会知道,需要你自己平时去和工人聊天、唠嗑套话)。企业招工都喜欢招有经验的,尤其是本行业经验,当面试的时候,别人只知道税率,你却可以清楚的说出产品成分配比,说明你对该行业的经验比别人丰富,就能胜人一筹。
其实会计这个职业,单纯从记账的角度来说是很简单的,因为从头到尾都是有原始凭证作为依据进行记账,偶有不熟悉的会计分录,去百度一下基本能解决。就如同一本书:首先你打好一个框架:【①开出发票的记账联②购货发票的发票联③银行收款项、付款项④现金收款项、付款项⑤各类费用发票⑥各项计提项⑦制造费用结转⑧领用原材料⑨产品完工入库⑩产品成本结转11期间是损益结转。】然后把每月的票据归类,汇总金额填制凭证,最后依据凭证出各类报表。电算化就更便捷了。(这里应该就已经教一个新手记账了吧,快截图笔记^_^。)
然而的第⑨和⑩这两步,也就是被新手会计认为是“秘方”、“重中之重“、“老会计手上的杀手锏”的成本金额的由来,有些人做了好多年的学徒也没弄明白的那个成本金额的由来(大企业的把控严格,成本和收支比较正规,这里是指小企业,因周围整个环境的影响,不得不随波逐流地紧跟人后也实属无奈。)。想想也是,都跟你说明白了,以后谁帮老会计整理凭证,大热天大冷天的谁帮他们跑琐碎的事情,这也就是那些新手会计实习那么久之后还是觉得一无所知的原因。(这个话题后面再续)
这样一个过程难么?不难。每个月都是相同的招式,耍多了谁都会。以上就算是学会了吗?那你就错了。至少学校里出来就是这么个路数,学校里教不出一个“老会计”,它只是带你入门。作为一名会计,你得知道做一笔分录会产生什么影响,哪些报表上的哪些数字会变动,变动之后是不是符合税务或者工商的规定;或者说看见报表之后,能够察觉出公司运营过程中大致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急需解决,哪些可以滞后处理。这就带出了本文一开始说的那3个“必须”。至于平时会碰到的那些看不懂的表格、文件资料不熟悉的,都可以慢慢去理解,一回生二回熟,没有难点,只怕你拉不下那张脸去问。记住一个成语:不耻下问。学会了,才是自己的。哪怕是注册会计师去填,也会有不周全的。
所以很多新手认为,进大公司能学到的肯定比小公司多。其实不然,大公司一般配备财务部,里面一个财务经理或者主办会计统领几个或者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会计,细分的越厉害,人越多,说明公司业务量越大,而财务经理或者主办会计就一个,你想要晋升,几率为零。为什么?对于新手来讲,这唯一的经理会培养一堆的人来抢自己饭碗?显然不会(这也是办公室文化之一)。这里别误会,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只是说小概率事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能碰到一些多少肯教点的,已经是万幸了。而大公司里业务足够多到让你闲不下来去学习其他的东西。就算碰到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能够接触到学习机会的那个人也未必是你。所以在新手的初期,我建议还是去小公司,当然这得你基本上能够独当一面,大致得了解当地的税务政策(地方性政策差异很大),能够独立完成做账和报税的前提下。你能系统地接触到一个公司的财务运作,虽然小点。
浓缩了就是一句话:会计考验的不是会计分录的本事,而是当企业遇到财务或者税务的问题,你懂的如何去应对解决。给出适当的,最贴合企业利益的建议。这才是老板需要的会计。因为老板讲究的是在不犯法的前提下做到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考验你各种合理避税方法运用的是否娴熟。怎么应付各式各样的上司或者老板,那是后话,以后会专门讲解。
很多我带过的实习生在工作中都问及我一个问题:例:老板问我们开进来的进项发票7个点,我们开出去得收几个点?这里得先确认你们公司的增值税税负率是多少,到2017年5月止,这里我们按制造业的4%举例说明。按照4%的增值税税负率和3%的利润率,我们可以推算出认证抵扣的进项比例是4%/17%-1≈76.47%。分3个部分计算:1,开进来的进项7个点;2,我企业国税需要缴纳的税金;3,地税缴纳的税金。第一部分的7%*76.47%=5.35%;第二部分的国税增值税税负率4%;企业所得税税负率3%*25%=0.75%,国税合计:4%+0.75%=4.75%;第三部分地税各项税费如: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4%*(7%+3%+2%)=0.48%,印花税80%*0.03%=0.024%,水利基金0.1%,地税合计:0.48%+0.024%+0.1%=0.604%。最后1+2+3=5.35%+4.75%+0.604%=10.74%(这里地税方面不包括社保、工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等不能根据销售额的比例得出的各项数据)所以综合考虑这类支出后,应作适当调増,大概12%-14%(只是个人建议)。很多人计算第一部分的时候不会去乘认证抵扣的比率,那是为了提高税点而已,实际上应该剔除。
我也是从一个会计小白到现在的有点经验的小会计,这一路该注意的东西确实太多太多,有方便说的,也有不方便说的,到这为止,我希望对你们会有所帮助。以上均属个人想法,大家一起探讨,有不足和过错的,请予以指正。如果反响还可以,后续还会继续跟大家交流一些问题,比如:新手会计面试的时候如何提高成功率的技巧、一个新手如何去走会计这条职业路、会计新手在实操中会碰到的若干问题、学校所教和实际的差别、所得税以及年终汇算清缴的注意事项、出口退税的要点等等。慢慢的从浅到深地和大家相互学习。如有留言提问,我会尽力回答,毕竟时间有限,没回答的望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