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群山穿行,行四十余分钟,到达小七孔景区停车场。
眺望偌大的售票大楼,聚集的人群让我们震惊。进入售票大厅,更是人潮涌动,每个售票口都排起了长龙。东瞅西望,摸不着门儿。来到问询处,知晓可以手机购票。忙扫二维码,关注,一看订票选项,若只订门票,要五小时才能生效,如果买门票和观光车票的话,方可立刻生效,并取票。
为免排队之苦,多换取一点游览时间,遂果断在微信上购票。从订票开始,到拿到票,一分钟不到。于是直奔入口,转过弯,排队等候景区观光车。
气温渐渐升高,沿着导行栅栏缓缓前行。不一会儿,衣服就湿了。车从东门开到西门,四十多分钟后,到了第一个景点聚龙潭,这里的潭水呈淡蓝色,象一个蓝色的梦,在青山之中缓缓流淌,潭水流经闸门。水翻涌而下,溅起雪白的浪花。沿着石阶下到山溪身边,掬一捧淡蓝的溪水,却是清澈透明的,水凉凉地,从手间滑落,顺着溪流,向下飞奔。游人沿着林阴小道前行,观景拍照,这里溪水悠然,修竹俊挺,山林蓊郁,蝉声绵绵。
不远处的河段可以划橡皮艇,往下至鸳鸯湖。但所有背包及物品均需寄存,由工作人员将物品送至下一景点,考虑衣服沾湿后穿着难受,遂放弃划橡皮艇,搭乘景区汽车前行。虽说只有五分钟车程,然徒步则大汗淋漓。这不,排队候车之时,许多游客的衣服便湿透了。
鸳鸯湖,两个大湖连通四个小湖,来此景点,若不划船,就只能看到靠路边的一个湖,几分钟就看透。有的游客在此懒得下车,直接奔下一个景点。
我们选择划船,穿好金黄色的救生衣。挑一支较轻的船桨,上了船,向湖中央划去,出发不久,被撞了好几次。划船的人空有热情与蛮力,完全没有划船的经验与技术,有的船一直原处转圈,就是不向前行;有的左一扭右一拐,扭着猫步前行;有的像开碰碰船,一路上“砰砰”声不绝。被撞几次后,渐渐知晓一点门道,船要直行,关键是两边划桨力度大致均衡。后又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如船头向哪侧偏转,同侧的人就要加力划,异侧的同伴也可把桨从后向前划一两下,待船头一拨正,便同时都向后划,如果两侧同伴配合不好,船头极易偏转航向。于是,常见到有的船像喝醉了酒似的,东摇西晃;有的船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窜,为害众船。有一家人最可乐,一家三口,妈妈忙着给父子俩拍照,父子俩干劲倍增,儿子不是爸爸的对手,很快,在爸爸的奋力拼搏下,船很快窜进了草丛,惹得旁人窃笑不已,至于他们怎么退出来,不得而知。还有一家子,爸爸指挥着儿子划船,可儿子玩心正盛,常常弃桨玩水,害得爸爸只好左一桨右一桨地划船,累得满头大汗,船仍以媲美乌龟般的速度在湖中蜗行。有一船美女,央我们用船桨帮他们拨一下船头,他们被别的船挤得调了头,不知怎么调回船头。这湖上划船的趣事,实在是太多了,这让划船变得更有滋味。
我们脱离了乱船的纠缠,向右折进一个小湖,经过一段仄仄的水道,眼前豁然开朗,前方一片树林从湖中冒出,划入其间,犹如漫步林中一般,说其是水上森林,一点也不为过。
船入林中,我们停桨止划,船在林中飘荡,一漾一漾地,阳光穿过密叶的间隙,在湖面投下块块碎金,再映射上林间,顿时上下摇曳闪烁,湖林生辉。微闭眼,静享此刻风光,自己仿佛是一片被太阳遗落的波光,随清波而浅浅跃动……
乘坐景区车,我们来到“水上森林”。其特别之处在于无数树木生长于河谷中,水从河谷中流淌,长年累月,将河谷中的泥土冲刷得干干净净,但乔木灌木仍生长于石隙之中。树枝在上空欹斜交织,织成一层绿色的屏障。有的石块间罅隙较大,水便从隙缝间流走,再安置一些石条、石凳,人在树林中穿梭前往,脚下是潺潺的清流,头顶是绿屏,任烈日当空朗照,林间总是凉爽宜人。兴起的游客,索性脱鞋赤脚涉水,边走边玩,仿佛一下回到童年时代。经过近四十分钟的步行,我们来下一个乘车点。
车沿着河边驰行,哗哗的跌水声一路相伴。这一段景区修建有步行栈道,若体力与时间允许,可从东门入景区步行至西门,逆水而行,逐级赏玩,几十级跌水瀑布供人一路玩赏,那才是极美的享受。可惜,时间不允许。路过拉雅瀑布时,司机只略略提了一句,我们先听见隆隆的水声,再见一道飞瀑从车顶上方一掠而过。约五分钟左右,车终于停在了我们慕名已久的“小七孔桥”,桥的四周满是游客,大家纷纷抢占好位置,或自拍,或他拍,桥上更是挤满了人。我有点担心,那纤瘦的小七孔洞桥能承受住这么多人的重量吗?桥下的水依然不动声色地向下奔流,也许,它们早已见惯不惊。
当我再一次乘上大车驶离大山时,小七孔景区渐渐后退,最后隐没在大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