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三角关系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人到中年时期,人格日趋成熟和稳定,想要收获幸福与成功,必须要平衡好自己充当的三个角色——社会职业角色、家庭情感角色和自我。
这三种角色,就像支撑铜鼎的三只脚,只有做好每个角色,人的情绪才会如千斤鼎那样稳定,缺少哪只脚都会使人生失去平衡。
譬如有的人只专注于一种角色,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社会职业角色里,这类人往往变成我们眼中的工作狂;
而有的人只专心于家庭情感角色,比如全职的家庭妇女,她的精力全部放在家庭琐事上,很少顾及其他两种角色,容易偏执;
还有一类人缺乏自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随着大众随波逐流,做着社会要求他们做的事,没有心内的追逐,鲜有梦想。
不要小看这三种关系,这三种角色没有做好,直接会影响到人生后半段的生活品质。
年轻时,你所做的一切事情,看似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最后都会归于一个抽屉,一个由你主动创造的世界。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不断地积累过程,让自己的生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荫蔽自己和他人。
你有没有想过,人终会老去,而当你渐渐走入老年生活时,你会是哪种类型的老人?
说来很残酷,老年时期是一个渐渐丧失的过程,丧失的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社会角色、经济基础等,在这个时期三角关系就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来。
社会职业角色失去是在退休之后,这对一个人的创伤挺大,好像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家庭情感角色一旦有所失,就完全失去了精神的支撑,人也可在瞬间没了依靠;归于自己有时间的老年生活,却因为有的人没有建立自我,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所以终日里渐感寂寞,不能独立自主地存在。
不是享受每一天可以创造的快乐,而是度日如年的无力感,长期下去,人的精神就会变得很空虚,有的便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控制子女的生活起居上。
因为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面对着年老,面对着生命的催促,老年人的态度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差异。
有些自主型的老年人一样往常,以一种智慧性独立体存在着,有自己的喜好,还可以将自己的智慧所给给予给他人;
有的变成一种控制、抱怨型存在,工作时管他人,退休时管家人,将自己投放在外界的欲望投放到自己的家庭里,弄得家庭极不和谐;
还有的是以愤怒、绝望型的存在着,对面临生命终结的恐惧,对生活的绝望,没有动力去创造新的生活。
子女应该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更深的陪伴,抚慰他们的心理,帮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找到自己的信仰。但是,人生而独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任何人去生活,无论哪个年龄阶段,都不可以丢失自己的生活热情,也不能随意丢失行使生命的主权。
我们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支点,做好总有一天终要老去的心理准备。我们内心的巨大能量,到老了要将它们找出来。
事实上,真的有很多人将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在众多的类型中,我最欣赏,也最想成为的是自主独立型的老人。独立型的老人,他们只是年龄增大而已,但岁月并没有夺去他们那颗积极年轻的心。
看到过很多不同生活方式的老人,身边常见的是操劳一生,年老时依然为子女生活操心不已的老人,生活不算热闹,很多时候甚至不知道做什么。话他人家长里短,评判各种是非,也算常见。
所以,有时我不明白有些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出来的小孩,为什么他们从小就很爱报怨、自私或者爱骂人,背后折射出的一定是一种家庭关系,还有大人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学当实习记者的那段期间,我也采访过很多老年人。他们生活在小城市,但是这并不局限他们的生活狭隘。
我采访的老年人个个健康爽朗,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一群共同喜好的朋友圈子。有的投身于画画,有的投身于书法,有的善长于根雕……他们也热爱分享,有一位老者将自己画的一幅山水画送给我,并且为我题字时,神采奕奕。
广场舞也是一种兴趣爱好啊。
我喜欢电影《实习生》里那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人,由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饰演。认识罗伯特·德尼罗的人,都知道让他名声大噪的《教父》,如今七十多岁的他塑造着与他年纪相仿名叫“本”的退休老人。
弗洛伊德说过:“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是爱情与工作。”而本已退休,妻子也在三年前去世。在退休的生活里,他不断寻找着新的事物去尝试,他环游了世界,学过高尔夫,下过厨房,学瑜伽,练习中文等等,但他更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一次招募中,因为他的优秀,成功地成为了一家企业的大龄实习生。每天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西服、领带、皮鞋穿得整整齐齐,复古的公文包里的文件放置得井然有序,虽已年老,却在人群之中,甚至在年轻人中也闪着耀眼的光芒。
我喜欢他高度的自律,早上闹钟响之前他已穿戴好,上班前对自己说声“Let’s make it happen”。在女上司遇到工作和情感的困难时,给予她处理的智慧,在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精神饱满而自信,与他的接近有一种平静与安全感。
在看过的电影里,我第一次觉得“优雅”“精致”这样词可以用在一个男性的老年人身上。七十岁开始的世界,其实和二十岁开始的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同,重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自己长期意志消沉。
在网上见过一个92岁的老太太Phyllis Sues,不,应该称呼她为老少女。看她的故事,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活着。
年轻的时候,她是一名芭蕾舞演员,50岁时开始设计自己的服装品牌;80岁的时候燃起对音乐的热情,开始学习钢琴和爵士演奏,之后成为了作曲家,还出了唱片;为了保持身材和大脑的活力,她每天要坚持运动,打网球、跳绳、荡秋千,这些都是她80岁之后才开始学的;83岁时开始学探戈,为了更好的舞蹈平衡,85岁时练起瑜伽……
在她这样的年纪里,仍然过着如此积极向上的生活,她说她的秘诀是:“我很早就明白,人要面对挑战,就需要有无畏,自律和极大的热情。”
她对年轻人的忠告是:“看看我,如果想说要做什么事已经太晚了之类的话,请你再好好思考一下!”
拥有积极的心态,就永远拥有着一颗年轻的心,未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自己去创造,一切都有可能。他们从不躲在某个角落,感慨着年老,抱怨着他人,依然可以为自己的明天热情地活着。
只要活着,每一天都可以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其实还有很多像这样的老年人,因为他们的阅历、智慧和对待生活的热情,在所有人的心中他们从来没有老去,而是越活越年轻,也越值得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仰慕。
他们永远有一颗年轻向上的心,不因为年老而放弃希望,明天和死亡不知哪个事先到来,他们智慧地选择了明天。
年轻时没有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或者想要去尝试的新事物,大半生的时间放在了养育儿女上,现在恰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刚好用来发展自己。
我们知道的摩西奶奶,她在晚年成为美国最著名和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之一。她一直生活在农场,在她77岁时开始作画,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引起轰动,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画画教育,但之后二十年创作的1600多幅画作中,用她笔下明亮的色彩给人家带来着希望。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知道了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很多人总爱说已经太晚了,实际上对于一个生活的追求者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都是及时的。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股能量,不管是年老时,还是我们年轻时,都应该将它找出来。每天主动地去寻找快乐,创造自己的生活。无论哪个年龄,都不要在精神上倦怠,生活在这个世上,是一件有希望的事。
永远不要放弃鲜活的活力,永远不要放弃自我,年龄大了,刚好可以任性做自己了,还在乎别人什么眼光。从外表到内在,从容优雅,朝气大方。
**
**
**
**
【给不完美世界的情书】第四十六封 ,写给年老。
这样的态度,我们年轻人是不是该多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