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当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疑惑。于我而言,童年是一段时光,每个人都会拥有的一种状态,是人的一种自然状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真的会消逝吗?如果会,又为何会消逝呢?带着满心的疑惑,借着这次机会,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它的第一部分并没有开门见山地解答我的疑惑,而是从童年的发明开始研究。本书以童年是社会产物,而不是生物需要作为开头,这几乎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论题,但是,紧接着的几章内容让这个论题变得十分有说服力。作者从希腊开始追溯,对于“童年”这一概念,希腊人是模棱两可的,后来,无论是罗马帝国时期,还是欧洲的黑暗时代,中世纪,童年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这时,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和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分享着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没有“童年”。到了十五世纪中叶以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新成人的概念。印刷机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确立了全新的成年概念。传播技术的变化,让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知识差距,文化鸿沟出现,“童年”诞生了。随后,童年进入了“incunabula”,即摇篮期。这时候的中上阶层对儿童有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他们学习,对儿童进行分离和保护。而这时,性关系、金钱、暴力等成为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秘密,儿童和成人之间越来越有区别。但是,此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成年人让儿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文化的成人,这也埋下了童年消逝的种子——走向成人。
对我来说,这一部分的理解并不简单,它并不是简单地梳理童年的历史,而是从各个方面论证童年的形态与产生。这里的“童年”已不同于我理解的童年,阅读时让我总是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但是,随后的第二部分内容却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童年的消逝就发生在我身边。
电报的发明是童年消逝的开端,电报让信息变得无法控制,改变了儿童所能共享的信息,而电视时代的到来,让儿童和成年人界限的历史根基破坏殆尽。一览无余的媒介,成人化的儿童,新兴的社会结构模式开始形成,童年的“消逝”不可避免。对此,我有深刻感触。一个个电视机,像是一个个潘多拉魔盒,电视打开了儿童通往成人身后后台的视窗。战争、暴力、性关系、犯罪......儿童接触到了秘藏着的成人信息,被迫进入成人的世界,被逐出“儿童乐园”。而更为可悲的是,在网络时代,这种童年的消逝更为明显和快速。互联网的低龄化,少年犯罪案件率的升高都在警示着我们。
尽管本书用了大量篇章叙述“童年”,但是,本书的意义却又不止于此。本书后面章节的内容在叙述童年的消逝的同时也讲述了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人们的智力趋向单一化,政治、经济、教育等蜕变为幼稚肤浅的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如何阻止童年的消逝,如何去阻止人类精神文化的枯萎,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我们能够找到解决方法吗?就目前来看,答案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