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我爸妈在忙着贴春联,我弟在和熊孩子玩游戏,而我在电脑跟前瞎扯。
今年似乎没有一点过年该有的热闹氛围,最明显的是连鞭炮声也听不见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了鞭炮声,那我这年龄要怎么长。
每年这个时候,都不是这样的。
街里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问候声一个连着一个,就连贴春联的时候大家都在唠家常。你家今年的春联喜庆,买了什么好吃的,孩子又长高了一大截儿,正月初几上班,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
今年过年大家都好沉默,像是约定好一样。
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了?
不可否认,过年的主力换了一批。如果把过年全权交给80、90、00后,那过年整个程序就会大变样,年味就不只是淡了,有没有还要另说。我们大多数都不再相信老人一辈子不敢触碰的忌讳,那些烧香拜佛的信念寄托在我们眼里都成了迷信。
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和传统习俗有很大出入,不谋而合真的太难。对待传统文化该有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已经被我们遗忘到了脑后。我们眼里只有一个字“俗”,这个俗、那个也俗。
好像只有老一辈的人还在坚持着那些不知道算不算约定俗成的文化。
我今年腊月28才返乡,这是以往都没有过的经历,我太姥姥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听说我初六就要回去上班,千叮咛万嘱咐,好说歹说的劝我把车票改签。在她看来,初六是新年的第一个“绝日子”,千万不能出门。她每年都会把过年该有的这一套程序一丝不苟的走完。
时代在变,进化成电子狗的我们还有多少精力去走那些看起来没有意义的新年程序。我从11岁以后,每年的春晚都会坚持看到最后。可是去年没有,我只顾着抢红包,然而抢到的红包真的支付不起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还有流量。想想多少有些汗颜。
最近几年总是听周围人说,春晚越来越垃圾。你敢说你从头到尾都看完了吗,你就说垃圾。有人只瞟了几眼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节目单就说垃圾,我就想问问你,凭什么。
不是春晚越来越垃圾,只是春晚进步的不那么快而已。各种科技产品分散了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你想看的,随时都可以看,春晚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以前大多数电视台都在转播春晚,你没手机没电脑,除了春晚没得看。现在春晚只是你百分之一的选择,春晚的最大价值变成了你新一年第一个吐槽的话题。
互联网时代和快节奏生活在慢慢退化大家的专注力,让我们一直盯着春晚看,真的不如直接把我们解决掉。
物质生活的优越淡化了传统习俗的仪式感。
我们想吃的随时都可以吃,过年只是吃的多一点而已。然而,吃多了还会发胖,何苦来着。我们一年中可以穿好多件新衣服,不必等到过年才买。穿新衣服才可以证明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这已经成了过去时,而且是long long ago。交通更加便利,不管多远,随时想回家就回家,也不必等到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现在看来真的是扯淡,回家等着三姑六婆的摧残?谁有被虐的倾向啊。问你怎么还没有谈恋爱,今年挣了多少钱,你怎么回答。
种种的种种,都在证明着一件事,我们只是放了个小长假,长了一岁,其他并没什么改变。新媒体时代已经不再允许大家懈怠。该工作的还是要工作,该学习的依旧要学习,只是地点改变了而已。
只是… …
年味儿这么淡,以后要怎么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