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剑勇
深圳是一座因创新而生的城市,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急先锋,是人们心目中的“创客之都”、“创新之城”。在杨剑勇看来,创新是深圳的代名词,也诞生了不少享誉世界的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腾讯、大疆以及华大基因等。华为、腾讯名满天下,在笔者看来,在前沿科技领域创新创业的大疆与华大基因则视作为深圳典范,大疆被誉为无人机界的神级公司,华大基因则通过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与此同时,华大基因入选2015年全球成长型公司,全球成长型公司被视为市场的开拓者、创新者与塑造者。
人类基因组计划在1985年由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要把人体内约2.5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组的图谱,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
中国于1998年加入这一计划,早在1997年11月,湖南“张家界”会议上,杨焕明、于军、汪建等人就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议题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孕育了中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未来。而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于1999年成立。
但是身处体制内的汪建,却发现非市场化的环境,成为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一大阻力。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在央视《创新之路》纪录片访谈中表示:“整个技术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突破,学术上的争议依旧存在,我们在体制内要做大的突破也有很多的限制,那在北京有争议的情况下,实现不了的情况下,那我们是不是找一个能支持这种创新想法,能支持这种创新做法的地方来做,所以辗转我们就来到了深圳。
九年前,华大基因落户于深圳盐田一家破旧的厂房里面,没人能看懂这些厂房里在发明什么,在生产什么。基因工程,离当时的大部分中国人还很遥远。华大在深圳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短短数年间,其研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基因研究的领跑者,华大基因被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评为“世界领先的遗传学研究中心”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分析领域的领头羊”。2015《自然》全球产业机构合作排名首位,《自然》和《科学》的发表指数排名全国第三。
如果将基因数据比喻为人类的密码,那么基因数据的价值将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工具得以体现,长期关注于前沿科技领域的杨剑勇先生表示,生命科学和大数据结合将被视作下一个科技趋势,围绕生命科学和数据创业也将迎来爆发性增加。
此前,华大基因与英特尔、阿里云三方跨界合作,搭建了基于BGI Online的精准医疗开放云平台,旨在为公众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和更为个性化的优质诊疗体验,华大基因也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因组学的数据中心和分析平台。
杨剑勇进一步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和大数据的融合,生命大数据将会使医学领域有一个巨大飞跃,也使得“精准医疗”变为可能。生命科学与大数据的结合必将引领下一个重大科技进步,华大基因或许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值千亿或万亿科技企业。
近年来,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等已将基因组科学作为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表示,一家企业要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依然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但自从选择离开体制的那天开始,就意味着要接受市场的残酷。
作者系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物联网权威人士、科技名人),致力于传播、解读物联网相关信息,长期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