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一、文化
1、天下
2、华夏
二、政治
1、礼乐
2、其他制度
(1)嫡长子制度
(2)分封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商周之变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它改变的不只是时间,统治者,它改变和创造中国的许多的理解,习俗……其中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就是商周之变的文化和政治。
关键词:商周之变、商周文化、商周制度
一、文化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同样,虽然只是刚建立不久的周都会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天下的概念和华夏的概念,那么就看一看天下,和华夏。
一、1、天下
“天下”就是“天底下的所有土地”,一开始,周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看作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但是,由于这个理解,很快发展为“普天之下”的理念产生独特的政治文化理念如“大一统”意识等,则是中国文化之一。
那为什么周要发明这个天下的这个概念?就是更加稳固,维护着周的统一,这就是周吸取的商灭亡而得到的教训,他明白许多,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是一个小国,周朝自己的实力很弱小。仅靠武力,他们恐怕无法控制各方势力的反扑。
那么,他们怎样才能“以小治大”、“以一治多”呢?他以前也就是一个诸侯国,无非是他打败了有天命的商,然后自己就有天命了,但是他明白,因为他以前是诸侯国的时候就在许多诸侯之间,他就会明白,也许一个诸侯是打不败自己,但如果多个诸侯国一起,那怎么办,就像是一个诸侯点了一把火,但引燃了全部的诸侯国,为了不让诸侯国被点起,他有了许多措施,其中就有一个措施——“天下观”,所以商朝的统治者唯一要讨好的对象,就是上天啊。怎么讨好?就是祭祀。怎么祭祀?用活人祭祀,那用谁呢,就是商以外的人。
所以,在周朝人看来,除了他们自己是人,其他都不是人,叫“羌人”,就是羌族的那个羌。从字形大家就看得出来,人和羊是一样的,是可以任意宰杀的,用来祭祀的。所以当时是除了周朝之外,所有的人一旦成了商朝人的俘虏,都难逃这个命运——像羊一样被杀掉,在被祭祀,这是非常残暴的。
但是在“天命观”的政治观念下,周为了维护自己的统一这是必然的结果。
“天下观”是很成功,但是周仍然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但是天下观对王室管理,统治很方便,所以因此这个概念仍然成功延传至今的“天下体系”和“天下观”却在中国文化中扎下了根,让中国文化具备了独特的弹性和适应性。王朝先后更替,但中国的整体性是一直存在着的。
一、2、华夏
华夏相当于一会褒义词,夏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实际上都是被用来表示农业特征的词汇。在《国语·周语下》里有“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女以',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一文,很明确地指出了“夏”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成书于东汉时代的词典《释名·释天》的解释是,“夏,假也,宽假万物使成长也”。这里的“夏”,应当说是夏季能够促使农作物的成长。因此,华夏的词源直接来自于农业生产方式。
同时华夏代表着好的,是农作物,它也有反义词——夷狄,夷狄指的则就是畜牧业。
那为什么夷狄,畜牧业就不好了?因为畜牧业不稳定,只能一直的迁徙,所以当他们来到中原时就开始了烧杀抢掠,而中原,是畜牧业,还有国,有王,而且实行着礼乐制度,但是他们夷狄,畜牧业哪有这么多,更不管这些,于是中原的种植业更是看不起,于是就说夷狄是多不好,多不好,自己是这么好这么好,所以华夏指中原,指祖先,指自己,指种植业,指文明,礼乐,于是反义词夷狄就完全相反了,于是有了这两个褒义词和贬义词。
它是以夏变夷的主要依据。在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时,以夏变夷的意义在于“任德而不任力”,施行以“德”教化而避免使用武力伐。孔子说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汉代儒者董仲舒也说过:“《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王者有明著之德行于世,则四方莫不响应风化,善于彼矣。”由于在对匈奴及周边异民族的认识上存在根本不同,发生争论的法家和儒家在任德和任力的立场上也具有根本分歧。强调战争的法家人物视匈奴是“无信”、“无义”、“无礼”、“无德”、“百约百叛”的“贪狼”,而主张道德教化的儒学家们却说:“《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未闻善往而有恶来者。……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也。”在这里,儒家所追求的“废力尊德”、“四夷顺德”和“四夷慕义内附”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中国的和平,还在于追求以“仁”和“德”为纽带的天下序。所以华夏才是好的代表,最后的矛盾是解决的,夷狄,畜牧业,还是被华夏所接受。
所以华夏文化也就是自己的历史文化,是畜牧业,就是完美、美好的。
二、制度
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制度适合使用,一个盛世不适合使用分封制,这样会变成一个乱世;一个乱世不适合用中央集权制,因为没有必要去集权……所以不同的时期有不同适合的制度,盛世就可以使用中央集权制,乱世就可以使用商鞅变法,如果别的地方还是荒原就可以用分封制,让诸侯去开垦……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适合的制度,所以每一个制度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它们有不同的作用,任务,那么就看看商周的制度是怎样的。
二、1、礼乐
礼乐是商建立了之后,吸取了商的灭亡都教训,才使周清晰了一个制度——“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记·乐记》)”。而且每一个不同的阶级的受到的,做的礼乐都不同,礼乐制也其实无异于等级制。
在上面刚刚提到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适合的制度,所以每一个不同的制度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它们有不同的任务去做出不同的效果,那么就看看礼乐制度的目的。
礼乐制度有个很重要的目的,任务,就是更加稳固,维护着周的统一,这就是周吸取的商灭亡而得到的教训。他明白着许多,他以前也就是一个诸侯国,无非是他打败了有天命的商,然后自己就有天命了,但是他明白,因为他以前是诸侯国的时候就在许多诸侯之间,他就会明白,也许一个诸侯是打不败自己,但如果多个诸侯国一起,那怎么办,就像是一个诸侯点了一把火,但引燃了全部的诸侯国,为了不让诸侯国被点起,于是就用了礼乐制度来束缚这些诸侯,根据君臣、上下、亲疏、高低的区别,又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一种阶梯式的等级制度。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一整套严格而完整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有别的礼仪制度,这样每一级的人都需要对上面的一级,多级有不同的礼,就比如同级就要握手,高一级需要鞠躬,再高就要跪拜,把这样的思想灌输给诸侯国们,自然他们就不会犯上了,而乐”主和,就是音乐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和敬。《乐
记》认为,“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相敬则不争,相亲则不怨,不争不怨,天下安宁。这就是礼乐结合的目的,就是让诸侯听话。就这样礼乐制度就解决了问题。
但是礼乐制度其实也就像是“过家家”,不听不玩,不就可以了,于是到了后面,有一个鲁莽,自立的诸侯国一不好好干,不好好玩,其他的也就都不干了,于是就迎来了春秋战国,春秋时期的大动乱和大变革,也彻底打乱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这同时也表现在礼乐方面,礼乐的等级制度也失去了约束的能力,于是就有了“礼崩乐坏”,但有了这个并没有用,反而这样说诸侯,诸侯还会打你,于是礼乐制度也就这样不行了。
所以礼乐制度对于周的政权维护是很重要的,一旦“礼崩乐坏”诸侯就会不听话,同样,周也会灭亡。
二、2、其他制度
周作为一个刚总领诸侯的小国家是很困难的,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所以制度是很重要的,于是有了礼乐制度,和“天下观”,但是周为了巩固其实还有许多的制度。
(1)嫡长子制度
嫡长子制度就是假入自己王,自己死后的王位给谁?就是嫡长子,那谁才是嫡长子?就是我的正妻的大儿子,那为什么要这个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哥哥死了弟弟上啊,为什么呢,其实这还是保命,弟弟和自己自然年龄差不了多少,这样弟弟,哥哥互相猜疑,互争互斗,这样别的诸侯国不就有机可乘了吗,于是就有了嫡长子制度。
(2)、分封制度
靠着之前的制度周朝就开始变得繁荣昌盛,可是国君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都城外都还和以前的都城一样还是荒原,所以他明白自己需要一个新制度去开垦荒原,于是就出现了分封制,就是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好朋友,功臣都分封出去,把一片地给他,让他当那里的王,并定期交税,也就是让他们为自己开垦荒原,本来开始的实行很有效,但是慢慢的分封制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就是逐渐的诸侯国自己开始了进步,变得强大,而自己如果不好好管理国家,诸侯国就会把自己反超,在慢慢的可能会灭掉自己,让君主压力很大,就暴露出了分封制的缺陷,就是使别人更强,自己的竞争对手有了机会来进步,所以逐渐的,君主变得穷了,诸侯繁荣了,这也是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是周并没有想出防范的制度,根本无法代替,所以就只能实行风险高的分封制度。
结语:以上就是商周之变中变得文化,制度,习俗,文化之变重要的就是天下,华夏,制度则有礼乐 ,嫡长子,分封……
参考文献:罗振宇,第415期 | 天下体系·之一,之二,之三
张燕,浅析西周礼乐制的衰落成因【J】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750021)
李超,中国人的“天下观”,(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062)
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510630)
连秀丽,青铜礼器与礼乐制度的历史沿革(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易凡惠子,浅析西周礼乐制度的变迁及礼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天下观”与“文化中国”的历史建构,杜永吉,徐长安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