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昨天下午的两点左右,美国弗罗里达州发生枪击事件”父亲躺在沙发上,用最大的音量看着当日的新闻视频。母亲在厨房了大声的催簇他抓紧把她的手机充上电。这已经是她说的第三遍。
父亲喜欢抽烟喝酒,几次戒烟戒酒也坚持不下去,现在玩手机也可以和前两项相提并论。从前父亲一有空闲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霸占我的电脑。自从给他们换了智能手机之后,就一直盯着手中巴掌大的屏幕。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了大多数人的样子。
香烟
1492年间,哥伦布的远航队中有两名成员看到泰诺族印第安人把一些卷成雪茄状的烟叶塞进嘴里吸,从此欧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烟草这种东西。
1600年左右,福建水手和商人又把菲律宾烟草带入中国。至此从明朝到今天,香烟在中国只有四百年的历史,其对中国人的影响却是异常深远的。无论各个年代的电影都会出现吸烟的场景,尤其在民国时代,吸烟成了上流社会的社交方式。
香烟作为合法瘾品一直被大家所争论。虽然其有显著的提神功能,但其毒害作用更大,使人们精神上对香烟产生依赖性,还是被民众们唾弃。
吸烟者在吸了一定量的香烟以后,体内便积聚了一定量的尼古丁,它能刺激肝脏向血液中释放糖,使血糖升高,使人觉得兴奋,能集中注意力,同时尼古丁能使人体酸度增高。停止吸烟后,体内尼古丁会被释放而减少,此时体内血糖和酸度都会降低,人就会感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易怒、失眠和恶心,出现各种不良病态反应,从而产生强烈吸烟欲望,以便补充体内尼古丁,这就是所谓的烟瘾,也就是戒烟难的根本理由。
抽烟与癌症有无关系的争议在1955年就已经持续存在了,而如今香烟的危害早已被现代医学所证明,百分之八十的肺癌与吸烟有关。但依然有人忽视身体健康打开标着警示标语的香烟盒,忍不住去感受那三分钟的舒服。
2015年,全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223.06亿元,同比增加623.65亿元。虽然香烟销售总额如此惊人,但其年度增长率在连年下降,还是给人以良好的下降趋势。
慢慢的人们已经回过神来,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戒烟。然而周围的生活环境却在不断诱惑,社交中的敬烟,朋友的怂恿,加上自制力差,大多数戒烟都已失败告终。
酒
中国的酒文化是十分浓厚的,西汉刘向的《战国策》里有最早人们对饮酒的记载,也是酒之诱惑力及禁酒行为的最早记载。从那之后酒慢慢融入人们生活,逐渐发展成在祭祀的时候摆酒敬天地,出征时候的借酒壮胆,更有诗人饮酒赋诗,把酒言欢。
从最初的仪狄造酒到如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制酒工艺的提升酒也做得越来越有味道。中国出产的名酒被更多的人认可,高质量的酒也吸引着人们品尝。
然而,这是一个被酒绑架了的时代。一方面酒已经让人上瘾了。一方面时代在更迭,饮酒由乐趣转变成一种社交活动。
“有事没事酒桌上说”,“啥都不说了都在酒里”,“你不喝就是瞧不起我”。这些当下社会上最流行的语言揭示了这种恶俗。酒桌上劝酒的风气越来越严重,更多的人开始用酒量来衡量情谊。
我有一个表哥,为了能和各种领导多接触,经常陪上司喝酒。经常喝到意识模糊,打电话叫我来接他。就在前年胃出了问题,只能喝粥来调养。看望他的时候我责怪他不知深浅。他叹了口气说,酒我早都喝够了,谁让酒桌是办公桌呢!
酒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喝酒之后的迷醉对他来说就是过度劳动后的身体疲惫。
一个网友谈喝酒的感受。他说,其实喝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心凉的时候,喝着喝着就热了。
失眠的时候,喝着喝着就睡了。
硬撑的时候,喝着喝着就哭了。
或许上瘾的路途就是这样开始的,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让自己心里放下戒备。然而,当痛苦再度来临的时候,他们不是想着去面对,而是再度麻醉自己,逃避痛苦的现实。
就像我小的时候邻居家的大爷一样。他基本上每餐必喝,三天一醉。心情不好喝多了就会撒酒疯打人,经常会听到隔壁院大娘带着哭声的哀求。邻居们多次劝说依旧没有作用,他已经嗜酒成性。
听长辈们讲,他从前是个很老实的人,就是因为下岗没了工作,心中苦闷就饮酒解脱。随后就一蹶不振,终日饮酒,无所事事,致使家况依旧破败
对于他们来说酒都是命。一个是用酒来找活路,一是用酒找解脱。
手机
如今的手机已经脱离了对其的传统定义。最初设计是以通话为目的,而现在逐渐演变成互联网的新类型终端。通话功能慢慢从主导地位被推到辅助地位。
因此大量外界信息的涌入,使人们应接不暇,难以处理这些碎片化信息。致使有些人一直盯着手机,生怕错过什么消息。然而,等来的大多数是猎奇新闻的推送和无关紧要的戏子家事。人们在通过网络找安全感的同时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有些人意识到了问题也在抱怨,手机拉进了陌生人,疏远了身边的人。在公交站,在地铁上,本应该相识的人聊一聊,却变成了坐在一起各自看各自的手机。
这也反映出了人们的精神比较空洞,对于生活中的细节和自身问题缺少关心。往往去在乎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明星的一举一动,为他们进行无故的担忧。
无线网络,移动支付,智能遥控,这些方便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束缚了我们。
在扫码支付的时代,现金的支付就显得有些蹩脚。潮流中人们习惯不带钱包,我就出过一次洋相。
一次我去超市购物,到收银台去结账。拿出手机支付,发现手机没电,再翻一翻口袋,发现没带钱包。场面十分尴尬,我只好说了声抱歉后悻悻离开。
各种功能的集合使手机成了一种负担,一旦手机出现问题许多事情都解决不了。大量的信息都储存在手机里,使得其中包含大量个人隐私,私密性更强,一旦丢失后果十分严重。
现今将手机称为人类的一个“器官”一点都不足为过。许多人的手机真的从来没有离开手过,等车的时候看,排队的时候看,俨然已经成为屏幕的奴隶。
有些人低头族还在为自己辩解道,手机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于这点我并不否认。但我认为他所能提供的东西还是很有限。
当你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来了条微信。大多数人会忍不住好奇去点开,等再回过头看文章已是十分钟之后了。这样间断性的学习有何效率可言,看完正篇文章要花费正常两倍的时间,而且有印象的不过百分之二三十。
手机不再是一种沟通和消遣的工具,它变成了一个恶魔,让人们离不开它,它操控着人们的生活起居,让人们为手机而活。
这是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也是令我们上瘾的时代。
我们不应被事物所控制,要从内心开始来解脱这种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