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也已进入二伏,适合躺平的日子。
躺平,现在是网红热词,很多年轻人时髦的成了“躺平族”。豆瓣上还出现了“躺平小组”。
大家都在前赴后继“躺平”的同时,董明珠、俞敏洪、白岩松等各界大佬坐不住了,纷纷发声劝诫:年轻人要奋斗,不要躺平!
且不讨论躺平是对是错,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学校的做法:
成都有一个神奇的学校,叫做“先锋社区”。这个学校专门收纳那些因为无法适应传统教育体制而不愿意去上学的孩子,从小学生到高中生都有。
这个学校从来不评价人,他们录取学生只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报名顺序。无论你是怎么样的学生,他们都收,而且无差别地对待。
这个学校里当然就有很多准备躺平的学生。如果是别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一定会很紧张。但是这个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允许”。
你不想来上课?允许。
你想看闲书?允许。
你想玩网游?不仅“允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电竞学院,雇老师来指导你打。
有人问过这所学校的刘校长,万一这些学生想一直“躺平”怎么办?
刘校长说:
“他们可以一直躺着。但从本性上,我并不觉得一直躺着是一种舒服的姿势。很多学生的躺平,只不过是想要这个允许。一旦他们知道了自己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他们就会学习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就会根据自己的本性,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允许,并鼓励他们去找他们自己的路,这正是我们这个学校在做的事。”
结果是什么呢?在这个学校很多原本选择了躺平的孩子,现在却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努力。其中的一个学生,原来成绩很好,因为沉迷网游退了学,父母无奈,把他送到了这个学校。问他有什么理想,他说想当电竞选手和电竞主播。那就给他创造条件实现理想啊,于是每天练习10个小时以上。他的手,也因为电竞训练磨出了老茧。
这哪里还有躺平的样子啊……
应用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老师说:
这也是这些“躺平”的年轻人想要的东西。人是渴望自己能活出一种意义感的。但我们不想要别人塞给我们的意义感。“躺平”呼声的背后,是想要被理解的信号,是渴望被允许的呼声,也是寻找生活多样性的努力。
北大金融学教授香帅老师说:
我觉得这届年轻人没有躺平,有点卷但是没有躺平,只是用一种很嬉皮的方式把这种情绪解构出来,表达这种抵触的同时身体并没有躺平。
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对资本的心里抵触情绪非常大,这种情绪在刘擎老师的一段话里被升华:
“为什么我们接受996呢?”
“这个世界应该让那些不好的选择消失!”
“八小时工作制,一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是一个进步。人不只是有效率,不只是能够当做成本收益的计算符码。”
“童工制是如何废除的,八小时工作制是如何开始的,这些一开始都被作为空调的口号,这是我们人类叫做理想的东西。”
这句话出来以后,所有的年轻人都热泪盈眶,因为他把所有要求躺平对资本抵触的情绪升华到了很高很形而上的境界,很多怀疑质疑在这里得到救赎。
第二天早上又打开闹钟,继续卷,学傅首尔一样,一边骂着资本一边在争《奇葩说》的TALK-KING。
所以,与其说是躺平,不如说是他们心里有这么一个状态:怀揣着刘擎老师所说的这种温和地跟世界相处的理想主义,但是身上附着一个傅首尔,仍然要去逆袭的状态。
还记得80年代,出现了电视机,长辈们焦虑:80后会被电视机毁掉。
到了90年代,出现了互联网,长辈们继续焦虑:90后会被网络游戏毁掉。
结果呢?看看现在的80、90后,真的被毁了吗?
再到现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催生出了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方式和玩法是我们看不懂的,各种各样的社群团体各自开花,饭圈、躺平族、二次元……等等,大家互不干扰,乐在其中。人们的状态也不像从前的“都差不多”,而是动不动“非我族类”。
“先锋社区”刘校长的话值得细品,个性解放的年轻一代想要的只是一个“允许”,他们想要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因为现在的社会经济环境让他们有了自己选择的条件,但社会意识形态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允许选择”。
很多大咖说,中国将进入“后物质时代”,人们正渐渐从对物质维度的需求,转变到对情感维度和精神维度的需求,所以靠压榨效率追求资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确实越来越不被出生在物质充盈年代的年轻人所接受,他们更喜欢去寻找意义感。
我在与十几岁的女儿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她的懒散拖延想发火,但通常都会强压怒火转念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调动她内在的意义感,让她自觉主动积极去做呢?如果我没有能力找到方法,那我有什么底气高高在上的对她批评指责呢?
疫情的阴霾还没有结束,河南又发水灾了……大自然都在以各种方式给人类按下暂停键,我们是不是也真该停一停,不要只想着眼前那点追求和利益,看看更远处的诗和远方?
所以,内卷也好,躺平也罢,不如“让子弹飞一会”,看清楚方向,逆袭只是迟早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