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器官,它担负着身体正常运行的重要职能。个人的意识是由大脑产生,我们所有的意识活动都是基于大脑的功能。大脑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器官,却也是认知与研究最晚开始的器官。在技术不成熟的过去,人类并不愿意冒着极大的风险去选择将人的大脑“打开”去研究大脑运作的奥秘,所以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意识这种间接的手段去了解大脑。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脑CT,核磁共振,脑电图等先进技术的相继出现,人类才正式获得了研究大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方便手段,而“脑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而诞生的目的便是去打开大脑的黑箱。
相信大家对于黑客帝国的电影非常的熟悉,通过一根插入栓将人的意识同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尽管是艺术作品中的一些科幻设置,却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原型,也就是“脑机接口”技术,这项技术也是现在对于脑科学方面探索的主流。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著名的科学家霍金由于患有“渐冻症”,无法开口说话,而为了让他说话,科学家们就将他的大脑同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意识像计算机发出特定的语言信息指令,然后在转换成声音使得说话以及思想交流成为了可能。
在绝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可能觉得这与我们一般人的生活都非常的遥远,又或者太科幻还没到运用的时候,如果是这么想的话,我们就需要多了解关于大脑研究的动态了。
人类对于脑科学的探索从20世纪便已经开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成果便是由罗杰斯佩里博士提出的注明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这是人类对于大脑功能认知的重大突破。而进入到21世纪之后脑科学的研究进入到了新的“爆发期”,从研究需求来看,不再是个别科学家或者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在进行,是直接从国家层面作为主导。
美国奥巴马总统在2013年就宣布了未来的国家层面的脑计划,并投入45亿美元在其中,而在2018年美国商务部的最新禁出口名单中,就明确指出,禁止将于脑科学研究有关的技术成果出口及对外输出,这也意味着即使是美国的盟友依然无法共享这项技术福利。
美国的动作是比较快,比较大的,而就在美国宣布完自己的脑计划以后,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相继公布自己国家的计划。
我们中国对于脑科学方面的研究是整个国家的领导高层都是相当重视的,最早可以追溯至“863计划”,随意在1986年,中国便已经跻身到了脑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脑科学也是相当的重视,为此考察了国内顶尖的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而直至“十三五”规划提出以后,正式将脑科学列入“2030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就其愿景来说便是期望通过未来15年的发展研究,将中国在脑科学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平进入到世界前列。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脑计划,其基本的研究方向都是围绕“神经认知原理”,以及应用与发展“人工智能与类脑智能”。所以,那些但凡是有能力的国家都要去研究大脑,这跟未来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就“神经认知原理”来说,它还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促进教育的发展。也因此在未来谁掌握了脑科学这个战略制高点,谁就掌握了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发展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