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娱乐圈果然不甘寂寞,狠狠砸瓜。“瓜”一个比一个大,味儿一个比一个足。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最近的“瓜”都是些90后边缘的“爆炸瓜”,比如给大家感觉还是孩子的花花华晨宇,突然就有了一两岁的孩子;比如以“玉女”范儿出道,虽然多次传恋爱绯闻、却总是不了了之的郑爽,突然就有了双胞胎孩子。
查了下百度,华晨宇90年出生,郑爽91年出生,都是标准90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结婚生子也无可争议,只是作为艺人隐婚隐子,这算是相当不诚实之举吧?
大跌眼镜之余便惊叹,现在的90后们,特别是90后艺人们,可真是各种神操作呀!
犹记得之前沸沸扬扬网传的“胡彦斌郑爽之恋”、“张碧晨恋上张杰”等八卦,今天看来真是让人不由得感叹:贵圈真乱,看到的永远是假的、真实的都是意想不到的,若心脏不够好,还真是有点儿吃不住啊!
回忆一下郑爽的成名,也算少年得志——18岁凭借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走红,获得第八届金鹰节最具人气女演员及第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女演员提名。之后,便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多项大奖,如下:
从18岁到25岁,这七年中,郑爽的演艺生涯顺风顺水,事业如日中天,算是相当成功了。可是在事业成功的同时,郑爽本人又争议不断,连她自己都自嘲是“招黑体质”。
看过郑爽参演的《花样姐姐》,正好见证了她和宁静互撕(严格说来是被宁静撕)的那一集。
宁静,出了名的直爽霸气姐,但是她的直爽霸气,多半是有理有据。
比如某一天,“花样姐姐”们集体准备外出,因为头天大家都睡得晚,凌晨两点多睡,早上六点钟起床,宁静实在受不了这种折腾,就表示出不快,作为队长的郑爽是这样和宁静开启对话的:
“静姐,你真的可以吗?”
“可以,没问题,明天就不可以,明天你们自己去吧,我不去!”
“我觉得最好什么活动都要大家一起参加比较好。”
“我不玩,我也不参加!”宁静疲惫地靠在墙上,一脸不悦。
“因为,你知道吗?可能是酒店太冷了,如果是特别暖和的地方……”郑爽尴尬地一笑,然后继续试图劝说。
“跟酒店没有关系,是睡的时间不够,这样搞下去,二十天怎么玩呀?天天都这种情绪,大家觉得很好吗?”
郑爽想要接话,又被宁静打断:“我觉得大家都有需求,就像你们想吃美食,我就想睡个好觉,过分吗?”
“因为你有这样的情绪,我觉得不能让你的情绪不好。”
“什么叫我有情绪?如果你们从头到尾都没有这样的情绪,那你们狠,算我态度最差,但是我们都是人,好不好?谁没有个情绪呀?那天你还哭鼻子呢!”
郑爽被呛的一愣,然后头一仰,生硬地蹦出一句:“对啊,我有情绪啊,所以你要不要去做了?”说着就埋头走开了,剩下无奈的宁静和尴尬的众人。
整理一下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如下:
因为睡眠不足,因为太累,宁静显得不高兴,作为队长的郑爽表示慰问,宁静表态,今天还可以撑,明天就不去了;然后郑爽强调,我们是一个集体,你不能不去,你睡不好,不是因为睡得晚,而是因为酒店太冷;宁静说,我没睡得好不是酒店冷,是睡晚了;郑爽说,你有情绪,我理解,所以我要消除你的情绪;宁静说,谁没有个情绪,你那天不是也哭鼻子吗?大家都是人呀,有情绪不是很正常吗?郑爽说,是呀,我有情绪啊,所以你要不要去做?
郑爽这一出对话,整个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试图要解决问题却又一点儿都没解决到问题,最后只好生硬结束。
由此可见,郑爽的情商确实让人堪忧。
除了对话上的硬伤,郑爽在与队员们相处中,整个看不出什么诚意,几乎不走心,与任何人都是模模糊糊、恍恍惚惚的状态。
除此之外,郑爽在其它很多访问节目中都表现出情商不足的情况——不是没大没小揭别人的短,就是没心没肺说一些让人讨厌的话,自己还总是一副无辜纯情状。
和郑爽一起活跃于银幕上的还有一个人,就是郑爽的经纪人父亲。
不管郑爽遇到什么事,他都会第一时间冲出来发声,为女儿代言、辩护,十足的“父宝女”。
据说郑爽从小就承载了父母要将其培养成明星的梦,在父母的各种规划和安排下,在自己的各种努力下,她早早地实现了大人寄托的梦想。成名以后,还是离不开父母的多方庇护。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经历相似的奥运冠军、被称为“妈宝男”的孙杨。
郑爽和孙杨都属于天赋异禀,少年得志,又都因为太成功而缺失了该有的独立人格,他们的早期成长过程中,太多时间被用来塑造“专业”、打造“优秀”,却错失了该有的人格培养,简而言之,忙着成名,忽略成人。
不管是张碧晨华晨宇生子,还是郑爽代孕弃养,折射出的都是新生代艺人“不走寻常路”的操作。表面看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实则也是上一代的教育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无可厚非,但是做父母的永远不要忘了,独立健全的人格,才是不可或缺的成长要素。优秀可以让你一举成名,独立健全的人格,才能让你走得更稳更远,不至于一个跟头摔下去 就粉身碎骨、身败名裂。
忙着成名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