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办公室土豆”的我,每天除了做报告就是审合同,上班八小时,几乎全部都是坐在办公桌前,久坐后时常感到腰酸背痛,身材开始发胖,体重从120上升到130再到140、脂肪肝指标也不断上升,从正常发展到轻度再到中度,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一坐到办公桌前就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
“我得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一切。”于是,在请教了多位伙伴后,我选择了跑步这项运动,希望通过跑步来提升身体的能量和活力。
然而,跑步的道路并不平坦。首先跑步非常的单调和枯燥,就是摆开双臂迈开双腿机械重复的开跑,时间久了超级无聊;其次总是被别人的跑步打卡所震撼——他们怎么能每天跑几十公里呢?而自己,跑个3公里就气喘吁吁!再加上长沙的天气就像我的跑步决心一样多变。一下雨,就给自己找偷懒的借口:“哎呀,下雨天跑步,淋得像个落汤鸡,算了算了。”然后,跑步这件事就被无限期搁置了。
为此我很是自责,暗暗责怪自己怎么是一个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不能坚持的人,也是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
正在此时,微信读书及时的推荐了一本能让人坚持的“行动宝典”——《如何想到又做到》,作者肖恩·扬,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医学院大拿,这本书用轻松的语言告诉你,怎样把想法变成行动,再把行动变成习惯。它深知我们总是想法多多、行动少少,于是提出了7种“行为改变武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想做的事情坚持到底。
书中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只有接地气的实例和建议。你会发现,原来坚持做一件事并不需要拼尽全力,也不需要依赖那飘忽不定的意志力。书中的方法就像是给你的行动装上了“永动机”,让你在追梦的路上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你总是有想法却难以付诸实践,或者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那这本书绝对是你的救星。它不会给你打鸡血,也不会让你觉得改变有多难。相反,你会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找到让想法落地的秘诀,从此走上“想到又做到”的人生巅峰!别忘了,行动才是成功的开始,而这本书,就是你行动的最好伙伴。
书中介绍的SCIENCE模型,也就是7种“行为改变武器”,仿佛是一道光,照亮了双红的跑步之路。
要做出持久改变,你不需要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做出改变,只需要了解持久改变背后的科学,并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动步骤就行了。
这就是本书的主旨:让你了解持久改变背后7种武器的力量,以及怎样运用我的“SCIENCE”模型去满足你的具体需求。
“SCIENCE”中的字母分别代表阶梯(Stepladders)、社群(Community)、重要性(Important)、容易度(Easy)、神经记忆(Neurohacks)、吸引力(Captivating)、铭刻(Engrained)。
哇塞!SCIENCE模型就是想到+做到的方法论呀!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放下了对自己三分钟热度的责备,决定重新规划跑步“大计”。
首先给自己定了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每天就跑3公里,绝不贪心!
同时,为了增加跑步的趣味性,我申请加入了小区的跑跑团,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跑友一起,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在跑跑团里,结识了许多有趣的跑友。他们分享着各自的跑步经验和趣事,在大家的互动和支持中,我感受到了跑步的乐趣所在。
同时在跑友们的分享中,我了解到,原来跑步并不只是简单地迈开双腿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正确的姿势、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在跑友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跑步的技巧,跑得更加轻松自如了。
然而,即使有这跑跑团的支持,我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常常会因为熬夜早起难、送娃上学等原因而错过跑步的时间;或者因为天气原因而懒得出门。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SCIENCE模型,以及跑友们鼓励的话语。于是,咬咬牙,换上跑鞋,换个方便的时间,毅然决然地跑出家门。
为了让跑步变得不那么枯燥,我参照书上介绍的方法,绞尽脑汁加入了许多游戏化措施。比如:尝试在跑步时听相声或者音乐,让自己在欢笑中度过漫长的跑步时光;时不时地与跑友们组织一些小型的跑步比赛或者接力赛,增加跑步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这些游戏环节的加入,让我每次跑步都充满了期待和激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跑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心灵上的洗礼。每当跑完一段距离时,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跑步英雄”,战胜了懒惰和放弃的念头,赢得了健康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