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她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有过一段阿勒泰牧场上的生活经历。我也是新疆人,我虽然从小生长在城市,但是那整片的牧场与草原却是扎根灵魂深处的根,令我魂牵梦萦。
我出远门从来都要在身旁带一本李娟的书,仿佛背上它,我就与家乡之间练起了一根实实在在的线,不是那种要用心去回忆去铭记的,而是可以轻易拿起和放下的,实实在在的联系。
李娟的书对我而言是某种记忆载体。我还记得我所读第一本李娟——《阿勒泰的角落》,是在我初二时,我当时的八年挚友送我的礼物,她说她真的很喜欢李娟,这本《阿勒泰的角落》她家有四五本不同的版本,于是我也翻开书页,走进了李娟的牧场,虽然到了今天我已与挚友走散,但是看到《阿勒泰》我就会想起那段两小无猜的时光;还有,我初三贪玩,在临近中考百天还不知道认真学习,在语文课上偷偷翻看李娟的《冬牧场》,差点被老师收走;在我高三即将高考的前几天,因为压力大睡不好觉,我的妈妈坐在我的床头,像小时候一样给我念书哄我入睡,念得是那本《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我安然入睡。
这个学期离家,我带上了这本《遥远的向日葵地》。这本书由48篇短篇散文组成,每一篇都生机盎然,但是与我之前所读好像又有所不同。
在这本书里,李娟文字更加厚重,有更多的关于人的孤独的遐想。她看到妈妈走在无边的葵花地里,身后拖拽着影子,那长长的阴影,让她看到妈妈“像是全世界负荷最重的人,最疲惫的人”。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李娟妈妈承包的土地,主角是妈妈,也是李娟,还是她们家养的猫猫狗狗,鸡鸭兔子,更是关于大地、关于万物的,关于人的。
在荒野里,一个人守着一百多亩地,当然是孤独的。李娟曾在别人文章里写过一个男人,站在她家门口看她费劲地做拉面,看得她极其恼火,后来她做好了饭送到地里,回家时路过别人的家,也心生了想站在那里看人家的生活的念想,最后一句是“真寂寞啊”。
人迹罕至之处,孤独和寂寞总是如影相随吧。《遥远的向日葵地》里,有一篇专门写了《孤独》。在戈壁滩上,走一个小时也遇不到一个人,“如同走了千百万年也没遇到一个人……四面八方空空荡荡。站在大地上,仿佛千万年后独自返回地球。”
她写风,写留下唯一的人的踪迹的向日葵地,写石头,写丢手机又失而复得,写洗澡……因为她的文字,也让我们看到那独特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孤独所在。
我喜欢三毛,又喜欢李娟,总觉得她们有相似之处。三毛写花草月亮淡淡的哀愁还有一大把黄沙,李娟呢?她的文章更丰满,没有淡淡的哀愁,没有自哀自怨。
我每次看到她对于外婆去世的描写都会流眼泪,她说
忍不住再一次猜测她为什么会死,为什么舍得离去……
外婆你看,你放弃的世界丝毫没有变化。你最迷恋的亮堂堂的盛况年年准时到来,毫不迟疑。
那么外婆,死亡又是怎样眩目的金色呢?
我流泪,然后留下一声叹息。
李娟的文字总是金灿灿的,看书仿佛就能闻到干燥清爽的风,可以看大无边无际的草原和蓝天,可以自由自在地奔驰在天地之间,她的文字总是这般有生命力的。
我今天碰巧有些想家,很合适读读李娟,读完更想,但是不再心烦意乱,家乡稳稳地被我安置在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