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英在《上了年纪的禅思》一书中,深情地述说了作家、翻译家、评论家的傅雷先生,“他一生事无巨细都要求自己做得一丝不苟尽善尽美;直至1966年9月3日为了维护人的尊严,人格永恒的美,他以自己和爱妻的生命一笔一画纤微精细地描绘了摄魂夺魄的一分种――傅雷宅舍的地板上,铺着铺被,以免被蹬倒板凳弄出响惊醒邻居,夫人已经倒在地上,傅雷凛然笔挺的身躯正被从窗架吊着的绳套里放脱下来,晨光晕润画面一角;没织完的天蓝绒绒团团和琴弦般的线丝丝。”这凄美、壮烈的一幕,定格在我的脑海。特别是临终前,还怕惊醒邻居,这是怎样的心啊!铺上铺被,减少动静,这一细节太感人了,太难忘了。这一切,就是一个有高度修养的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他真的不该离去。他的心太善良了。4月24日听广播中讲:一个外交官,在欧洲工作多年,深感人家素质高。德国一个女人,遇到红灯时,街上没有人和车,她也没有闯红灯。她想的是,楼上如果有孩子看到闯红灯,会留下不良印象。因此她坚持红灯时不走。看看人家想得多远啊!不图自己一时的快乐,而是考虑对后代的影响。在国外,汽车司机一定考虑行人的安全。行人一定要过斑马线。各自遵守自己的规距。中国,北京,人们只顾自己。这样是绝对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