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的一篇大稿被领导肯定了下,付出的代价是加了N多个晚上及周末的班,一篇稿写出16个版本,这还是以大修版本来谈,小小不言的各种调整都没有细算。然后多米诺的因为晚上加班,在睡眠都成为奢侈品的大前提下,日常写文这事儿就变得梦幻。虽然选题会上被领导当众表扬一番,对个人的成长进步进行了大力称赞,话说上回被领导夸好像还是辛亥革命爆发那年?
虽然如此,个人也只认真严肃反复表示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领导的英明决策,才没有睡不醒的说什么:领导你造吗?我为了提升自家创作水平天天利用业余时间起五更爬半夜的日更一文呐,现在都写了一百多万字啦!打住,吃药去。
说这些没用的干啥,就好像这世道是看个人能力似的,就好像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成绩的哈,做人还是现实点吧,现实就是眼瞧着自家专栏于是小一周都断更了,看看光秃秃的页面,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你说为什么不是对不起读者,因为我的文章没啥读者啊。摊手。
都所以说世间没有两全法,又挣面子又得实惠。继续摊手。
就好像个人最近的乘车经历,也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在纸媒的持续、持久、持之以恒的不景气下,大家日常出门都是公交刷卡,非常低碳环保兼省钱,但正如上面所谈,世间木有两全,结果就是坐在内外同温的公交车里,分分钟都是冻成狗的节奏。从公交车上每一道缝隙吹入的寒风,时时刻刻对你进行提醒,现在是数九隆冬。比如前几天去某地,坐了一小时公交车的结果就是冻得全身凉透,双脚冰冷,即使下午回到温暖的办公室里,一下午功夫都没有缓过来,到晚上下班时还是手脚冰冷,这除了让我充分体会到露天作业者的辛苦外,更坚定了自己舍熊掌而食鱼焉,舍金钱而又就温暖的决心。
于是经过改良升级后,个人的出行方案是这样的,温暖第一,效率第二,省钱第三。比如去某地办事,能坐地铁就尽量不坐公交,一定要坐公交,就必须选那种有暖气的公交来坐。至于那种要去很远很远地方那种公交之行,大家都知道北京是名副其实的大北京,从市里去个昌平、延庆,距离上在欧洲就相当跨越三国那种。那就宁可坐暖气车多费些时间换乘,也不选那种没有暖气的直达车。
除此之外还有个升级版,如果是去距离不远,道路不熟的地方,那就嘀嘀一下,不是个人奢侈,而是如果选择拼车的话,公交车三四站地的距离也就十块钱上下,坐地铁的话,现在坐上几站就要四五块钱,还要下去上来折腾一番,更别说坐专车比地铁少走许多路这事儿了。当然,此事偶一为之还可,经常做就要多一笔开销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