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的成功学培训讲师陈安之老师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成功者的比例大约占3%,而其余的97%的人都是普通人。”
也许这并不是官方统计数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身边几乎都是普通人。
在职场中也是这种情况,尤其是在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主要领导只有那么几个,剩下的人都处在螺丝钉岗位上。
所谓螺丝钉岗位:指的是在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中,你只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按部就班毫无新意。在职场中,螺丝钉岗位技能含量低,可代替性强,在企业裁员时会优先考虑这些对象,因为需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再重新招聘。
会长期处于螺丝钉岗位的人,在刚进入职场中不久其实就可以分辨,因为他们都具有以下的几个相同的特点。
01 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成语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大部分的人连“知己”都很难做到。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你刚入职场的时间并不长,自己能做什么、擅长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验证,这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很多人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
比如说踏入职场一年后你想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五年之后你能到达什么样的职位?十年后你可以拿到多少的薪资?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还没有思考过,那就说明你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也没有对自己的目标,被成功者淘汰也就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02 缺乏主动性
在参加工作之前,我们都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象牙塔生活。在校园中总是老师和家长灌输给我们什么思想,我们便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所以在踏入职场后,也习惯于领导安排什么任务,我们就执行什么环节。
“推一步,走一步”的工作习惯让你不需要多动脑筋,只要积累足够的经验就能在这个岗位上如鱼得水。
我听到过很多刚进入职场的同事,包括刚开始的自己,说的最多的就是”为什么领导给我安排的任务这么少"或者“为什么都没人教我这件事情怎么做就安排给我”。
既然你什么都不会,那么刚开始领导给你安排的任务少就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而不是让你做完简单的任务就坐在办公室里聊天。
职场不是学校,领导、同事更不是你的老师,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有义务主动去关心你的学习成果。如果说你对工作不了解,就主动和领导沟通,主动去学习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在领导把任务交给你时你可以出色的完成。
03 没有自驱力
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态,拥有自驱力的人就是拥有强大内心动力的人,从而对工作有一种非做不可的使命感!
一个人想要成功,有明确的目标是前提。只有不断思考你所确定目标的远景,才是驱使我们不断前进的原始动力。
日本著名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在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洗厕所。然而就是这么一份别人看来很卑微的工作,她却下定决心即使是洗一辈子厕所,也要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他工作上的成就,下定决心就应该全力以赴。
人的斗志是此消彼长的。也许领导交给你的工作你不知道该如何让开展,或者是领导刚批评过你,或是你觉得这份工作你根本不喜欢。但如果你一味沉浸在工作的不顺心和上司的批评中,只会进入消沉的恶性循环,对成长毫无帮助。
04 不愿尝试改变
很多人在踏入职场后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根据大学时期学习的专业来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领域。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或许已经明白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甚至看不到这份行业的前景,但是却不愿意改变,或者说害怕去改变。
人有一种很奇怪的思维叫做“害怕后悔”。也就是说在不确定的决策考虑时,你会去思考这么做会不会后悔。很明显的是,当你在做决定时加入了是否会后悔这个因素之后,你很可能就在犹豫中维持现状,干脆不做出任何的决策。
为了避免以后会后悔现在所作出的决定,不愿意尝试改变。而且会给这种不愿意改变的行为找到更多的借口,直到自己把自己说服。
很合适的例子就是在职场中,明明现在的工作让你提不起来兴趣。你很厌恶这种一眼看到得到将来的生活,你也想要改变,想要尝试新的工作。但是只要想着如果换工作意味着你现在所积累的一切机会成本都会失去,你越是害怕自己将来会后悔,你就会越害怕去改变现状。
最终一步一步的踏入了你自己给自己画出的“舒适区”,再也无法跳出来,也无法再更进一步。
05 写在最后
也许这篇文章看起来太过于鸡汤,又或者说这些道理你都懂,只是很难做到。
刚踏入职场的我可以说这4种螺丝钉特质全部都占有了,而且一度认为这样工作没有任何问题。直到公司开始转型,领导要求我接受工作岗位调动我却毫无反驳能力时,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对自己工作选择毫无话语权。
没有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没有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职场中一事无成就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说你也不想成为在职场中随时可以被代替的人,那就开始行动起来吧。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仅以此篇文章,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