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方正温老师的特别安排和人大罗老师的细致介绍!❤
他们主讲实验课的有罗老师(报纸)、许建平老师(新闻图片)、孙老师(摄影)等三个老师。
软件类教学情况
只讲8课时,共4次课,告诉你入门的路径,知道软件的基本功能怎么做;后面全是学生动手。
主要讲飞翔6.0,飞腾5.4。
实验室情况
二楼是平面编辑实验室和工作岛;
三楼是录播和录音实验室、大演播室(可以直接实现虚拟场景)、线性编辑实验室等。
此外,他们还跟方正合作建立了桌面虚拟化教学实验平台(可惜未能展示)。(中国政法大学是建了智能教室)
实验室主要是完成工作坊的课程。
实验室的使用有专门的管理系统,可以在线预约、审批、管理。
设备的借用主要有两个要求:匹配老师的课程要求;具备使用资质(有使用该设备的基本知识)。
大机房40几个机位。楼上小机房四五台机器,学生一般都借小机房。
实验室的使用不需要老师跟着,主要有助教坐班,设备借还手续都由学生助教管理。开放时间从周一到周日,早八点到晚十点。
最有特色的教学改革:跨媒体工作坊
——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名称)
人大没有实训课课时和比例的要求,但对学生培养的动手能力有要求。
以作品为导向。
共有十五个左右工作坊,每个接收学生不超过二十人。
工作坊内容:有的老师在外面有资源的,把项目任务拿过来让学生参与;有专门辅导参赛的;
对教师要求很高,不断更新知识的压力也很大,倒逼老师每年要不断进修、不断参加培训,甚至自掏腰包请私人指导,以胜任课程要求。
课程设置
制度上的规范性和制度内的灵活性都有。
学分要求比大部分同类院校都少。
他们实行跨媒体改革项目是从09年就开始策划,策划了三年。从2010级学生开始实施。
1.大一上“信息传播基础技术”(2学分)(全年级所有学生的基础课,是对相关技术、设备的入门课)学院每年招收学生200以内,一般150-160左右。
2.大二分专业,就可以进入“工作坊”(专业必修课,1学分)。每学期大概十个左右老师开设。学期初第一周会有一个类似招聘的“宣讲会”,填写申请表(基本信息、三个志愿、个人自我介绍)。
开工作坊课的老师十个左右。
工作坊没有固定的课时和授课内容,虽然上交学校的计划中有相关内容,但其实执行起来十分灵活。主要目的就是分成小微班级,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动手能力。
由于人大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规定,所有专业课都压缩学分了,没有大学分课程,采写编评等核心课程也一律2学分。砍去的部分内容就变成了实践性的“工作坊”。
以前是学习两到三个工作坊,现在课程压缩,只学一个工作坊课程。
3.大三进入“跨媒体作品大赛”(1学分,已经七届了)
——每个本科生必须独立参与。得奖的鼓励很有力,保研有加分。一等奖奖金1000。要求内容要全原创。至少要求具备三种媒介形式。
——没有指导老师,完全是独立完成。但学期初会邀请评奖嘉宾(高层次的各类媒体,视音频、图片的)做四五场讲座,让大家明白评奖标准。另外会给他们看往年获奖作品。
4.大四除了个别专业第一学期初有少量课程外,基本不安排上课,全部都是外出实习和做毕业论文。
新媒体方面的教学理念——妥善看待“技术”
新闻理念还是第一位的。学生通常都对技术更有兴趣更痴迷,因为有作品,有成就感,有显示性。而理念类的东西学了半天,不知道对自己有啥用。但读大学,不能只是学会用几个软件而已。他们现在想做的是要把整天泡在实验室剪片子的学生拉回书桌前,也能静心读读书。
罗老师说:对社会和对作品样态的认知是最重要的,工具都是次要的。技术既要推广,但也不能让学生只沉迷于实验室。
就如昨天下午周勇副院长说的:技术应服务于内容,不为炫技。最基本的传播方式仍然是文字,所以写作能力是最基本的; 新闻业最终还是要拼情怀——说到底就是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力。这关乎作品的格局,关注事物的视角不要太过自我,新闻人需要有家国情怀,有社会担当。人大新闻学院的根在“新闻”。
杂感余绪
1.好的大学意味着更大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
人大新闻学院也有学生的自办报纸——《新闻周报》,是在完全没有指导老师的情况下自行完成,每期印数3000左右。学生也会自己去拉广告,自己办发行,这些与我们学生的自办报纸、自办刊物无异。但有个很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学生报刊依赖学院拨款,他们的报纸则是利用南方报业提供的奖学金资助。
同样是举办学生的编辑技能竞赛,我们是自己专业或学院的老师参与评比。人大有在京高校的知名学者和一流媒体的行业专家做赛前讲座和比赛评委。
他们的“工作坊”承接着各种项目,已不是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小打小闹;他们的学生作品也可以直接输出到各类主流媒体;他们学生的作品无论是通过高级别的大赛、各类项目还是自己学校组织的比赛,由于有主流媒体的参与,更容易被业界看到、关注到,也就更容易获得高品质的工作邀约……
我这么说绝非要长人威风、灭己志气,而是希望我们老师更有意识地提升实力、积累资源,而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更踏实努力地打磨本领,更积极主动地争取机会,让自己有更多“被看到”的舞台。
2.温文谦和、与人为善的待人之风尽显名校风采
昨天下午散会后,想趁便旁听时殷弘(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晚上在明德商学楼的讲座《特朗普与世界和中国》,没想到过去才发现要刷卡进门。于是跟门卫大叔讲我想进去听个讲座,门卫二话没说和善地刷卡放我进去了。
到了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教室后面也站满了人,我只好贴墙站在教室侧面。这时,坐在后面的女生对我招手示意,我以为是我挡住她了,向她致歉,谁知她靠近我小声说说:“我是想告诉你,旁边的教室有活动桌子,你可以搬把椅子来坐我旁边。”
讲座后离开,恰巧门卫不在,于是站在门禁边等。这时,走来一个男生帮我按了侧门的按钮,很绅士地推门礼让我出去,说:“出门可以不用刷卡,走这里就行。”然后,他就转身回去了。原来,是路过时特意拐过来为我这个“初来乍到者”开门引路啊。
这三个小细节顿时让我对人大好感骤升!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一个人的层次与涵养,就体现在这待人接物的细枝末节中。
今天参观新闻学院,接待我们的罗老师也很温文尔雅,聪慧又不失亲和力。她讲解得很细致耐心,对大家的提问也是知无不言。以人大新闻学院在学科内的地位,以及他们在教学改革方面多年探索的经验,绝对是我们这几个参观院校的楷模,但当她提出希望以后能到别的学校交流学习时,你不会觉得话里有一丝半点的客套与敷衍,因为在近两小时的相处中,她的谦和真诚已通过一个个小细节传递到你的感知中。
这一点,我近两年重返南大时也颇有体会:在南大,我以区区学生身份去学校多个行政部门办事,基本都受到温和客气的接待,绝无仰人鼻息之虞,亦无爱答不理之冷遇,这待遇甚至比自己以教师身份在单位某些部门的待遇还好些。
这让我再次感觉到:好大学的真正含金量不仅是有高楼与大师,不仅是有充沛的资金和更好的资源,更体现在这些内化在人的气质与精神中品质上。
所以,看一所大学是不是真的优秀,要看它培养出的人是否是人格健全、精神自由、富于涵养的。如果不是,上述所有资源就不过是虚置了。同理,如果能持续“育化”出高品质的人,即使名不见经传的高校也就具备了“名校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