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协议,实现了全球信息传递高速低成本的传输,而有一类特殊的信息——货币则无法在上面进行高速传输。本质原因在于,传统互联网是信息互联网,而不是价值互联网。
在这个“信息互联网”上,所有传递的信息都是可以高效传播和复制的,从而构成互联网的基础协议——TCP/IP。在容许一定错误率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传递或者复制到目标地址。而当时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渴求”信息的时代,只要能将信息快速传播和复制就实现了我们最基本的需求。从此,我们通过“信息互联网”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整个互联网上的信息开始以几何式的速度增长,信息的复制和分享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
然而,随着互联网开始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我们发现有些信息是无法复制的,或者说复制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货币支付,我们不能把要支付的钱直接复制到对方账户上,而是一定要在付款账户上减去若干资金,然后在收款账户上增加若干资金。只有这样,这个支付行为才是有意义的,而不像新闻类信息,我们复制一份到新的网站上,就有了两份信息,可以让更多的人来进行分享。而这些不能分享,只能转移的信息,往往具有更大的价值,在它的背后需要有信用作背书,从而产生价值。因此,可以发现,我们的“信息互联网”非常善于处理“信息分享”,而不能解决“价值转移”或者说“信用”这件事情。
这里所谓的“价值转移”是指,在网络中以每个人都能够认可和确认的方式,将某一部分价值精确地从某一个地址转移到另一个地址,而且必须确保当价值转移后,原来的地址减少了被转移的部分,而新的地址增加了所转移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是货币资产,也可以是某种实体资产或者虚拟资产(包括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等)。而这种操作的结果必须获得所有参与方的认可,且其结果不能受到任何某一方的操纵。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发现,目前互联网本身的协议并不支持这个“价值转移”功能。互联网TCP/IP协议无法确认当信息发出去后本地的数据是否会精确改变,而某单点的数据篡改在现有的互联网系统中是很难被全网发现的。但是“价值转移”是金融系统的基础,而金融系统是人类生活的核心之一,因此下一代全球性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价值转移”的问题。
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使用中介系统来完成这样的“价值转移”行为,于是我们看到了类似于支付宝、贝宝(Paypal)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开始崛起。而在跨国汇款领域,大家更多的是通过类似于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这样的中介机构来完成跨国汇款结算和清算。
互联网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金融体系,也有许多政府银行或者第三方供的支付系统,但是它还是依靠中心化的方案来解决。所谓中心化的方案就是通过某个公司或者政府信用作为背书,将所有的价值转移计算放在一个中心服务器(集群)中,尽管所有的计算也是由程序自动完成的,但是却必须信任这个中心化的人或者机构。事实上,通过中心化的信用背书来解决,也只能将信用局限在一定的机构、地区或者国家的范围之内。由此可以看出,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必须建立“信用”。所以价值转移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跨国信用共识问题。
但根据历史经验来看,整个系统中往往最不可信任的就是人,或者由人组成的机构或政府,历史往往最终被证明,那些违反原规则的就是规则制定者,而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革命,技术发展的潮流也是通过取代人这个最不可靠、最脆弱且效率最低的环节来实现生产力大发展的。所以,归根结底,要真正完成以信用共识为基础的价值转移,需要一个能够取代第三方中介的方式,一个能够自动运行的方式,且具备去信任的机制(不需要依靠相信环节中的任何人或机构)的机制来完成价值的转移。
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全球体系中,要凭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是很困难的,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不同,两个国家的企业和政府建立完全互信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以个人或以企业、政府的信用进行背书,对于跨国的价值交换即使可以完成,但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但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无论每个国家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如何不同,唯一能取得共识的是数学(基础科学)。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学(算法)是全球文明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全球人类获得最多共识的基础。如果以数学算法(程序)作为背书,让所有的规则都建立在一个公开透明的数学算法(程序)之上,那么就能够让所有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人群获得共识。