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手工原创
七个隆咚锵锵,元宵吃起来祝福发起来 ,不过完正月十五这个年就不算完。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吐槽现在的年越发没有“年味了”,春晚不招人喜欢,大鱼大肉吃得直叫人发怵,鞭炮声也远不如以往的响亮,远期近邻走动不如曾经密切……
曾经的我也觉得过年没啥意思,不就是吃吃喝喝外加抢红包的日子,不过现在不这样想了,"年味"其实一直就在那里,只增不减。
每个年都是这样的~
经过一路疲倦的春运终于到达目的地,刚出火车站扫射一圈立马就找到了舅舅和舅妈熟悉的身影,还是那句“回来啦”作为见面礼,那句“嘿嘿”作为回应。从大学到工作这些年,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的火车,每次回家都是这些熟悉的身影用最简单又最实际的方式来迎接你的回归,年年如此,这难道不是“年味”吗?
回家后,外婆看到我后露出喜悦而又含蓄的笑容,接着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几年过年总会在外婆家住上几天,从早到晚都会听到她老人家的一个问题,“你想吃点啥”。临走的时候还是一个大大的拥抱作为离别,只是离别的拥抱是那么的紧那样的久,你不敢去看她的眼睛,深怕被那双包含泪水的眼睛触动,只能故作淡定的说拜拜。离别后,牵挂的外婆又电话来慰问,耳边竟然听到了句“我想你了”,不敢想象这样俏皮的话是出自七十岁外婆之口,其实在话里你能听出她的不好意思,但是最终她还是说出来了。每次的相见离别,每次的感动喜悦,就是一种甜蜜的“年味”。
外婆的爱是显露的,而外公的关怀是厚实的。离别那天,不善言辞的外公固执的要把我送到长途汽车站,平时买菜为了一块几角都会讨价还价的他还固执的要打车过去,又固执的要在大太阳底下等我坐上大巴车再走,而那天太阳虽不如夏天骄阳四射,但苦站在大太阳下被烤近半个小时终究是不舒服的,但倔强的外公依旧要站那里,哪怕只跟你说过一两句话。才知无华的“年味”是如此深厚的。
往往是爸妈看到一年不见的孩子反倒没有外公外婆激动,时不时还要挑三拣四来批评几句,不过那份爱也是满满的。过年末了我就随便说了句过年还没吃饺子,结果老妈那天晚上非要来包饺子,而那天晚上我们又要出去吃饭,回家都十点了,第二天她又要上班,可是她一意孤行要包饺子。我已经阻挠她好几次,可是竟然趁我去刷牙洗脸这档功夫自己干起来了,劝阻不成功只能默默帮她一起做了、剁馅,跑到邻居家要面粉,揉面擀皮包饺子,就这样从十点弄到十二点。你很搞不懂,干嘛非得那天晚上来做,完全可以第二天我自己来弄,不会擀皮的我虽然只能买皮来包,但那又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可是在老妈心中总想把最好最全的给我。这样的“年味”淡吗?
过年少不了传说中七大姨八大姑的拷问,无论是直奔主题还是含蓄客套一番最终都离不开男票女票、年终奖、薪酬等这些关键问题。一个问题被问多了,往往不是麻木就是厌倦。不过想想,平时跟那些亲戚几乎没有来往,人家不问这些还能聊什么呢?跟你谈人生谈理想?还是谈政治谈经济?毕竟家长里短才是最普世大众的话题。这不也是“年味”么?
除了与亲戚来往,过年少不了同学聚会,原本几十号人口的班级还能一起出来愉快玩耍的小伙伴,一只手数算就够了。虽然圈子只有几个人,但随着时间你们的关系在一点点强壮。甚至好到,会彼此参加对方的家庭活动,比如跟同学的弟弟妹妹一起玩, 去同学的家玩,甚至还去同学的舅舅家蹭吃蹭喝。就像同学妹妹说的,能当家人的同学不多。真是只有过年才能有的独特“年味”。
过年还免不了发祝福,之前接到群发的祝福短信,如今是微信。看到“某某祝你怎样怎样”的格式,这群发基因强的不要不要的,心里是有点不愿意回复这样的信息,但是今年突然发现通讯录的好多人都彻底没了联系,想想看还能收到这些群发的短信,说明你们之间还有那么一丝联系。也许还会在一堆群发中,突然发现有个多年不联络的人竟然冒泡了,然后你们就又彼此联系上了。如果没有这样群发短信。浅浅的年味也是极好的。
这个年再怎么被吐槽,再怎么样不合人心,每年仍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挤在春运的道路上,来之不易的票便是整个“年”喜悦的开端,一路点滴便是这一道道的“年味”。"年味"一直就在那里,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