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吗?
在这部电影里,能给我们的启发是,即使是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我们仍然可以去实现自己愿意实现的梦想,这个梦想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可以很疯狂,也可以很平凡。
但重点是,不论你还有多少时间,你仍然可以去追逐梦想。
有项调查结果说,大部分死者的最大遗憾是,后悔有些事自己没有做。而在还没有死去之前,遗愿清单的作用是,抹去你这些后悔。
所谓死而瞑目,王阳明临死前说的话是:“此心光明,又复何言。”可谓真无悔。真的,无悔真是珍贵的。
遗愿清单也体现了以终为始甚至是向死而生——这是患癌症后李开复的最真切感受。人固有一死,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逃避之事。
梁文道说,死亡正是每个人的意义所在,设想有一天,人人都不死,人生的意义在哪呢?因此,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
人在幼小时,能懂得这个道理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如果能懂得这个道理,真是莫大幸事。这能促使你去总是思考未来,总是思考梦想,总是去行动。
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老卡特作为一个虽然拥有知识但是一个平凡人,竟然很快就认同了富翁老科尔的做法,参加到科尔的疯狂之旅中?为什么先前他不这样做呢?答案恐怕就是,老卡特的生命快到终点了,与生命这个最高价值相比,其他的事情(如和妻子儿女厮守最后时光)都显得不重要了。
换句换说,就是想开了,放下了,于是,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梦想之旅。而老卡特如果没有得绝症,同样是面对一份梦想清单,恐怕因为太多的顾虑,根本不可能成行,哪怕是富翁提供给你赞助。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时的他没有想开,没有放下,顾虑太多。
我们为什么会人们平时会有那么多放不下和想不开呢?可能有这样几点原因:
1.没有确立价值观,或者价值观很混乱。人在每时每刻都是有选择的,哪怕是最穷困的时候。 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曾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因此,他在集中营那样绝望的环境中都还能进行选择,恐怕我们没有理由说“我没有选择”、“我不得不……”。之所以好像没有选择,是因为没有价值观和信念,因此一到紧要关头,只能是屈从于现实。
2.没有认识到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做的。梦想,顾名思义,都是比较难以完成的事情(当然不排除有些梦想也很容易实现,但一般人可能也不将之作为梦想)。但是,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难,也是相对的,难不等于不可能,如果这个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我们更有可能将之称之为幻想。
既然难不等于不可能,那么,梦想就是有可能实现的有点难的事情。有可能实现是梦想的结果,难是梦想的过程。
既然难只是过程,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将此过程一步一步加以分解,逐步完成,就可能实现梦想。比如,我有环球旅行的梦想,我就可以把环球分解成五大洲——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先去亚洲48国——先去东亚或南亚国家,这样通过一个一个的去,慢慢就能实现环球旅行的梦想。
最后还用马云的话结尾,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