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顺顺最近忽然很粘我,粘到刚转身离开3秒,只是进房间拿个东西的间隙,就能听到嗷嗷哭着找妈妈。
我偶尔也会表现的很不耐烦,小家伙24小时将我缠住,一点也不自由。
同时,我也重视他的反常变化背后的原因,我猜想,也许是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我百度了一下“分离焦虑症”,看到一篇文章,顿时心凉了大半截——我只知道自己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没想到,事实上是我比自己想象中还要不称职。
我摘录整合了部分内容。
1、父母的身份。
父母是孩子生理需求的满足者、心理能量的提供者、孩子的镜子。
【孩子会通过父母来检阅自己的成长,发现自身的力量。】
2.母亲的重要性。
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是一个人一生中一切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
【如果孩子得不到关注,和固定抚养人的稳定回应,就无法形成对某个个体的固定依赖,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就会出现无法弥补的缺陷或问题。有的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以求修通这个发展缺陷。】
3、接纳的重要性。
接纳孩子的反复、情绪化、粘人等行为,对孩子形成稳定的、可操控的快感、自我认同和价值感、以及自尊等非常重要。
【父母既要容忍孩子的脱离、鼓励孩子的探索,也要在孩子需要充电时,积极敞开怀抱,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并且要由孩子来决定何时离开还是回来。】
5、孩子未来“分离处理”的原件。
之后孩子人生中无次数分离,都是以这个阶段与父母的分离互动为蓝本来复写的。
【此时期孩子获得的依恋,以及处理分离的经验,将成为他的“内部工作模式”,影响他们的一生。】
这还只是分离焦虑——孩子在原生家庭需要经历的凤毛麟角之一。我一直都很清楚,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直到今天我都时常感到遗憾,遗憾自己在原生家庭没有得到充分的接纳、爱、鼓励,我一直觉得父母没有给予我足够的认可、包容、支持。
我总是忍不住的想,假如小时候,我的父母能更爱我、无条件的接纳每一面的我,能更多的鼓励我、更多的包容我、更多的支持我、更多的满足回应我内在的需求,那该多好。假如Ta们做到了,我的性格一定会更好,我会更受人喜爱,我会拥有更多好的品质,我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可此时此刻,我感到很羞愧,我深深的为自己已为人母,还在抱怨、挑剔父母不够爱我,给我的不够多而感到愚昧。
而今的生活,我过的岁月静好,有这么多的人为我负重前行。早年的创伤也在自我成长和成为教练之后,慢慢的愈合,生长成了愈发平和的力量,也越来越领悟、体会到什么叫做“完整的自我”。
但我没有意识到——我只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却没有知行合一。资源和理念没有运用、落实到行动实践,和无知又有什么区别?有时候甚至比无知还要可恶吧。
有这么一句话,人总是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听起来很粗俗夸张,可我对父母的要求何尝不是这么奇葩的双重标准?
我有很多“危险”的思想。
不愿意“负重”——当妈是无奈,生了就要养,能懒则懒,能逃则逃。
不愿意“共生”——我是独立的个体,我是我,我要有自我。“自私”多快活,孩子简直就是甩不脱的包袱。
不愿意“付出”——论黄脸婆是如何生成的,媳妇熬成婆的道理,值得预防警惕。
不愿意“太过被粘”——那是件很啰嗦很麻烦的事,意味着被捆绑,不自由。最好可以依恋而不依赖,哪怕别人养着心里也最爱我这个妈。
而在回忆里,作为孩子的我,父母给予我的爱都是有迹可循的,我能清晰的看到、感受到父母的尽心尽力、倾其所有。在我需要支持的每一个时刻,父母都调用了里里外外的资源,努力给出最好的一切。Ta们做出了那个当下最好的选择。
既然每一个人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的原生家庭又给了Ta们什么呢?或许Ta们给我的,也已远远超出Ta本身能给的了。
是我忘了,Ta们也是第一次当爸,第一次当妈。写到这里,我真的很想对Ta们说一句,“对不起,我爱你们。”
我的小顺顺,妈妈也想对你说声“谢谢你”,谢谢你全心全意的爱着我。尽管妈妈是如此的不称职,如此的不耐烦、没耐心、暴脾气,凶你、吼你、不理你、打你的小手小屁屁,你却依然回我以最甜美纯真的笑,你甚至在挨训之后,脸上挂着鼻涕泪珠,还留意着我的表情,眨巴眨巴眼睛爬过来抱住我,安慰道:“妈妈,你怎么啦?”
在这个世界上,我有着最最爱我、无条件为我付出的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你,最最信任我,无条件的爱着我。宝贝们,也许你们的“全心全意”是有时限的,我会把这小确幸珍藏此生。
我真的很幸福鸭!
从你们的身上,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去爱。
妈妈有一个决定,在“有效期”里,一点一点收回这份自己曾经“遗失的美好”,尽力做到“最好的陪伴”。
妈妈还有一个问题,你们对我的爱可不可以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