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是全程耷拉着脸,面色凝重地看完这部电影的。
不得不说几位主演的演技确实很炸裂,让我根本没有一点跳戏的感觉。
接下来,我想通过对影片中几个人物带给我的感受,写一写自己此刻的想法,写一写我对于人贩子的深恶痛绝。
田文君和鲁晓娟:
这一对前夫妻作为电影前半段最主要的人物,可以说给整部电影奠下了基调。
因为年龄尚浅,所以我还不能完完全全体会到那种自己孩子走丢以后的感觉。但是我可以从他们俩身上,看见我想了解的一切。
当看见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人因为想骗取找到孩子的酬金而打来对父母而言可以称作是希望的电话。
甚至有人会把当事人骗到另一座城市,妄图蒙混过关,抢到这笔钱。
我感觉到很不可思议,不是因为自己单纯地认为这个世界上全是大好人,而是我始终不肯相信,对于已经被夺走生命里最重要孩子的那些父母,他们怎么会狠的下心那样做。
田文君发疯似的挥舞着匕首,大声呵斥着的那句这是救命钱,让我的心一下子被刺痛了。
我心疼他,心疼一个本就生活不易的男人还要经历这种痛苦。
而鲁晓娟,一个女人,更不用说丢掉儿子这种事会给她带来多大的打击。
她直接陷入了一种抑郁的状态,白天想,晚上梦。
鹏鹏的离开,让她和前夫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用田文君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刚开始特别不理解那些打电话来骗我的人,认为我已经这样了,你怎么还舍得心来骗我。
可后来日子渐渐过去,别人也懒得骗你了,这件事一下子没了任何动静。我这才知道,有人能打电话来骗骗你挺好的,起码能给我个希望啊。‘’
我相信,希望这东西对于任何一个正在寻找孩子的家庭,都应该是最美好的字眼了吧。
韩德忠:
这个人物的出现,对看得正压抑的我而言其实是个好事。
由他组建的温暖之家,聚集了许许多多丢失了孩子的父母。他将大家组织起来,互相给彼此鼓励,一起寻找孩子。
我第一次看见电影里的人笑,就是在韩总组织大家前往一个城市的公安机关找寻孩子下落的大巴车上。
他给大家戴上小红帽,让大家把这次路程当作旅游,开开心心地找孩子。
随后大家吃饭时,一行人一起逗着打来电话的骗子时候,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之一。
那个场景能把正在看电影的你逗笑,又能让你在笑声中身临其境的感觉到这群人面对没有孩子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
他们甚至觉得,再生一个,是对遗失孩子的背叛。
所以,温暖之家里,没有人,会放弃寻找自己的孩子。
在饭局上,韩德忠酒后讲起了自己的故事。我才知道,原来他也是一个遭受着同等痛苦的父亲。
但他身为这群本就特别脆弱父母的‘’导游‘’,很少将这种痛苦表现出来。
李红琴:
李红琴,是一个文化程度只有初中的农村妇女。家里养着吉芳和吉刚两个孩子,可是,很不幸,两个孩子都是她已逝的丈夫杨国富从深圳拐来的小孩子。
而吉刚,就是田文君和鲁晓娟的孩子鹏鹏。
我觉得,李红琴是这部电影最可怜的角色。因为她被远在深圳的丈夫欺骗,欺骗她没有生育能力,害的她只能够扶养丈夫带回来的孩子。
而等到她把两个孩子渐渐扶养大,和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孩子却被找过来的公安机关和田文君鲁晓娟带走。
没有法律基础的她,被夺走孩子的她是可怜的。
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我还是觉得她太惨了。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故事中的其它人就不可怜,当田文君和鲁晓娟费尽心思找到那个小村庄时,他们望抱着自己的鹏鹏,就毫不犹豫地跑走。
李红琴在后面追着吼着,反倒像是孩子的亲身母亲了。
更可悲的,是此时的鹏鹏已经变成了吉刚,早已不认得眼前的父亲母亲。
田文君,鲁晓娟,哪怕是李红琴,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犯了多大的错。真正应该让人憎恶的,是那个拐走儿童的人贩子!是他让两个家庭都饱受折磨。
是他,让三个特别疼爱同一个小孩的人,开始经历不同的痛苦。
有两个,经历起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痛苦;有一个,经历起没有孩子的痛苦。
高夏:
身处深圳的小律师,是李红琴在来深圳几天之后唯一的熟人。
李红琴一个人来深圳,只为看一眼在福利院的吉芳,却屡屡被拒之门外。走投无路的她,想到了打官司。
其实我始终相信,就算李红琴和吉刚吉芳存在着那一份血缘关系,她给两个孩子的爱也和现在一样多。
所以当她看见正在和温暖之家一起参加宣传活动的吉刚时,会不顾一切的冲上去抱住他。
而另一边,温暖之家的父母们一听到她是拐卖人的老婆,立刻炸开了锅。
身体给出的拳打脚踢,嘴上不停的叫骂,是他们下意识给出的反应。
这一群父母,最听不得的就是人贩子三个字。
也就是在那一刻,高夏决定帮帮眼前这个女人,不再是陌生人间的交易,而是朋友间不涉及金钱的援助。
影片结束前的一刻,当李红琴拿到自己的体检报告,被告知自己已经怀孕的那个时候,这部电影关于她的部分,更像是一场闹剧。
一场由她那个禽兽不如的丈夫引出的闹剧。
而高夏,则是这场闹剧的见证人。
写在后面:
影片的最后,我才知道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当屏幕上放起一帧一帧真实的画面,我的情绪还是被勾起,同情起这些真实经历过这种痛苦的陌生人。
比起田文君和鲁晓娟,老韩和温暖之家的其它父母其实更可怜一些,因为他们依旧没能找到自己都孩子。
我们的社会里,拐卖儿童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其中,有像田文君和鲁晓娟这样幸运的父母,更多的,其实是很多至今还在经历这种痛苦的人。
他们有的看开些的,或许会再生一个孩子;而有的执拗些的,硬是一辈子都走上了万里寻子的道路。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生活中可能碰见这些情形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帮他们。
最后我想说,如果一生能有一次杀人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杀掉一个人贩子。
我真的不能理解,孩子作为这个蓝色星球上最美的生物,他们怎么忍心,怎么可以那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