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朋友取经:“为什么你能拍那么多好看的照片?”一时之间,竟也不知如何作答,可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天不拍点不记录点,就觉得缺了啥。于是看到了,觉得好看了,手机一举就会拍下,再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通过修图软件做些微调,放在在朋友圈里,还得信手涂抹点文字,这才会心满意足。
这样轻松的说辞或许颇为凡尔赛,毕竟无论拍照还是行文,于许多人而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确实如此,朋友圈里可查到的记录,最早来自于2013年2月,而在此之前,博客亦是我多年耕耘的田园。身为不那么循规蹈矩的语文老师,旅行读书行文摄影音乐体育……我都有所涉略。其实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厚,有感而发也是水到渠成。
老的人教版曾收录了毕淑敏的文章《提醒幸福》,作品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导人们思考幸福的本质——幸福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美好瞬间。可惜现实世界里,人们常常在幸福的金马车驶过后,才会捡起地上金马鬃毛:原来幸福也曾降临到自己身边——人性使然,人们对于苦痛记忆犹新,而生在福中常常却不知福。那么,于我而言日常的记录,何尝不是一种“提醒幸福”!
于是,我的朋友圈便成了生活记事本,琐琐碎碎,细小美好:一日三餐,灯火温暖,高天流云,花开花落,成长足迹,亲情友情,人生思考……一路收纳,你会发现,可记录的东西竟然如此之多,朋友圈就像一个百宝箱,不辞辛劳地帮我把捡拾起来小确幸一一收藏,留待岁月去酿成美酒。
现在回头翻看,最初的配图大多盗来的,内容亦多为三言两语,还有大量转发别人的东西,想来最初的我也是囊中羞涩的,可就是这样一年两年三年不停记录,你就会发现图片质量提高了,文字内容丰富了,自己的东西开始越来越多,点赞的人数也渐渐多起来了。
最初会得朋友圈像一个舞台,你展示的一切都像是舞台上的节目,有些人是精心准备的大戏,而有些人则主打一个原生态。我也曾痴迷过大戏的灯红酒绿,发圈的时候会考虑自己的人设,会奢望别人关注点赞,后来才明白,这样涂抹装扮,着实是累了自己,也叨扰了别人——朋友圈其实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栽种什么出于你的本心。既然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不常想一二?你用朋友圈记录琐碎美好,同频的人自然会常来坐坐,嫌弃屏蔽取关也很正常,人生在世,哪有人人都是朋友之理?
退休之前,我的朋友圈里最常见的是学生、猫狗、四季风光,花花草草。退休之后,闲暇多了,这个春天忙着东奔西走,四处沾花惹草,自然大美,忍不住又拍又扯又写,忍不住朋友圈里发发发,难免让人“羡慕嫉妒恨”,如不喜欢,大可自行屏蔽,因为世间太美,而我只想把眼里的美好记录下来,把我悟到的道理呈现出来。
刚才美妈询问今日行程,末了告知“就喜欢看你的朋友圈”,我赶紧回了一个“[抱拳]”,虽说这里是我的自留地,是我追寻的理想国,但能一路坚持,除了心底的热爱,肯定少不了朋友们的呵护扶持。
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的“喜欢”,有空欢迎常来转转。
亲爱的朋友,也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理想国,因为幸福,真的需要时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