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看书写字到处走,走走停停。
三月的杭州阴雨绵绵,天气预报和窗外的乌云让独自乘飞机的我写满了恐惧。深知自己怕冷,乖乖穿好了秋裤。飞机起飞,靠在窗口清晰可见雨和雷电交织的模样。当太阳光射到眼睛的一刻,心情跟着一起放晴。
从机场到好友的住处需要穿越三条地铁线。
原来深圳的地铁还有女士优先车厢,原来街头的摩地司机逢人便称靓女,原来秋裤会让你热死在深圳三月的街头,原来城市与城市之间大同小异,原来距离的远近不是真正的距离。
下了地铁,有许多摩的司机望着拖着行李的路人,他们眼里放着光芒,看见新的希望。
靓仔靓女的称呼是大众叫法,却让我有点害羞。蓝盆友开玩笑说,可别迷失在一声声靓女中噢。
墙壁贴海报是儿时的潮流玩意儿,那会儿小姨们在念中学。蔡依林,林心如,林志颖等人都是海报热门人物。印象中闹了个笑话,那会儿还小,还不认识“靓”字。因此把它念成了青见妹,着实有点好笑。
与其说是一场旅行,其实更像一种逃离,逃离黯淡无光的周边去到约定好的远方,去见约定好的人。
无所谓何等美食,无所谓何处景点,无所谓何等住宿,窝在宿舍窄窄的小床,每天有好友的喂养。
恰逢家居展览,大门口七彩的空间着实可以玩一下午。如此美妙的色彩空间,必定是大片迸发的源泉。形单影只,无人帮忙拍照。向来脸皮厚的我当然会去临时拉帮结派了。遇见一个超有气质的小姐姐,是个清瘦的女孩子,喜欢黑白灰极简主义的素雅之人。
第一次境外行,有点村有点懵,又充满期待。一道关卡的距离网络于此隔绝,入境时的海关小哥哥小姐姐顿时让我联想到港剧中的角色。
标志性的站台,路口的巴士,总是让人多一份情怀。不知为何,身处那片土地,莫名感动。
也许是从小教导的祖国的疆土不可分割,
也许是境外的街头新奇迷离,
也许是那天的风和雨压低了气息。
任何地方,书本电视里的光怪陆离都不及你脚踏上这片土地来的真实。
唯一遗憾的是未感受香港的校园,地铁路过定位香港中文大学,不急,下次见。
这次先见深圳理工大学,在学校迅速解决一杯coco,满血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