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我想陪孩子,又想做自己的事情,当两者只能选其一的时候,我有点陷入焦虑的情绪,哪个都不想放弃。这时候我发现女儿今天增加了一个“坏习惯”舔手。她总是时不时的舔一下手,正是这个问题帮我找到了解决办法。
事情是这样的:老公忙他的,我忙我的,女儿想和我们玩,看我们都忙也就扫兴的离开去看电视了,其实她在叫我好多次,陪她玩游戏,陪她跳舞,唱歌,只要陪她玩她都喜欢,但是我就是没这个耐心,我觉得我好想看书,我一次次的把她推走。
为此,我好好焦虑,我一边不想让她看电视,一边把她推到电视前。最后眼睛看坏了,缺少陪伴的话,怪谁呢?只能怪我自己了。
那既然不陪她玩,就做自己喜欢的事吧,去看书吧,看书也焦虑,我觉得应该去陪孩子玩,觉得对不起她。
就在这种内耗中拉扯。
书上说,要保持正念,此刻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但是此刻我有两件事,陪娃和看书我觉得都很重要,选哪个都纠结。
怎么样摆脱这种情况呢?
我继续在客厅里看书,老公过来找我聊天我们吃瓜子,我问女儿要不要一起吃,她轱辘就从床上爬过来了,看来还是很希望我们陪她的。
我发现女儿今天有一个“毛病”,总是过一会舔一下手指。吃饭的时候我还问她你问什么总是舔手,她不解释然后就趁我不注意偷偷的舔手。
这时我想起来我上小学有段时间喜欢把手含在嘴里,都三年级了,每天把手指含在嘴里那种满足感现在都记忆犹新,手指真的很甜啊。但是父母没有责备我,也没有人指出来,我自己也知道这么大了不能吃手指,但就是改不掉。因为父母家里没有人在乎这件事,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被包容的感觉。
此刻,我也能理解女儿的感受。
于是我说:我门把手洗一下,你好好的舔,多舔一会。
她以为我给她开玩笑,不允许她舔手指呢。
我说:妈妈小时候也会舔手指的,舔手指很有意思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卫生,把手洗干净了你想怎么舔怎么舔。
她慢慢放开,问:爸爸小时候呢?
我说:爸爸小时候也舔。
然后我们把手洗干净,然后我们俩开始读绘本,她还是会时不时的舔一下,还会偷偷的看一眼我的反应,我就当做没看见继续读故事。
这个过程中我自然而然的放下了我的焦虑,放下了我想读的书本,我发现和女儿一起讲故事也是件很好的事情。而且她今天表现非常好,把书上的连线题好多个都做完了,效率超高。
问题就是机会,既解决了问题又让我们俩的关系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