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的日子过得总像那匹过隙的骏马,一闪而过,让人来不及反应。在每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去晒晒太阳,偶尔看看书,帮妈妈洒扫庭除,日子过得平淡无奇。年前我们接到了与寒假和春节相关的任务,但我却迟迟难以动笔,一是我自知自己的拖延症已到晚期,懒癌发作,二是想想生活中既没有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宠物,又没有值得纪念一下的大事记,大多是些习以为常,年年如此的琐事。也罢,生活中哪里又有哪个多大事呢,那就来讲讲琐事吧。
一、春节篇
回家的时候刚好赶上北方的小年,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年味不再足,或者说是我不再热衷于过年。
对于爸妈这一辈的人来说,过年依旧是一件大事,我回家前爸妈就已经做好了大扫除,小年开始他们就按着时间和计划蒸、煮、宰、炖,只是我很少插手,最多在一旁照看,在他们眼里我还是那个什么事也做不好的孩子,当然,我确实什么也不会(羞愧脸)。以前过年的时候,没有新衣服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几年前因为年前买的新衣服没有到,生快递的气,觉得自己没有新衣服穿,还在一边哭,而这几年妈妈和姐姐都会主动问要不要买什么新衣服,我都会说不用了,没必要,这种新衣服所带来的年的仪式感已经完全消散殆尽了。炖鱼、炒鸡、炖海带、炸丸子,都是大事,有的甚至需要在煤炉上小火慢炖一天一夜,香味慢慢的飘出来,以前会守在锅前,说是帮爸妈尝尝咸淡,其实不过是自己馋。以前炖海带的时候,一斤肉里面少不了掺杂一点骨头,而我的任务通常就是啃掉那没有多少肉的骨头,吮吸骨头里面的酱汁,只是现在,守着也寡有兴致。
后来我想,大概就是日益富足的生活让我们缺少了那份渴望和稀有感,杀鸡、宰鱼、炖肉,家乡还依旧保持着当初的模样,只是我们都长大了,见惯了外面的世界,眼睛里装的东西多了,有一些东西就悄悄地躲在了一个角落,没有那么重要了。曾经,那些事我们的全部,现在只是巨大空间的一小部分,我们就像旅客一样,拉着行李箱回来,又离开,带来一些麻烦,又留给父母一些空白,人走茶凉的空荡荡。或许,我们真的感觉不到年的仪式感了,但是仍希望能够保持那一丢丢的热爱和欢喜,即便是很浅显的一丝一缕,跟父母学一学怎么蒸馒头、擀面条,怎么杀鸡、宰鱼、剥麟,怎么样才是好好过一个年该有的仪式和内容。等父母老去,我们撑起家的时候,他们可以不用再操心,这至少是他们教给我们的看得见的东西。
二、琐事篇
进入职场中总会有那么些身不由己,便会有那么些没有办法回家过年的“漂”们,他们对工作负责,便只能有愧于家人。在我家今年的年味有些淡,大概有一个原因是家人并不是都回家过年的原因吧,本来准备好的碗筷,总会发现空了一份,这种感觉很容易变成饮食寡味,总也难吃得香。以前看到大批的返乡人员,总觉得在哪里过年都一样嘛,现在信息那么发达,想见就可以视频,为什么非要挤着春运回去呢?今年才慢慢知道,年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的团聚,自己可能无所谓,但家里总会有牵挂你的人,总有人在等你。今年我的家人在外面值班,我妈心疼得不得了,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孤苦伶仃,别人都有家人陪伴,我的孩子会不会感到孤单落寞,有没有一碗热乎的饺子吃,超市要是都关门了孩子吃什么,那边天气怎么样,记得多穿点,千万别感冒,感冒了就更难过了,每次挂了电话我妈都忍不住要哭。从大学离家开始,我就是那个一放假立马往家跑的人,并不是因为有多恋家,而是除了家我无处可去,这大概也可以算作是家的另一种特殊含义。
等到回家之后,我们就遇到了假的爸妈,唠叨、嫌弃、别人家的孩子,这大概是天底下所有父母的共同话题。不是父母嫌弃自己懒,我觉得自己是真懒,但是吧,懒癌加晚期拖延症患者实在提不起精神头去洒扫庭除,洗衣做饭,我们都被外面的世界惯坏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经深入骨髓,难以剔除。随着独立意识的形成,我自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并不是一个不懂事,搞事情,找麻烦的孩子,但是脾气上来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提高分贝反一句。我向来很看不起跟父母顶嘴的孩子,因为天底下所有孩子都没有资格跟父母顶嘴,有想法可以提出来慢慢讲,但是近几年我发现我和同龄的孩子啊,都把我们最好的脾气留在了外面,虽然不愿意发脾气,但是脾气一上来就控制不住自己,回头又很后悔。每次顶嘴之后,心里都很不舒服,在角落里,洗手间,被子里默默的流泪。每次看电视剧、看图片看到感动的地方我会流泪,我还会为其他人而流泪,可对父母,我们接受的太理所应当了,我们几时真心心疼父母而流过眼泪。
至于兄弟姐妹,这大概是独生子女难以理解的感受吧,打打闹闹、哭哭笑笑,好的时候可以穿同一条裤子,抱在一起睡觉,生气的时候,“我们绝对不是一家人”,但无论怎么打,都是打不散的。
三、聚会篇
往常每到寒暑假一波波的聚会来袭,我们总是奔走于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凝聚力,而今年我觉得最真实、凝聚力最强的是家庭聚会。
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祖奶奶,所以我们的家庭总比别人家人多,热闹,我们的四个爷爷是亲兄弟,虽然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以及往下的分支,但是我们依旧亲如一家,加上小辈们年龄相差无几,一起长大上学,又怎么可能不亲近。聚会首发是三叔组织,无论老少,已嫁人与否,都在29的晚上,聚集一堂,说说笑笑,抢抢红包。男人们喝酒,女人们聊天,已嫁人多年、儿女成群的姑姑们也从外地赶回来参加家庭聚会。这是第一次组织这么大的家庭聚会,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看得出来所有的长辈、晚辈都很高兴,毕竟趁着过年的喜庆劲儿,一家这么多口人相聚在一起实在不容易。刚好29这天是我的一个小哥哥生日,几个姐姐妹妹围着寿星唱生日歌,三国语言的生日快乐歌,算作表演节目发在群里让大家一起高兴高兴,这大概是我过的最不一样的年了。
小辈们的聚会气氛就更活跃了,没有长辈的约束,由大哥哥带头,凑一大桌,就算是猜扑克也是有意思的。虽然我们所有小辈都知道都是自家人,但是没有往一起聚过,即使走在路上也就是客客气气的打声招呼,喊个“哥”“姐”,有时候因为各自学业、工作的原因,自家兄弟姐妹都有点认不清。都说酒桌上交情深,大概就是说吃吃喝喝,随便说随便闹,最真实的自己。当然,这种场合一定会尽兴,不用怕自己喝多,有个弟弟喝多了,蠢萌蠢萌的,虽然不喜欢醉酒的,但是我家人酒品还不错,只是平时不爱说话的爱拉着你说些贴己话罢了。
而年龄和价值观相仿的我们更小的小辈,约着去打个扑克、逛个庙会、拍拍照,吃吃玩玩,会突然发现平时一本正经的人的冷幽默,平时温顺的人的倔脾气,人便立体了起来,感情也会更深些。
四、风景篇
在北方的冬季,大多情况下是不愿意出门的,因为“北风那个吹啊~”,加上近处没有风景,我们大多愿意去寻觅诗和远方。但是,有时候也会突然发现,景色也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