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于:教育在线论坛2008.5.19《四川地震受难的同胞,安息吧——教育在线及新教育悼念帖》。
相关链接:《绿色方舟——新教育灾后教育重建援助小组行动记录》(此处有漫长而充满细节的援助现场,若链接失效,复制标题百度后可以看到。)
干国祥按语:
悼词是地震后我代表几个团队而拟写的,写成后,大家都表示代表了他们的心愿和心声。
后来童喜喜曾在2012年版本的文章《心上新北川》中写到(我以为那时候的她还是能明白我的):
2012年2月,内蒙罕台,在那边陲小镇的新教育实验小学里,干国祥老师郑重地对我说:“北川实验区要举办开放周,徐正富校长你知道吧?他邀请我去,可我实在不能去了……喜喜,你代表我去吧,我已经跟徐校长推荐过你。你带着你的团队,一起去。”
我大喜过望,自是毫不犹豫、满口答应。
回过神,却是伤感——
看过帖子自然知道,
对干老师而言,北川是个特别的地方,甚至,或许是他生命中从未愈合的伤口。而阳光与风雨,都透过伤口的裂隙进入灵魂,正如他说过的那样:“我的身体是地震后累'垮’的,至今没有复原;我的精神是地震后坚定到再不可动摇的。人生的故事,有时候非常微妙。”
当他在震后带领新教育研究中心那个“魔鬼团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帐篷学校里以新教育为孩子疗伤,也在这片废墟上,深深埋下了自己梦想的种子:“我们这些依然存活的人们,将努力——赡养你们留下的父亲和母亲,照顾你们留下的兄弟和姐妹,抚育你们留下的儿子与女儿;我们将让你们的孩子们,你们的绵绵不息的后人,依然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生生不息,歌唱不息……”
可是,如今兼任校长与三年级数学老师的干老师,除了精力有限外,看着他,想着他说的“可我实在不能去了”,我更是忍不住担忧地猜想,只怕他单薄的身体,也难于承受北川的又一次冲击与洗礼吧……
悼词原文:
当大地渐渐恢复平静,我们的心灵却再也不能回复到往昔——血肉同胞的伤亡,美丽山川的破碎,英雄战士无奈的眼泪,幸存孩子未知的未来,以及灾难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捐献的同胞的鲜血,那些捐献的同胞的汗水,那些捐献的同胞的眼泪,那些捐献的同胞的愤怒与悲伤,尤其是,那些捐献在现场抗灾、救灾的同胞的生命……它们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生命,我们历史中沉重的部分,从2008年5月12日14时开始,它们像一把尖锐的刀子,一天又一天,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把一张照片又一张照片,一个画面又一个画面,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永远地刻在我们柔软的心里,刻成我们终身难以释怀的悲痛。
死难的同胞们,纵然我们不能一一念及你们的名字,纵然我们不能一一想起你们的面容,但是我们不会忘却你们,因为你们和我们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当大地渐渐恢复平静,沉睡在大地深处的同胞,安息吧。
——这是你们的家园,这是生你养你怜你疼你今天也将你吞噬的大地;对于大地的神秘,对于命运的神秘,对于我们生命的神秘,无论是逝去的你,还是侥幸活着的我们,让我们继续保持那古老的敬畏。
当你们回到大地深处,加入祖先们的行列;当灾难平息,成为历史,成为人类共同的恒久记忆。我们,我们依然存活的人们,除了难以释怀的悲痛,除了难以忘却的怀念,我们这些依然存活的人们,将努力——
赡养你们留下的父亲和母亲,照顾你们留下的兄弟和姐妹,抚育你们留下的儿子与女儿。
我们将让曾经美丽的你们的家园,重新拥有蓝天、白云、清澈的河流和郁郁葱葱的树木;
我们将让曾经飘荡的歌声,依然在你们的亲人中间,依然在你们的村寨与城市上空回荡;
我们将让你们的孩子们,你们的绵绵不息的后人,依然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生生不息,歌唱不息……
安息吧,同胞。
而明天,我们还会笑对生活,虽然在我们的笑声里,将永远有着今天悲痛的回音,有着对你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眷恋。
悼念人:
教育在线网友
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研究院
江苏昌明新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