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答:
大家好,这里是七个朋友儿童成长学园,又到了每两周一次的问题解答时间。我们从收集的问题中整理了这两个问题,现在在这里做一个解答。
问题一:
我孩子不爱分享怎么办?
具体信息:
我孩子是女孩,3岁半。两岁前是阿姨带的,3岁后是爸爸妈妈带的多。孩子比较粘我,在家我们经常告诉孩子要分享,每次有东西都告诉她要分享,但是她就不。在幼儿园也是不爱分享,老师也说了这点,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引导了。
我们关注的信息:
1、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2、家长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怎么接纳?
3、平时孩子这样表现的时候,家长怎么处理,孩子什么反应,针对这些反应家长又怎么处理?
这时孩子的正常心理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6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这时的特点有:自我中心、表象思维、直观思维、思维不可逆等。这时孩子会从自己出发,只知道自己的要求,物权意识比较强,我们要接纳到孩子的这些情况,去理解她。
明白孩子不分享的原因:
(1)处于自我中心的思维阶段。
(2)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物权意识增强。
(3)孩子不知道分享的好处。(分享玩具给别人,别人也会更愿意分享给我们。我们的玩具不会减少,还会玩到更过种类的玩具。分享食物给别人,食物虽然会减少,但是也可以吃到更多种类的食物。总之分享之后会收获快乐、友谊、表扬和满足感、幸福感。)。
(4)孩子怕失去,怕分享了自己就没有了,或者太珍惜自己的东西怕被破坏。
(5)孩子有过不好的体验。(分享了,别人不要,被拒绝了;被强求分享,特别不开心等)
(6)孩子受环境影响,被贴了太多负面标签。(你不分享,不乖;不分享就不爱你了等)
(7)不知道怎么去做分享。
根据原因逐一解决:
(1)我们接纳孩子的发展特点,去理解孩子。同时以同理心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没有被分享的心情特别不好,明白当别人没有的时候,他们和自己同样渴望被分享。
(2)物权意识不能过强,也不能没有。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我们不去强求分享,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可以提出我们的看法:我想你分享给他你会更开心,你可以现在分享也可以一会再分享。不是非要分享才是好的,如果当你只有一个馒头,不吃就会饿死了, 那么还要必须分享吗?
(3)游戏等孩子喜欢的方式,和孩子愉悦互动,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明白分享的好处。孩子处于直观思维、表象思维,我们在过程中就要让孩子直观看到物体就在眼前,没有少,还收获了更多。可以多讨论感受,问问孩子分享之后的心情。
(4)害怕失去的心理很正常,我们去理解接纳。就像让爸爸妈妈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一样。珍惜自己觉得珍贵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好。在孩子眼中自己心爱的玩具和爸爸最爱的车、妈妈最爱的包
(5)创造更多成功的体验。不好的体验让孩子不想去分享了,也会有别人不分享给我,我干嘛要去分享给他的想法。明白分享的好处后,鼓励孩子去尝试,创造更多机会给孩子,和孩子共同去体验。
(6)改变环境。如果给孩子贴过太多的负面标签,就不要再继续了。把负面的话语、负面的评价转变成积极正面的标签,去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鼓励。比如:今天发现宝宝主动分享了呢,有进步哟,妈妈好开心。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强化情绪记忆。
(7)教给孩子分享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分享玩具吗?我可以玩一下吗?有这样的询问让小朋友知道该怎么开头,怎么和别人进行分享。当然,孩子慢慢会去总结出自己的方式,会更随意,更舒服的去分享。
只要我们愿意去关注、发现孩子的进步点,孩子就会给我们惊喜。
问题二:
孩子不想输,比赛只想赢,输了就发脾气,怎么引导?
具体情况:
我孩子是男孩,4岁半,家里就这一个宝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特别爱,什么都帮他做,孩子做什么都觉得很好,孩子提的要求,都满足。到幼儿园慢慢才发现老是和同学发生不愉快,脾气还特别大。
我们关注的信息:
1.对于孩子独立性,家长怎么看待?
2.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怎么引导,其他家庭成员什么表现?
3.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处理的?
分析原因:
(1)家里的环境,太过于溺爱孩子。可以理解家中只有一个宝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孩子终将要自己去面对未来,责任会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给很多的爱,但绝不是溺爱。
(2)独立性较差。孩子4岁半了,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去做的,比如自己穿衣服,拿碗筷,擦桌子等,这就是常说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需要孩子去尝试更多的事,孩子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世界,不可能永远在温室里长大,要学会自己独立的去面对困难、面对挑战、面对变化。
(3)情绪管理不足。孩子习得的方法是:只要我提出要求,就会的到满足;我只要哭一哭,闹一闹事情就可以按我的想法来。孩子情绪的表达方式就是哭,发脾气,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来表达,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情况出现。
(4)自我意识不清晰。孩子从小得到的都是表扬,都是好的,就会觉得我就是从来不会输的人,输了你们也得按我要求来。不知道怎样去面对失败。
(5)想得到认可。孩子会觉得一直以来我都是最好的,我不管做什么都要的到关注和认可。
(6)挫折抵抗力差。挫折也是一种情绪,当遇到的事情不合心意或失败时会产生这种情绪。
解决问题:
(1)改变家庭环境。爸爸妈妈可以做协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能没办法一下子转变,我们先从独立做事开始。孩子这时候是很愿意主动的去做很多事情,我们多给孩子机会去尝试,交给孩子方法,让孩子多练习,再针对具体的事情鼓励。
(2)当孩子有什么要求的时候,要让他知道哭闹的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冷静好了,我们一起想办法来完成。比如收玩具,很多孩子不喜欢收玩具,这时候发脾气了,我们可以等孩子冷静好了,给孩子选择:是现在收孩子过2分钟收?妈妈可以陪你。最终引导的方向是解决问题。
(3)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孩子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对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缺点不可怕,我们可以想办法把缺点变成优点;输了比赛也没关系,比赛肯定会有输赢的,我们可以更努力,下次加油。
(4)增强挫折抵抗力。每当比赛输了,我们关注到,这就是机会来了。和孩子一起去分析刚刚怎么输的,我们可以怎么做?是仔细观察别人还是我可以多多练习?再鼓励孩子去尝试,失败了再来,不放弃。
给孩子该有的足够的爱,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今天的问题解答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下次见~
—·END·—
教育需要传播,欢迎您的转载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园试听: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姓名+电话+孩子年龄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或直接搜索公众号qgpyeq即可关注哦
机构名称:七个朋友儿童成长学园
联系地址:天府大道环球中心1700号
E2栋1-3-702(7楼)
联系电话:028-6527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