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临近年底各种总结,各种忙碌。1月份的十几天晚上都在加班赶资料中,每天能阅读的时间少之又一,无论有多忙,不为自己找借口,哪怕能看上十页或者二十页书我也心满意足,只要一直在坚持的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从12月28日开始至今,利用零碎时间看完《围城》,是佩服自己一路坚持着。看完本书,我感叹人生就像围城。
《围城》中的讽刺更多的是基于对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鸿渐著名的克莱登大学假博士,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欺诈、虚荣、软弱、对环境的无奈;又如李梅亭偷吃烤地瓜、陆子潇以国防部、外交部信封唬人、范小姐用不通的英文假冒作者赠书给自己等等,举不胜举。
我们扪心自问,做过这些事的似乎不止这些人,有时也包括自己,就好像我们在阿Q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相貌特征一样。
方鸿渐想进入唐晓芙的围城却始终不得其门;苏文纨曾经以为已经进入了方鸿渐的围城,其实进入却等于是在外面,而当她与曹元朗结婚并过上真正的市侩生活时——那种生活在钱锺书看来是绝对应该逃离的,她却安之若素;方鸿渐并不想进入孙柔嘉的生活,可是他糊里糊涂地就进去了;结婚后,他也有想冲出来的冲动,但他是个被动的人,不敢行动,也不会行动……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
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
不同的时代有同样的人生困境,本书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的面对围城,如何在围城内或围城外更好的生活。
人活着就应该不断得去追求,在追求中充实,在充实中奉献,不管在围城内还是在围城外,都能保持清醒的大脑,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日更写字第8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