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更姣焦点解决学习分享第243天(平台约练86次38咨19来21观8学。社工服务74小时咨询实操19小时)
许维素教授曾经问其导师——因素.金.伯格,“何以能不受来访者负向回应与行为的干扰,坚持地一直看到正向的所在”,导师的回答是“Just amazing”。许维素教授认为SFBT是一种生命的思维哲学,而不是着眼于一定非要来访者接受正面或改变自己的技巧。
最近几次实操服务真的让我感受到了焦点解决短程治疗的神奇和效果,它真的就像魔法棒,它能让来访者很快就从无聊低落的情绪状态中走出来,并且有了开始行动与改变的冲动和力量。也让我看到了发现一切改变的可能性的重要性和成效性。
小马同学,大二,最近感觉干什么事都没兴趣,不想吃,不想睡,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没什么动力,看不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有什么期待,而且情绪波动大。听到“波动”两个字,我似乎就看到了例外和改变的可能性,我请她具体说说,“情绪波动大”是什么情况,接纳她首先想到的描述的都是她最近情绪不好时的状态,然后我也很好奇的问,“那你情绪好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样子呢?那时你会做什么?你做了什么?是什么让你愿意去做想去做这些事?有谁帮助你?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你从中可以总结出什么经验或方法?……”帮助她一件一件的回忆思考,女孩说“我会做我想做的事情。比如说我做手工时,很享受那个专注的过程,因为不会有人评价我。”“比如我喜欢玩游戏,因为每次玩游戏都知道要闯关,是有目标的,我也知道大概要怎么样努力就可以实现目标。然后实现目标后就会给我奖励,让我又想往下闯关。”“比如看电影、看小说时,没有要求一定要有个什么结果,但我自己会认真的做一些笔记,记录一些金句,然后可能给我创作带来灵感,然后和别人去分享时,当看到和别人投来欣赏的眼光时,我就跟自豪。”“如果我自己通过学习通过自己思考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也很开心。”……她说她一方面希望得到认可,希望的到正反馈,一方面又觉得有时外界的认可标准和自己认可的标准不一致,而且所学专业业和兴趣爱好方面并不能达成一致。我又耐心陪伴她探讨在学业上她认为的正反馈是指哪些?要如何才能得到她自己期待的正反馈时,“Just amazing”,她通过对自己兴趣爱好的规律总结,觉得“目标、过程、正反馈”几个关键词对她很重要,女孩主动提出来“老师,我现在就很想按照这个思路去实践了,我要按照树立目标、找到路径、然后不需要他人认可,我自己觉得实现了目标就好。”
就在这时,来访似乎觉得不需要再探讨下去了,所以按照来访者自主决定原则,我们也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