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小外甥对话,他常常会说,“这个我不会啊”。
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他总是习惯性的说自己不会。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就是害怕。
对与错,在这方面他还没有太多的意识。他内心恐惧自己并不能完全描述的清楚,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是充满着恐惧的状态。
读完《勇敢的本》这本儿童读物时,是准备和他一起阅读,试图引导他敢于面对新事物,从内心开始变得勇敢起来,对这个世界多一些探索,而不是回避。
《勇敢的本》主人公本是一个小男孩,他号称自己是“胆小鬼”,因为:面包房买面包时,有人插队,他不敢说话;他不敢穿自己喜欢的花背带裤;晚上听到奇怪响声的时候,他总是认为那是幽灵的声音。
意识到内心恐惧时,本是怎么做的呢?
在面对这一切的害怕时,本没有逃避,他知道自己应该战胜这些恐惧,所以他自己选择想办法解决问题(本真的是一个勇敢、独立、敢于寻找解决办法的小男孩)。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小孩,和小孩一起回想TA自己曾经害怕的事情、曾经担心的地方,这样有益于他们自己思考、独自寻找问题。
有一天,本找到了一则关于“神奇魔法树”的广告,他迫切的想要解决自己“胆小”的问题。于是立刻打电话给魔法树,约定第二天见面。
哦,本不仅是个勇敢的小男孩,还是一个守信用的人。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如约到了森林。他记住了魔法树在电话里面讲的话—-魔法树里面的古怪精灵是不会伤害他的。
当本独自走在通往魔法树的路上,一路上遇到了可怕的喷火龙、巨大的食人蜘蛛、奇丑无比的女巫以及好几个骷髅头,没经过一段路遇到古怪精灵本还是被吓呆了,但他想起了魔幻树在电话里面告诉自己的话,他没有逃跑,他在内心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一路坚定的朝魔法树的方向走去。
最后,他来到魔幻树跟前,告诉了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魔幻树说,“你其实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啊”。
从此,本开始穿上了自己喜欢的花背带裤、面对插队的人他也敢于提醒他们、以及直面床底下其实根本不存在的幽灵。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小孩子来回答,“究竟是谁让本战胜了恐惧呢”?
《勇敢的本》这本儿童绘本中魔法树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小男孩本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人,而喷火龙、巨大食人蜘蛛、女巫以及骷髅头都是他一路上会遇到的困难,还有他平时不敢穿的花背带裤、面对别人插队时他不敢发声则是他内心的恐惧。
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通过引导告诉孩子:面对恐惧不可怕,怕的是我们自己不敢直视这些困难、自己不愿意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本没有想办法解决,那么恐惧就会一直在他心里,也会为他的生活带来沉重的内心负担。当他成长为一个大男孩的时候,这些问题有可能愈演愈烈。
面对自己的“小珍珠”,他们在刚开始面向外面的世界时,总是充满着小心翼翼,带有好奇的眼睛去探索这个世界,但与此依然会产生恐惧。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勇敢”、“胆小鬼一个”,从内心摒弃不耐烦的态度,告诉自己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适当的引导孩子,与孩子一同探索他们成长的世界。
不要说小孩了,其实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在面对新鲜事物时也会产生恐惧心理,只是我们在权衡之后,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战胜恐惧继续坚持还是选择将不适合部分剃除掉。
《勇敢的本》书中的配图也是很讲究,巨大的喷火龙、奇丑无比的女巫…在插画师的笔下从感官上看没有那么害怕,丰富的色彩充满着探索的味道、图画书研究者方卫平教授这样评价“这些线条赋予给故事里的所有行动者以一种稳定的安全感,也使得其中各个恐怖意象所造成的威胁看上去始终停留在形象自身之内,继而延伸到同样由轮廓保护着的本的身上”。故事里的恐惧化身经过插图作者的配图,是不会让小朋友在画面上感到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